四大名导妙语说电影 声讨:市场越好烂片越多

2010/6/18 15:12:2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金爵奖主席吴宇森领衔,王小帅、彭浩翔、钮承泽3位内地及港台知名度很高的年轻导演,昨天上午联手论剑备受关注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席论坛。《英雄本色》的导演吴宇森、《十七岁单车》导演王小帅、《买凶拍人》导演彭浩翔、《艋舺》导演钮承泽——

  金爵奖主席吴宇森领衔,王小帅、彭浩翔、钮承泽3位内地及港台知名度很高的年轻导演,昨天上午联手论剑备受关注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席论坛。原定的主题“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电影”,临时被改成了“对电影创意及多元化内容的呼吁”,其实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对个性电影的渴求,已成为本届电影节各大论坛的热门话题。

  有意思的是,向来喜欢炮轰的王小帅不知是否因为这次担任评委的原因,一上来就低调友好地表示今年 “没什么炮可放”,倒是初涉内地的香港导演彭浩翔与台湾导演钮承泽言辞犀利且语带幽默,说到尽兴处甚至一个导一个演,绘声绘色的模仿令现场爆笑声不断。

  当特想拍片的年轻导演遭遇财大气粗却完全不懂行的煤老板,到底拍还是不拍?

  当你骂骂咧咧觉得现在的电影越来越难看,你以为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在这个张扬个性的年代,何时才能看见真正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

  别以为国外的电影就好看,其实烂片不比中国少,有些一样令人无法忍受……

  《英雄本色》的导演吴宇森、《十七岁单车》导演王小帅、《买凶拍人》导演彭浩翔、《艋舺》导演钮承泽——

  吴宇森呼吁:

  千万不要300人拍一种电影

  作为评委会主席,吴宇森的开场白直接而切中要害:“现在拍电影的环境好了,电影数量很多,但好的东西却少了;跟风的很多,却很难见到一部像《艋舺》这样有个性的电影。”他说这种情况很像20年前的香港,别人拍什么自己就跟着拍什么,没有长远打算,就像吃速食面、炒房产,殊不知这样的局面只能维持一时。“当市场到了饱和的程度,我们以为只有自己能拍的电影,结果老外也行,甚至比你拍得更好,那你的市场就没了,并且很难再撑起来,因为没有个性!”

  吴宇森一句特别经典贴切的形容是:“一个导演拍五六分钟背影,结果电影拿奖了,但别人效仿着拍,就未必。”他还举例早期有人喜欢用摇晃的镜头表现惊悚电影,结果后来武侠、喜剧等都用上这一套,认为时髦,实则看得人头昏。“要培养年轻导演,鼓励他们拍片,但不可否认他们很容易走入模仿的误区。看到《阿凡达》我们震惊而惊讶,觉得难以超越,其实人家花了很多时间和很多金钱摸索,我们却忽略了这一点。”

  吴宇森认为,电影节就该让有个性的作品拿奖,“在座的若有300个人想拍电影,就应该拍出300种不同风格的电影,而不是300个人都在拍同一类型的电影。”他还认为,无论大小制作的电影,海外票房的回收不可忽视。

  彭浩翔炮轰:

  广告植入到了不要脸的程度

  彭浩翔的电影一直被认为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他一上来就开炮,表示很多人看见《阿凡达》挣钱,就以为拍3D电影都挣钱,一窝蜂跟风;认为不少新导演和投资人把拍片看得太简单,“我就遇到一个煤老板,出钱让我拍个艺术片,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让他的女朋友当主角走红毯。非商业电影倒是可以,艺术片怎么可能,两者完全不同,你没卖钱不一定就是艺术片!”

  彭浩翔对很多投资商的观念很瞧不上:“他们很多不信靠电影能赚钱,所以就大量借助广告植入,已经到了不要脸的程度。我不是说一定不能放,但我花90分钟不是为了看广告来的……不要一部电影还没开拍就说赚回了本钱,从票房中挣回来才是尊重电影。我们要相信把电影拍好就可以挣钱!”说到此时,一旁演员出身的钮承泽非常配合地拿起一杯咖啡,彭浩翔立刻假装对着咖啡杯子一通猛拍,引起台下哄堂大笑。一条拍罢,彭浩翔又对着钮承泽的手表问:哎,你的手表蛮漂亮!对方顺利搞笑:是XX牌子呀!一唱一和的表演,把低调沉稳的吴宇森也逗得大笑。

  嘉宾主持何平导演原本不点名称国内某大腕敌不过投资人***拍植入广告,那场戏收工,气得他把现场全砸了,王小帅忍不住揭发:“说名字吧,冯小刚嘛,你不说是谁显得没有公信度。”接着还开玩笑,说自己的《日照重庆》特想弄些个植入广告,“我倒是想有,我的镜头慢,还可以拍仔细点,可等到最后一刻开拍也没找到,哈哈……”

  钮承泽感叹:

  想拍电影的没人想当制片

  “每个人都要拍出心里觉得好看的电影,不要妄想一步登天,总之,我对华语电影国度的降临充满信心。”因为一部《艋舺》一下子为众多观众所熟悉的钮承泽,毫不讳言此行一大遗憾是没能把《艋舺》带来参赛,“我得到消息说因为之前参加了柏林影展,所以不合本届电影节的要求。加上一些荒谬、尴尬的原因,《艋舺》在内地也迟迟没能上映。”

  这个9岁就拍戏、今年44岁的“老演员”,曾主演《小毕的故事》和《风柜来的人》,三十多年圈内打拼的经验,令他深谙电影圈的游戏规则。他承认,侯孝贤、蔡明亮、杨德昌等导演拍出一批小众精英电影,但也认为一定还存在着那类“有内容的商业片”,这就需要坚持自己认定和喜欢的东西。虽然没有遭遇过彭浩翔所说的煤老板,但钮承泽对拥有资金者的傲慢无礼也深感无奈,可是,“台湾所有想拍电影的年轻人都想当导演,而没想过要做制片人”。

  王小帅透视:

  社会未确立对个性的尊重

  而王小帅在此基础上说得更尖锐,认为个性创作要么来自原创,要么需跟社会结合起来,“整体社会有没有确立对个性的尊重呢?”不言而喻的现实是,现在整体社会也是盲目跟风缺乏个性的。他直言:“现在市场需求被单一化了,简单娱乐化了,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并坦言,自己的片子虽然票房一直不太好,但仍会坚守个人风格。“我印象很深,有次《青红》在国外放,一个五十多岁的意大利观众特意给我发了邮件,写了一句话——非常感谢你让我经历了一次悲伤的旅程!我当时特别感动,可见多元化追求是存在的。”呼吁艺术院线的出现、电影频道提高收购价,以及政府对电影的奖励,是王小帅心中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