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姜妍 实习生周子阳)首印50万册,卓越网24小时内订单过两万册,地面铺货2.5万册,这些数字属于昨日上市的《独唱团》。
《独唱团》数易封面
16开本牛皮纸封面的《独唱团》从外观上看,的确质朴又简单,此前一直不多言杂志的华文天下战略拓展中心经理陈愚舟终于面对媒体详细讲述了杂志制作的前后过程。
陈愚舟说,根据不同的版样、材质、工艺、设计风格,《独唱团》的封面曾做过四十几个,韩寒最后却在这四十几个之外选择了现在的这个,也就是大家看到的牛皮纸包装的素雅封面,据说这款牛皮纸封面是为了配合杂志的文艺气质。 由于中间韩寒不满意,还有近10万册已经印好的一款白色封面被撕掉,让公司损失了近60万元,韩寒称自己为此买单,因为必须拿出他认可的东西。韩寒对杂志内容更为挑剔,第一期的文章里,三分之一的稿子被换过,但韩寒也说,他自己约的稿绝不退稿。在陈愚舟眼中,韩寒很有个性,把钱财看得很低,一直处在自己跟自己较劲的状态里。
不愿拿来与《最小说》比较
另一位“80后”作家郭敬明的杂志《最小说》由于在商业上已经取得巨大成功,所以难免会被拿来与韩寒的《独唱团》做比较,陈愚舟说,韩寒不愿意拿《独唱团》与郭敬明的《最小说》做任何比较,他更不希望读者为自己的粉丝群。希望人们因为杂志本身而关注《独唱团》,而非他本人,并尽量弱化自己在杂志里起的作用。他还表示,韩寒力图将每一本《独唱团》都做得不一样,包括内容、风格等其他方面都不一样,不会有定型。
尽管首期杂志没有广告,但是陈愚舟称,如果销量能达到30万册,华文天下就会大赚,首印50万册如果卖完,还会加印。
据了解,北京地面一共铺货2.5万册,民营渠道2.2万册,新华书店3000册。
承诺一小时内送到货的快书包昨日也经受了创立后的最大考验,因为订货者超过千人,包括老总徐智明都亲自送货,他说已经不可能达到一小时承诺了。
■ 作者谈
林少华:韩寒去年国庆前向我约的稿,我交了几篇,最后选了一篇。我觉得以韩寒的身份、基调做一份这样的杂志十有***都是要对社会承担一定责任的。不是单纯的文艺杂志,那样还不如去看郭敬明。韩寒是有公共责任的。我的文章也是从这个角度切入。
罗永浩:韩寒跟我约的稿子,他约稿的时候我已经从他博客上对杂志有了大致了解。当时他希望我能长期供稿,但是杂志很长时间都没出来,就没再提了。《独唱团》杂志我已经看到了,觉得风格版式挺好的,但还可以改进。我的稿子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大家自己感受就好了,我相信这个杂志完全可能引导国内青年人的思想和文化潮流。稿酬我也很满意,这是国内最高的了。
■ 读者谈
张婧熠(网络文学编辑):除了封面,其他的都挺喜欢,翻了一下,觉得可能会跟主流青春杂志差别很大。不过没什么惊喜,整体感觉都属于韩寒给人留下的印象之内的。因为拖了有一年多了,再大的惊喜也要殆尽了吧。
se7en(豆瓣网友):干净的封面和封底很符合我胃口。封底小角落上有“卓越地区发行”几个字而已。希望以后不要有太多广告。每页都厚厚的,像小时候书本的纸张。在这么热的日子里看它不会烦躁。
■ 微博(https://t.yxlady.com)评论
@郑宸工作室的秋凇:所有人都期待《独唱团》是一杯“开水”,而HH却给大家送上了一杯“冷开水”,还有些“温吞”的那种……没有谁对谁错,一场误会罢了,呵呵。
@留在雅典:瞟了十来眼韩寒千辛万苦做出来的杂志《独唱团》,不是我刻薄,就像爱唱歌的上班族去音乐作坊录张CD,再PS张照片做了封面……
@下駱:我去书报亭买八卦杂志,却意外地看到了《独唱团》。我没想到它居然是这么朴素的样子,就好像大学复印社手工装订的复习资料。抱着一本上了公交车,却看到坐在前排的姑娘也在看同样的一本。
@jeasom:《独唱团》的“所有人问所有人”这个栏目是亮点,囊括了世间百态。
@小题大做:《独唱团》炒成这样儿,反而不着急了,犯不上抢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