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乐为何只在“墙外香”?

2010/7/16 18:20:3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7月18日,贾鹏芳将在北京举办一场二胡演奏会,该消息在日本的中国民乐论坛反响热烈,不少乐迷表示将赴中国参加,但在国内音乐界却波澜不惊,尤其是媒体反应冷淡。中央民族乐团团长俞松林认为,振兴中国民乐不仅要靠市场,在起步阶段还特别还需要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投入。

中国民乐为何只在“墙外香”?

贾鹏芳在演奏中

中国民乐为何只在“墙外香”?

女子十二乐坊在海外演出

  7月18日,贾鹏芳将在北京举办一场二胡演奏会,该消息在日本的中国民乐论坛反响热烈,不少乐迷表示将赴中国参加,但在国内音乐界却波澜不惊,尤其是媒体反应冷淡。16日,演奏会的媒体支持方——雅燃音乐网联手酷6网先期举办了一场贾鹏芳乐迷见面会,见面会上相当比例的乐迷来自日本乃至欧美地区。雅燃音乐网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贾鹏芳在国外的知名度要比国内大很多,国内民乐市场的人气还需培育。

  贾鹏芳何许人?这个问题在国内可能没多少人能回答上来。但在日本,一提到中国民族音乐必要提到贾鹏芳,他是在日本普通民众中最具知名度的中国艺术家之一。贾鹏芳曾是中国中央民族乐团的成员,30岁时赴日本进修并推广二胡。他旅日二十年来发行了数十张专辑,多张专辑荣登日本古典音乐销售排行榜冠军,销售达200万张。他每年在日本举行数十场个人演奏会均是场场爆满。他的专辑在美国的亚洲音乐销售排行上也多次名列前茅,在欧美也拥有众多乐迷。

  中国民乐现状尴尬

  贾鹏芳的事例折射出近年来中国民乐的尴尬发展现状:“墙内开花却只在墙外香”。此前,主要使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女子十二乐坊在国内成立,在初期引起媒体和听众短暂猎奇后便沉寂了下去。直到该乐团2003年进军日本市场,专辑《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上市发行,首日售出一万张,两个月内突破百万张大关,并荣获当年日本唱片大奖,从而迅速走红。其后,该乐团又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美国等地展开巡演宣传活动,所到之处再次掀起一股中国民乐的流行风潮。

  女子十二乐坊打开国外市场尤其是日本市场后,国内的不少民乐团纷纷前往日本演出并大获成功。日本的电视台经常播出介绍东方音乐的电视专题片,日本女性以学二胡为时尚,年轻人通过听二胡减压。

  这股对待民乐的热情,在国内是难以想象的。中国民乐的日子不好过!在日前举行的 “京沪民乐双城记”专题研讨会上,这是与会者的共同感受。京沪民乐人普遍认为,中国民乐的发展近年来相对于其他艺术显得滞后。在音像商店里转一圈,民乐CD总是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各类民乐团因为没有足够观众而普遍在生存线上挣扎。

  业内人士谋求对策

  如何破局?业内人士纷纷献计献策

  专业乐评人认为,女子十二乐坊在海外的成功说明了推广的重要性。她们在日本发行的首张专辑共花费了3.5亿日元,其中3亿元用于推广宣传。而国内民乐团因为经费不足,推广方面明显缺乏力度,市场知晓率低,无法吸引观众,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国内民乐人肯定了经费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目前国内民乐团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经费来源,建议通过借鉴国外西洋乐团以及港台民乐团的经验,走职业化道路,在专业、高效的管理模式下,获得资金来源,进而解决市场运作、演出季推行、建立曲目库等关键问题。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俞松林认为,振兴中国民乐不仅要靠市场,在起步阶段还特别还需要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投入。中国民乐相比国外声乐,在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上具有鲜明的特点,要发扬这种特点,必须要做好继承和创新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发掘、整理民族音乐的优秀曲目和二度创作,发扬光大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其次是要吸收西方交响乐的优点,让民乐交响化,丰富民乐的表现力,改革民族乐器,使乐器声音的配合更为***、动听。

  著名指挥家陈燮阳表示,民乐要在国内外同步发展,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同时,也要与世界音乐接轨,在外国人眼里它有中国特色,在中国人眼里它又有交响的效果。此外,民乐的欣赏需要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因此做好民乐知识的推广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中学和高校开展民乐教育显得意义深远,直接影响到今后中国民乐的兴盛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