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克·康米斯基认为只有像《印第安纳琼斯》《星球大战》《阿凡达》这样的影片才值得用3D技术拍摄。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查克·康米斯
3D大片《阿凡达》在世界影院狂卷了27亿美元票房之后,更是掀起了一股席卷全球的3D电影热潮,但其中不乏令观众大呼上当的“伪3D”。在福克斯传来即将重映《阿凡达》的消息后,《阿凡达》的3D视觉效果总监查克·康米斯基(Chuck Comisky内文简称查克)日前在3D中国高峰论坛上接受了本报专访,他详细解答《阿凡达》3D拍摄成功的秘诀,并分析了当前“伪3D”电影所面临的局势,表示:“虽然是第一次听说‘伪3D’这种说法,但我认为一些影片的确不能被称为‘3D’电影。”
谈立体感技术
3D技术不会让糟糕的电影变好
:在制作阿凡达的时候,卡梅隆导演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能让观众避免视觉疲劳,一个是在十分钟到十五分钟让观众进入到这个场景,这两个目标是如何同时做到的呢?
查克:第一种解决办法是,我们在拍摄上开发了对应的立体感技术,在不过量提取细节的前提下,我们试图让效果柔和但仍然刺激,并且,如你所说,让观众身临其境。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通过已经建立的概念来说明。在操作摄像机或者捕捉系统创造3D(影像)时有两条基本原则。其一是interocular(眼间距),这指的是两条线间的距离,一条线指向左眼,一条线指向右眼,如果你将这两条线分得太开,将会导致观众在观看时感到难受。其二是聚焦(convergence),当一个人,他在看你时,他的眼睛注视并聚焦(converge)于你,因为你是(他)此刻所关注的物体。但是当我们观看街对面墙上的画面,我们的双眼所聚焦的点是空气。我们所做的是创造“convergence”,如此,观众获取画面的过程会类似于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三维物体,也就是聚焦于所关注的物体本身。当詹姆斯·卡梅隆在进行剪辑时,他经常把想要重点表现的物体和下一帧中的同一件物体剪在一起,这样当观众在观看时无论聚焦于画面或者去注意其他地方都会有一致的感受而不会产生头痛等不适。
:我记得你在另外一个采访中说,《阿凡达》已经把3D的技术做到了极致,可以考虑在哪个方面超越这部影片呢?
查克:“更好”是一种价值判断,并且我不认为可以做得更好。从应用层面来说,我相信理解了卡梅隆在电影中所运用的概念的人们,不会做出比(《阿凡达》)更好的(电影),但肯定可以做出更受人喜爱的,这也是我们的目标。我不知道更好的3D电影会是什么样子,但我可以确定观众喜欢这种电影,他们没有(在放映过程中)吃着冰激凌走出电影院。很显然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
:你对于其他想要尝试的制片人和导演有什么建议?
查克:我想他们要理解最基本的概念。换句话说,理解人的视觉立体成像过程,找出需要聚焦关注的物体,区分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但不要让距离太大,这就是全部。3D不会让糟糕的电影变好。我想如果他们已经有了好的电影,可以通过3D让很多人感受到更大的乐趣。
谈伪3D制作
2D转换每分钟最高需要10万美元
:那你觉得什么类型的电影才更适合运用3D这个技术呢?
查克:我想是那些有大场面的、动作的电影,比如《印第安纳琼斯》《星球大战》,《阿凡达》显然也在其列。我觉得动作、冒险,最好是战争,会为观众在观影中带来更大的视觉享受。我不认为3D摄影技术会使用在这样的电影中:一间小屋中,且只有人们的对话。
:现在3D电影已经形成一种潮流,其中不乏一些打着3D旗号的伪3D电影。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查克:是的,在《阿凡达》推出之后,我接到了很多电话,涉及2D与3D间的转换。当然,2D和3D之间是可以实现良好的转换的,可是那并不便宜。比如说,全世界有12个机构尝试将《泰坦尼克》转变为3D,但其中只有3个机构有可能完成成功的转换。好的转换意味着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并确实感觉到画面是3D的,不会带来不适和压迫感,特别是对于死亡场面感到真实。有一些很好的实验确实让电影看起来很像3D拍摄的并富于冲击力。当然,这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其开销在每分钟4万到10万美元之间,并需要大量时间。
有许多有技术的公司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具体的我不是很清楚,说不定也有中国公司。上周我在中国就看到了很好的转换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你知道,这需要庞大的技术队伍,大概需要数百人从事几何建模、绘图等工作。最起码,你要能够把摄像机所记录的画面在电脑上重建为3D图像。我想,需要把2D转换为3D,或者像我今天第一次听说的制作“伪3D”,最重要是用在那些宝贵的电影遗产——《印第安纳琼斯》《星球大战》。这些动作冒险电影已经在观众中深入人心。你为它们花费了每分钟10万美元,这听起来是笔巨大的开销,但你将《泰坦尼克》这部花费一亿八千万美元的电影用一千六百万美元转换就得到了一部全新的电影,让那些从未在大银幕上看过这部片子的年轻的小伙子和小姐们——这是詹姆斯·卡梅隆的一个计划——有机会观看,这看起来非常棒。
我认为有一些电影的确不能称作“3D”片,有一些电影不能称作是成品,制作很简陋。像《猫鼠大战》,是2D转换到3D的,只是一些镜头有3D的痕迹而已。你可以说其中的一个部分是3D,但我不认为整个电影可以称作3D电影。
谈IMAX公司走向
目前主要赢利领域是非3D动作电影
:你认为IMAX公司这种电影形式会不会成功?
查克:我对此并不了解,IMAX公司已经改变了他们的营销哲学,也许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未来,并且《阿凡达》给他们带来了可观的财富,至于未来具体的走向,还是要看未来的。
IMAX拥有一项称为DMR的技术,基本上是用于数码重塑或者其他领域。而他们主要赢利的领域还是在于那些非3D的动作电影,如《钢铁侠》和《蜘蛛侠》,因为那些电影在大银幕上可以获得更佳的效果,由此他们的财务状况也许会好转。
:最近有消息称《泰坦尼克》将要拍成3D电影,那么较之《阿凡达》,《泰坦尼克》在技术方面将要有哪些突破呢?
查克:这是一种传统技术的新应用,已经有软件被开发出来,它可以建立第二视点以实现“双眼看到的世界”。现在有许多软件都可以用来建立第二视点,这个过程,通俗地讲类似于制作***,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你需要将几何建模、绘图等工作结合在一起。
:最后一个问题,重新上映《阿凡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查克:首先是因为福克斯公司想把电影收益最大化的两步走战略;其次《阿凡达》最初是四个小时的电影,但是上映的时候只有两个半小时,有很大一部分没有上映,这次可以让观众看到更完整的故事;第三,当初《阿凡达》上映的时候还要为其他影片的上映空出档期,所以导致很多观众没有看到《阿凡达》或者只看到2D版的,尽管他们非常想看,这次重新上映也是给观众提供一个能够观看的机会。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暄 实习记者 李金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