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今晚开始至26日,第14届央视青歌赛将展开个人单项决赛。除了余秋雨回归综合素质考核环节,考核内容也有一些微调,更偏重艺术素质,还新增了一项表演素质考核。
个人赛成老将PK
近几届青歌赛成了老将的PK场,一个月前结束的团体赛中,王丽达、常思思、泽旺多吉、陈笠笠、曹芙嘉等老将“冲锋陷阵”,看一看近年来拿到金奖选手的参赛次数,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刘和刚赛龄3届,姚贝娜两届,王宏伟4届,吴娜5届(第一次参加是1998年,为师兄伴唱)……除了当年的谭晶和师鹏,青歌赛很久没有出过第一次参赛就拿金奖的选手了。已获奖歌手、著名青年歌手仍然“回炉”参赛,折射的是当今歌坛(尤其是美声、民族歌坛)推介平台匮乏的现实。
素质考核增表演环节
之前有消息称于丹将接替余秋雨入主青歌赛,但事实上于丹目前正忙于纠纷无暇自顾。青歌赛总策划秦新民表示,其实请回余秋雨的过程并不顺利,央视领导多次去上海登门邀请,盛情难却之下余秋雨终于答应重出江湖。
“回归”后的综合素质考核更偏重艺术素质,还新增了一项表演素质考核。美声、民族组选手将根据所抽取的一段经典音乐,运用道具进行人物角色表演;就连以往观众觉得稍显沉闷的合唱组比赛,也要求选手必须加入肢体动作,进行表演式合唱方能进入第二轮角逐。对此,组委会称是为了考核出一名合格的演员。而原生态组的素质考核除了往年的节奏模仿,还新增命题对话环节,由指定评委提问。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翟翊
音乐诚可贵 娱乐当兼顾
当歌唱比赛随着新型选秀节目纷纷上马,老牌的央视青歌赛在不文不火中渐渐淡出了观众视线,综合素质考核几乎成为挽救其收视率的唯一利器。
1998年第八届青歌赛,首次推出综合素质考核,余秋雨的滔滔不绝和选手们的手足无措形成了鲜明对比,其娱乐性带来的是收视率的节节攀升。有人说这是与时俱进,也有人说这是哗众取宠,在没完没了的争议中,综合素质考核已经走过了10余年。央视青歌赛打的就是权威牌,这是一场人才的选拔而不是单纯的选秀。我们可以忍受选秀节目哗众取宠,但是央视的青歌赛不应“没有文化”。今年青歌赛仅在个人单项决赛中保留素质考核,分值也有所下降。有人直言不讳:文化考试环节缩水之后,青歌赛还能看什么?青歌赛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传统的赛制、一本正经的节目风格让青歌赛鲜有亮点。节目毕竟与专业圈关起门选拔人才的艺术考核不一样,观赏性问题不容回避。仅仅是回归音乐本位,获得艺术境界的清静还不够,如何打造新的看点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