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唐山大地震》根本不是类型片意义上的灾难片,无论跟史实改编的《泰坦尼克号》还是幻想意淫的《2012》比起来,《唐山大地震》都只是隔靴搔痒……倒是彻底阉割了高、大、全的银幕英雄。
1970年代,苏联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治下最保守、最封闭、最僵化的凝滞时期,文化事业特别是电影业遭到了修正主义当局严苛的管制,如何通过审查便成为苏联导演们最为关心的事情,而必杀技则是在影片中加入催泪桥段并请勃列日涅夫亲自过堂审看。勃氏这人,虽然极权在握但感情外露、哭点极低,稍加煽情便会泪如雨下。一旦总书记挤出几滴浑浊的老泪,谁还敢让此片不通过?于是乎,“勃列日涅夫同志哭了”便成为彼时苏联导演们压箱底的速效救心丸。
阉割银幕英雄
看完《唐山大地震》就想起了这个典故,华谊兄弟的宣传策略相当对路,对此片主攻两大看点:一是号称撼天动地的特效场面,为此还拉来了IMAX垫背;二就是据称充斥在影片中的哭点。发哥替《孔子》站台时说:“不哭不是人。”这回冯小钢炮则直接把不被《唐山大地震》感动的人与血洗幼儿园的连环杀人犯做了类比。
哭了吗?估计砍幼儿园的家伙也会看哭,这是人之常情,孟亚圣说人有五心,这“恻隐之心”要能修炼没,那是灭绝师太的级别,这种人估计也不会掏钱进电影院。《唐山大地震》根本不是类型片意义上的灾难片,无论跟史实改编的《泰坦尼克号》还是幻想意淫的《2012》比起来,《唐山大地震》都只是隔靴搔痒,类型片意义上的灾难片一定是孤胆英雄拯救大众的模式(好莱坞就这样一次次地拯救了全人类),《唐山大地震》倒是彻底阉割了高、大、全的银幕英雄,放在现今的国产片谱系里,不能不说是冯导的一大妙招。
延续通俗剧传统套路
原著小说本来就是写地震之后的《余震》,影片的主体内容和英文片名都符合这一叙事主干,但是原著中锁定生还女儿心灵废墟的叙事重心被巧妙地转移到了苦大仇深的母亲身上。徐帆饰演的母亲遭受到了夫死女丧的人伦惨剧,还背负着谋害亲女的沉重心理负担,一背就背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这却也符合中国民众的认同心理。其实,《唐山大地震》无形中勾连起了中国电影史中最悠远的通俗剧传统:从《孤儿救祖记》开始,“家族变故+伦理救赎”的套路就横亘在中国电影人的创作意识中,再辅以些许电影作为大众娱乐消费品本就必须带有的感官触动,第一代导演郑正秋所总结的“在营业主义上加一点良心”正是此种创作套路的不二法门,《唐山大地震》无非是契合了这一深层的国人文化心理,并在视觉规模上将其发展壮大而已。
不要期望在《唐山大地震》中看到一部荡气回肠的国人心灵史,新时期以来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也只是聊胜于无的故事背景(但对于植入性广告来说至关重要)。徐帆饰演的母亲苦熬了三十二年,拒斥物质享受,拒绝重建家庭,像极了旧社会服丧守孝的贞节烈妇,而宁要残缺的儿子也不要奇迹般地健全的女儿的情节亦呼应着千百年来中国男权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再回想起奶奶、大姑差点夺走儿子的情节,徐帆版的母亲真跟《红楼梦》中守得“兰桂齐芳”的李纨有一拼了。
“勃列日涅夫同志哭了”
《唐山大地震》是匆忙的,就像是交待了一部国产长篇家庭伦理剧的梗概,但这也足够了,从契合中国最广大观众的观影心理来说,《唐山大地震》几乎是完美的:苦情戏的路数,大团圆的结局,比起《史莱克4》和《盗梦空间》来,《唐山大地震》对中国观众的渗透才是全方位的。我不推崇《唐山大地震》,但要我给父母推荐影片,我还是会推荐这部《唐山大地震》,而且会给我妈备上一包纸巾。
在以市场为指针的电影创作环境中,观众就是导演的“勃列日涅夫”,中国观众是单纯、善良的,只要能让他们结结实实地伤心痛哭一场(同时也不乏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默契配合),5亿元票房绝非痴人说梦。
单以票房而论,“勃列日涅夫同志”哭了,《唐山大地震》笑了。作者:图宾根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