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恋收视率
它只是个传说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连续报道,批评一些地方卫视为收视率收买样本观众,锁定频道就给钱。近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发现,央视索福瑞公司在广州只选取了400户样本户做调查,全国所有地区中样本户的最高标准才500户,要是能够操控其中一两户,对节目和电视台的收视率提升将不只是“一点点”。这个数据让人不解:在不少观众眼中有相当权威性的收视数据,原来仅仅来源于少量的样本户,他们真能代表所有观众的收视喜好吗?
收视率
测量仪
测量仪是一台类似于电视机机顶盒的设备,同时还装备有一个家庭成员个人遥控器,样本户家庭成员在收看电视时,分别按下代表个人信息的代码键,该频道停留一定时间长度,收视数据就会被记录。样本户被有目的的人或机构找到,即可轻易“污染”收视数据——只要操纵几个样本户,就能够使某地方卫视在该城市收视率翻倍增长。
收视率“背后的故事”
电视台、广告公司、广告客户
为什么收视率目前被如此看重?曾供职于某权威收视率调查机构的小于(化名)告诉记者,主要是电视台、广告公司和广告客户都很期待收视数据的提升。对于电视台而言,收视率主要是吸引广告商用的,收视率越高就意味着节目的观众越多,那么广告商就可以在这个节目中投入更多的广告,广告效果就会更好。而广告公司也会根据电视台不同节目的收视率来做出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因此,收视率成了三方都非常看重的数据之一。
电视台怎么找到样本户?
收买调查公司相关人员
小于表示,根据他对行业的了解,要找到样本户的资料并不是难事,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从管理和寻找样本户的工作人员入手,“每个调查公司都会有专人负责管理样本户,跟这个负责人沟通好,还怕找不到资料?”还有第二种,“我曾看到有人在网上发帖,说要人肉搜索样本户,我觉得这也是个好办法,应该有效。”
收买样本户有何风险?
泄密工作人员或触犯法律
样本户资料一旦泄密,不仅对电视台收视率会有影响,对调查公司来说也有风险,这到底会是公司行为还是个人行为?按照小于的分析,更大可能是个人行为,“调查公司不会为了某个电视台去得罪更多的客户,反而是公司职员的泄密嫌疑大一些。”
在小于看来,泄密的职员或许会触犯法律,“公司和样本户之间会签署保密协议,一旦泄密责任被查清,很可能被法律追究”。此外,样本户如果被某电视台“收买”,也要冒着被剔除出样本行列的风险,“调查公司会做电话回访,比如说数据显示你在看某节目,但问到节目内容你却根本说不出来的话,那将被当作异样样本剔除掉。如果数据显示你长期锁定某频道,也可能是‘问题户’,会被剔除的。”
有更好的调查方式吗?
利用机顶盒扩大样本量
据了解,收视率测量仪的价格动辄上千元,如此高昂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此种调查方法的全面普及。但小于透露,现在有公司正着力研发覆盖面更广的调查方式,或许能利用有线用户的机顶盒数据获取收视信息,目前正在技术研发过程中。“这个方式一旦成功,样本量将达到数万户,收视率调查将更权威。到那个时候,找几户人家造假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莫斯其格)
“收买”行情看涨 400元一个月
退休工人老孙曾是索福瑞选定的一户“样本”家庭,因被一些电视台“收买”最后被撤销其样本资格。
据老孙讲述,去年4月,一位不认识的女同志敲门来问,说是否愿在家里装一个电视测量仪,一个月给50元的调查费。之后三台电视都装了电视测量仪,但不久麻烦就来了。
“才装没几天,外省市一家电视台就找来。来人说,晚上他们卫视台8点到9点半有个很好看的节目,说我们收看会有奖品。这个电视台我们以前不怎么看,但这档节目也是一周一次,完成他们的要求,不难,看看就看看吧。人家说话还真算数。一个月后,我家就收到了他们寄来的茶叶。逢年过节,还有礼品,东西不算贵重,但一个月一寄,也不易。后来,对方又要求我们每天晚上看1个半小时他们台的电视剧,再后来,他们就不寄东西改送钱上门了,每个月200元,不少,人又客气。弄得我们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可是我们装这个仪器,都是签了保密合同的。但是,合同签了不到一个月,这家里的骚扰电话,真是太多了,都是各地电视台打来的,我直接接到的就有五六家电视台希望‘合作’的电话,儿子也接到好多。后来我选了‘收买’条件最好的一家卫视台节目,每天一开电视,就锁定这家频道,坚持了起码大半年。本来,家里最喜欢看本地电视台,可人家电视台礼金高,收了人家的钱,拿了人家的礼,我也要负责任的。再说了,现在电视台节目也差不多,一个电视剧几家同时播,看哪个台不都差不多?电视台‘盯’得也很紧啊,经常给我们打电话,查问我们今天有没有看他们的节目”。
也许是因为样本质量低或者被污染,索福瑞取消了老孙家样本户的资格,拆掉了他们家的测量仪器。但还是有电视台上门“收买”。
“有些电视台不知道我们家不是‘样本’了,前不久还有个较偏远的西部电视台的小伙子上门来,带了一些食品礼物,还说,我们每个礼拜花两个晚上看他们台,就再送来400元钱。看来,竞争让行情看涨了”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