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引用得泛滥的谚语说,一百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但是十亿人却未必有十亿个林黛玉。对于中国观众来讲,林黛玉或者贾宝玉可能只有几个,甚至只有一两个,就长着陈晓旭或者欧阳奋强的模样。这是我看了关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反馈的一个印象。
看化妆像“青楼”不像“红楼”,听配乐像看鬼片,听旁白像看《动物世界》或者电视散文,看氛围像《聊斋》……这是几种比较典型的“电视脂批”。这些批评并非“言之无理”,但是这种印象的来源,却无一不是来自过往经验。
即使新《红楼梦》有很多可以商榷甚至很糟糕的东西,但是整体上我以为尚不失为一个有思想的严谨制作。虽然脚本较为忠实地紧跟原文,却阐释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也可谓有独到见地的影像文本,这或许就是导演本人所说的“现代感”。我认为这种“现代感”在新《红楼梦》中强烈地存在着。
我愿意将新红楼梦理解成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解读,这是新《三国》所没有的。它的影像语言,比画面处理更卖力的新《三国》更有建设性。如果说新《三国》主要是靠对素材的裁选和故事的重新分析,新《红楼梦》却做到了影像表现语言的突破。更可贵的是,这一切是在非常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做到的。
在这种影像的价值体系中,我以为看上去突兀的“铜钱头”可有可无。也就是说,这种“新”并非靠“铜钱头”之“异”来博取。还要说明的是,现代感也不是靠黛玉**死来完成的,**死或者**活与现代感没有什么关系。
至于同样遭受非议的配乐,我也以为是一种可贵的尝试。老《红楼梦》的配乐可谓深入人心,但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流俗。新《红楼梦》音乐颇有现代主义风格,对于习惯传统音乐配乐的观众来讲,有一定的接受难度。就音乐本身来说,也有很多地方未必尽善,有时游离于场景之外,有仓促的痕迹。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子,整体是不错的。
一句话,新《红楼梦》的配乐风格取向没有问题。如果说有问题,还是观众接受程度的问题,新红楼的配乐不像旧版本那么“符合国情”,就像现实主义音乐一直不能普及一样。
还有人指责新《红楼梦》的整体调子太阴暗,我觉得也没有问题。事实上,《红楼梦》一书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一种悲剧气氛中:从引子的一僧一道或者空空道人到葫芦庙的一把火,再到第五回的警幻读判词、听红楼曲,说的均是人间悲剧。悲剧虽然尚未被点破,但是其基调早已形成。
因此,新红楼对整体调子的把握,我以为是成功的,就如元春省亲,本来风光无限、光宗耀祖,此时却唱起了以元春判词为词的配曲:“榴花开处照宫闱,虎兕相逢大梦归”,很好地渲染了这种悲剧氛围。当然,这一节也有败笔,主要在贾元春的演员选择,年龄太大。
人人心中有一个红楼,这是好事情;但是大家心中的红楼过于相似,并以此抗拒其他红楼,却不是个好事情。面对众多的对新《红楼梦》的批评,我深深感觉到一种强悍的思维定势的存在。
对于固有的思维定势来讲,新红楼可谓“离经叛道”。但是,不论是新创作还是对经典的再演绎,我以为离经叛道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粗制滥造、陈陈相因。
事实上,这个《红楼梦》远远没有到“离经叛道”的地步,相反我觉得它基本上还是一个中正的、中肯的和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演绎,制作还算精良,是在严格忠于文本基础上完成的一种影像化阐释,表达了某种思维定势之外的另一种合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