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和《非诚2》分占暑期和贺岁强档

2010/6/30 12:12:5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临近7月,冯小刚今夏巨作《唐山大地震》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除了指导文字创作,刘震云对冯小刚电影事业的发展也评价颇高。”  冯小刚至今仍然记得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母亲领着他和姐姐奔出楼房逃生的情形。

  -本报记者 郝岩

  临近7月,冯小刚今夏巨作《唐山大地震》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随着媒体关注度和观众期望值的提升,冯小刚不失时机地推出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全新修订版,与电影同期上市。昨天,出版社安排冯小刚接受记者采访时,冯小刚表示,从精神层面上讲,这本自传书记录了自己从二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到而今“知天命”的成长历程,收入了涵盖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珍贵照片,是自己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回忆录”。为了促成电影、图书双丰收的局面,冯小刚甚至为读者和观众率性直书:“您要觉得花钱看我这本书不值,您就还是买电影票看我的电影;您要是看的是盗版的书,您就是把您的快乐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

  刘震云称冯老距离“大师”仅剩一层窗户纸

  由于对冯小刚自传的十分赏识,惜墨如金的作家刘震云两度为之作序,而该书能够顺利问世,也与冯小刚在写作过程中随时向刘震云讨教是分不开的。刘震云对其提问十分包容,认为“冯小刚是以一个非凡的导演著称于世的”,因此文字上偶尔出现些疏忽大意,“不必像对孔子和鲁迅那么苛求”。

  除了指导文字创作,刘震云对冯小刚电影事业的发展也评价颇高。七年前,电影《手机》尚未开拍,刘震云提出,冯老师距离一个对中国电影有贡献的大导演,还有1.7公里的路要走。而此次《我把青春献给你》全新上市,刘震云以“由冯老师到冯老”为题,写下再版前言,不仅高调盛赞“七年过去了,冯老距大师仅剩一层窗户纸”,而且泰然得出结论:“我隐约感到,他离捅破这层窗户纸,拍出经典撼世的作品,已经为期不远了。”

  自曝昔日也曾苦不堪言,几临绝境

  2010年,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和《非诚勿扰2》分别抢占暑期和贺岁两大强档,冯小刚自称“独孤求败”,坚信年内拿下10亿票房。这一局面再次印证了他在书中对自己的评价:“在中国电影的丛林里,我是一个饥饿的掠食者。”

  究其“饥饿”的渊源,竟与过去遭遇的一段窘境密不可分。1994年,冯小刚与王朔合伙开办“好梦公司”,两年间投拍五部半影视作品,其中《永失我爱》等三部有幸面世,其余全部因“有违社会公认道德标准,误导大众审美趣味”而胎死腹中。他甚至萌生出加入“地下”行列的念头。

  由于这些影视作品都由投资人出资,“好梦公司”承制,公司盈利只能从成本里抠,且还账以后所剩无几。曾经因为从早到晚找不到便宜的住地,剧组临时解散待命;也曾经在影片开拍十天时突然被叫停,上百万投资全部付诸东流。从这些记载于书的往事中,仍能读出冯小刚当年的沉重与委屈,真实和倔强。 苦难过后,唯余亲情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的是什么?冯小刚回答:“亲情的力量。”同时他说:“无论喜剧还是悲剧,人道主义都是我的原则。”

  冯小刚至今仍然记得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母亲领着他和姐姐奔出楼房逃生的情形。他在自传中这样描述母亲苦难的一生:20岁就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婚后又失去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女儿;35岁时离婚;45岁时身患癌症;57岁患脑血栓,从此长达16年瘫痪在床上……他认为,在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无数生命里,母亲的离去是真正从苦难中得到了解脱。而母亲生前留给他的一句话,更是令无数读者动容:“儿子,你会顺顺利利的,所有的苦难都让妈妈一个人替你尝尽了。”

  另一个令冯小刚牵肠挂肚的亲人是他的女儿。女儿出生后被发现患有先天腭裂,医生曾问他是否放弃这个孩子,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放弃。”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冯小刚这样理解自己的作品《唐山大地震》:苦难过后,唯余亲情。

  早年便炮轰影视圈“大忽悠”

  近日,冯小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炮轰国外发行商都是骗子,引起广泛热议。其实冯小刚发表此番言论并非一时兴起,在《我把青春献给你》里,他就用独特的冯氏幽默嘲讽国内影人不好好拍电影,反倒先玩起了好莱坞派头的“伪”贵族言行。此外,他还透露了电影人为了拉投资而奔波妥协的种种辛酸,以及投资人吹起牛来一个赛一个的现状。《不见不散》里葛优说的“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道口子”,其实就出自一位声称有两亿美元投资实力的“传奇老板”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