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像《聊斋》场景像《西游记》旁白像《动物世界》镜头运动像《哈利·波特》
本报记者 徐洁
新《红楼梦》热已无需论证。各地播出混乱一片,网络也在 “积极”盗播。网络上对新《红楼梦》的争论如潮水般汹涌,最近更是传出《红楼梦》收视下跌的话题,可怜李少红先是回应,后是不断辩解,最终导致情绪失控。
将于本月17日开播新《红楼梦》的浙江教育科技频道,昨天也急着召集小型看片会,请媒体和读者先睹为快,看看新版《红楼梦》是不是真如网友评价的那么烂。
王熙凤被批演得失败
为了让大家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全面掌握新版《红楼梦》,看片会上精选播放了“黛玉进贾府”、“黛玉葬花”、 “妙玉宝玉共听黛玉抚琴”等片段,贯穿宝黛钗的整个成长过程。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演员造型,有观众直指新版中王熙凤这个角色最失败,“为了表现凤姐的强势,演员一直努力地在演,努力得让观众一眼看到了她的做作。特别是王熙凤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的笑,那笑声想表现她对贾府的控制力,却让观众看到了演员对角色的浅薄理解。”
剧中前卫另类的剪辑方式和配乐,也被观众狂拍砖。特别是剧中人物走路时多采用快进式,如一群人走过庭院,突然会有一快进镜头,令人物从这一头忽然飞至那一头;又或者当前景定格在某人身上,周遭人等便会模糊地飘过,这种飘着走的风格不仅令人难以接受,更被称为“凌波微步”。而结合着昆曲配乐,更是印证了观众的评论:“跟个鬼片似的,人们走着走着就突然加快速度”。
有位观众的评价很有意思:新《红楼梦》场景像《西游记》,配乐像《聊斋》,镜头运动像《哈利·波特》,旁白像《动物世界》。道出了人们对新《红楼梦》艺术表现方面的几大“特色”。
旁白太多变成啰嗦絮叨
资深影视剧评论员王文宾帮李少红说了句公道话,“看得出,导演用心良苦。为适应现代人的欣赏习惯,有意识加入了现代元素。”
他说,创新是好的,但如果不是恰到好处,反而吃力不讨好。“就像快进镜头,林妹妹会从院子这头忽而跳到那头,看上去既晃眼又不舒服,与剧情完全不搭。将昆曲引入剧中,也是很好的创意。但有时,两个人物在正常对话,背景会响起‘咿呀’的古怪声,让人莫名其妙。还有,为了忠实原著,导演在剧中大量运用旁白。说实话,旁白用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新版用的旁白太多了,就像有个啰嗦的人,不停地在你身边絮絮叨叨,打断了观众欣赏的连续性。”
浙江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范志忠也委婉地表达了一些不足,认为导演有些“矫枉过正”。在他看来,导演李少红很想完整、努力地呈现出原著,但用力过度。电视剧忠实于原著是好的,但艺术的表现手法不必太写实,否则就成了纪录片。“比如拍摄太虚幻境的段落,具象化处理一些意境的东西反而不美。人物语言也‘文白夹杂’,似乎是在一个现代的东西上,硬生生嫁接一个古典的东西,显得不伦不类。”
但范志忠说,《红楼梦》是雅著,需要慢慢品味,一开播就批判显然为时过早,“有一点还得感谢李少红,给了一次机会,让很多年轻人能去接触这部他们一直知道、却没有时间或者心情去啃完的大部头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