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徐颖
由《咬文嚼字》杂志开展的“点击文坛十二家”活动,本月“开咬”著名作家刘震云。在获悉读者为其作品挑出的五条文字差错后,刘震云表态:“我对汉语,还有许多盲点和误点;我对生活常识,也有许多盲点和误点。谢谢每一个帮我咬文嚼字的朋友。咬文嚼字使人进步,稀里糊涂使人落后。”
在第7期《咬文嚼字》上,公布了刘震云作品中的五条文字差错。记者发现,由于《手机》的畅销,使得读者对其的关注度更高,五条差错中竟有两大差错在《手机》中。《手机》中,刘震云误把“打摆子”当成“伤寒”。书中如此描述:感谢上帝,这几天安排老严得了伤寒,躺在家里打摆子。前晌盖三床被子还冷,后晌浑身出汗,湿透了三床被子。有读者指出,老严得的应是疟疾,又叫打摆子。
同样还是《手机》一书,有读者指出,严守一的年龄前后不统一。“第4页说1968年严守一十一岁。第175页,严守一的奶奶去世,这时是2004年的5月份,严守一应该是四十七岁。可第178页写到奶奶出殡,却描述:“严守一四十三岁,拿着手电筒往天上写:奶,想跟你说话……”四十七岁的严守一突然变成“四十三岁”!
更添乱的是小说结尾:“1929年阴历七月初六,严白孩与朱家庄老朱的女儿成亲。……三十年后,这姑娘成了严守一他奶。又四十六年后,严守一他奶去世,严守一跟她再说不上话了。”按此推算,严守一奶奶去世那年,他既不是四十七岁,也不是四十三岁,而是四十六岁。可以说是一错再错。
此外,在长篇小说《一腔废话》中,刘震云还把皮影戏和木偶弄混淆了。“第120页说到了皮影戏:皮影戏是什么?就是用牵线木偶来演出的荒唐剧呀……”有读者指出,皮影戏和木偶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皮影戏是用不到木偶的。
对于读者的纠错,刘震云表示感谢,让他知道了自己的盲点,“譬如讲,现在我就知道了,打摆子和伤寒是两回事。这也证明,我既没打过摆子,也没得过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