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回应批评:没一块“板砖”是硬的

2010/7/19 16:14:38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今晚18:45,新《红楼梦》登陆湖北台综合频道。李少红(以下简称“李”):一个“新”字,观众将会看到全本红楼梦,包括以前版本中所没有看到过的内容、人物乃至音乐,这是最接近原著的版本。

李少红回应批评:没一块“板砖”是硬的

新《红楼梦》今晚湖北露脸

  今晚18:45,新《红楼梦》登陆湖北台综合频道。因曾有上海发飙之先例,记者前日电话采访总导演李少红时,问得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很明显,经历过前段时间的“枪林弹雨”,李少红早已练就处变不惊的功力。再加上各地方台“全线飘红”的收视表现,李少红完全应该底气十足。不过,当记者将网络“板砖”一块块拍下时,李少红还是有些毛了,“你们不要老让我表态,让时间来说话,我一没偷懒、二没篡改、三没怠慢,那么多粗制滥造都能忍,为什么这么精制的你们却要来攻击?”记者 陈馨 实习生 刘超

  晨报:如果让你推荐新《红楼梦》的最大看点,是什么?

  李少红(以下简称“李”):一个“新”字,观众将会看到全本红楼梦,包括以前版本中所没有看到过的内容、人物乃至音乐,这是最接近原著的版本。

  晨报:会后悔拍这部戏吗?

  李:怎么会后悔呢?这么好的一本书,能拍就是三生有幸。拍这部剧我个人的得失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传承文化,让更多的人关注《红楼梦》,这是功德无量的事啊!(笑)

  晨报:您认为新版《红楼梦》能走多远,会成为这一代人的经典吗?

  李:肯定能。87版是那一代人的经典,以后还会有更新版本出现,还会有经典。因为经典是在不断翻拍中成就。

  晨报:面对这么多非议,您依然认为《红楼梦》能成为这一代人的经典吗?

  李:这个就让时间来说话吧。《橘子红了》、《大明宫词》都拍了10年了还有人记得,更何况《红楼梦》呢?

  晨报:这部戏算得上您的艺术巅峰之作吗?

  李:帮助我去达到巅峰(笑)。

  晨报:昆曲在新版中占了极重比例,包括一些旁白、漂移(快速镜头),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您会不会根据观众反映在9月上星播出时做出调整?

  李:昆曲是不会改的,那是最接近《红楼梦》的形式,符合原著的味道,旁白也是。至于快速镜头是帮助观众了解小说内涵的手段,其实这些手段在很多影视剧中被运用,并非不可接受。而且这些都是次要的,观众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电视剧的人物、内容和意境上,而不是关注技术手段。另外,网络上的、盗版的播映效果不能代表这部剧的真实效果,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看正规渠道播出的《红楼梦》。

  晨报:网上也有人批评“铜钱头”造型,您有没有把这些告诉叶锦添?

  李:对于妆容我们当然交流过很多。现在只有网上的暴民还在那里纠缠吧?你可以不喜欢呀,但是总不能置人于死地吧?并且头发不是关键,关键是内容,大家真的应该多去关注一下内容。

  晨报:对于观众的意见,在您看来有没有可行性意见,或是您可以接受的?

  李:网络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意见,合理的意见我们肯定会参考的。比如网友发现的错字、错音啊,这些我们会争取在上星版本中修改。不过对于谩骂和不客观的报道,见仁见智,我们就不想理会了。

  晨报:翻拍《红楼梦》难道没有遗憾吗?

  李:有,但这不是人造成的遗憾,这是时代的遗憾。每个时代都有物质、精神、文化的限制,所以任何作品都不可能是至善至美的。你能说哪部作品完美无缺?新版《红楼梦》的遗憾,在于受到篇幅限制,不得不忍痛割爱。还有一些是受到现在拍摄水准的限制。”

  晨报:如果有机会重拍,您会做怎样的修正?

  李:你们千万不要给我下套,千万不要(笑)!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红楼梦,我已经表达过了,应该把机会留给别人,最好每个人都来表达一下。

  晨:经过这么多非议和攻击,您的小宇宙是不是更强大了?

  李:我当过13年兵,又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30年,已经可以承受这些非议和攻击了(笑)。

  晨报:您基本上不太让杨洋、于小彤、蒋梦婕、李沁等小演员单独面对媒体,要不是您要不就是李小婉陪着,感觉像母鸡护小鸡,您是不是对他们不放心?

  李:不是。虽然他们年纪小,但这三年来,我亲眼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可以说,这三年是大家共同成长的三年。如果你亲眼见过他们怎样面对媒体,你就会知道他们有多棒!

  晨报:这些小演员差不多都签约了荣信达,对于他们的未来,您有怎样的规划?

  李:当然有。作为长辈,我希望看到他们各方面都能够成长,孩子们总得要经风雨。

  晨报:为什么会选择80后担任新《红楼梦》的编剧,而不选那些经验丰富、对《红楼梦》有深入研究的人。比如87版周汝昌、沈从文这样的大师做顾问。

  李:顾问我们也有啊。我问你,现在让你来做《红楼梦》的编剧,你有这个自信吗?

  或许没有。但如果现在有八个人和你一起,背后还有专家支持,你有自信吗?年轻人始终要出来挑大梁的,是不是?更何况还有我们这些前辈支持你们(笑)。

  晨报:有人说您和李小婉老师是“拼命二郎”,您觉得是吗?

  李:(笑)是“拼命二娘”吧,是两个女的呀!嗯,不对,应该是“二娘一郎”,还有曾念平,他在这个团队也有很大功劳(笑)。

  晨报:您现在和媒体关系好吗?对媒体会不会有抵触情绪?

  李:不可能。我在影视界奋斗了30年,一直和媒体很友善。对于媒体为了增加销量而采取的一些行为我能理解。我知道谩骂啊、攻击啊主要来自网络,说不清这后面是否有暗箱操作。我在上海录一档电视节目,发没发飙大家都看得到,结果有媒体一写发飙就把我害惨了,你们老这么说,我还怎么拍戏啊!(那怎么办啊?)靠你们啊!靠你们给我洗白呀(笑)。

  晨报:心里特委屈吧?

  李:什么委屈我都不会说。父母养孩子有委屈会说吗?大家的攻击,受伤的不是我,是《红楼梦》。

  晨报:关于新版《红楼梦》喜剧式的结尾,有红学家称,这是研究红学的倒退,您对此怎么看?

  李:我们完整地拍摄了原著的120回,读过《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人就会知道,我们这个结局是完全依照原著的。原著就是这么写的呀!

  晨报:新《红楼梦》也延续了您一贯的风格,这是打上李少红个人符号的《红楼梦》吗?

  李:这不是我的风格,这是《红楼梦》的风格,是从书中琢磨出来的。

  晨报:有人说您根本没有看懂红楼梦。

  李:他没跟我们交流怎么知道我们没看懂呢?

  晨报:您对这部作品满意吗?能打多少分?

  李:你们不要老让我表态,让时间来说话。拍《红楼梦》三年来,我们一直怀抱敬畏之心,一没偷懒,二没篡改,三没怠慢。我就不明白,那么多粗制滥造你们都能忍,为什么这么精制的电视剧却要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