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茶馆》中的“王麻子”
“偶尔打开电视,正巧在播《茶馆》,忍了一分钟没有换台,好嘞!这下我和电视耗上了……在我心里《茶馆》可以给翻拍名著当‘模板’了。”上周末,由陈宝国、梁天等人主演的电视剧《茶馆》登陆央视八套;在诸多经典翻拍引发板砖的时下,《茶馆》却破天荒地引来一阵好评。
随着越来越多经典被翻拍搬上电视荧屏,不少网友调侃着说,凡是翻拍,必定雷人。但对于《茶馆》,观众们绝大多数都给予肯定。甚至有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在网上留言说,自己会跟着看电视剧版本的《茶馆》。网友认为《茶馆》抓住了老舍原著的“神”,李少红版《红楼梦》失了原著的“魂”。
1958年由北京人艺首排的《茶馆》,是中国话剧界最富口碑的一部戏,久演不衰,是北京人艺的看家戏。在数次话剧改编和一次电影改编后,此次的电视剧改编再度获得了成功。虽然电视剧版《茶馆》从原有的3幕话剧,变成39集,不少情节加入了编剧、导演和演员的二度创作,却一点不像其它的名著改编那样,招人反胃,它甚至被网友们誉为是经典翻拍的“样板”。
拍得传统被指保守,拍出新意被指雷人,经典翻拍就如红学家马瑞芳所说的那样:容易吃力不讨好。《茶馆》改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记者特别进行了采访和总结。
1台词够味
演员清一色北京人
○经典台词
刘麻子对唐铁嘴说:“我跟你是‘吃冰块拉冰块,没化(话)’。”
王掌柜:“早知道尿炕我就睡筛子了。”
看过电视剧《茶馆》的观众,会有这样的印象:味道很浓,一口整齐的“京片子”,老北京的风情扑面而来。“我个人觉得《茶馆》的语言有点土,但这才原汁原味。就像有一次我在保利剧院边上吃卤煮,一外地人吃不惯,觉得有股怪味,我就搭了一下茬儿,说:‘您吃的这不是猪下水,是一种文化,没这味,就不叫北京了。’”剧中二德子的扮演者谢宁说。
《茶馆》原著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听到主演陈宝国饰演的茶馆掌柜王利发那声高声吆喝:“哎哟,二位爷,什么风把您们吹来了?赶紧给二位爷上两壶高的!”会令很多老北京人抿着嘴唇陷入回忆,这就是老北京们津津乐道的茶馆文化。
主角陈宝国也告诉记者,《茶馆》这部电视剧,应该算是一部将老北京文化演绎到极致的作品。为了保证味道正宗,连剧中的演员也均是清一色的北京人。
《茶馆》的台词很特别,因为它的表达方式完全是老北京式的,有些话就算是地道的北京人也不一定懂。编剧叶广芩就是老北京,她说,现代年轻人的北京话不少地方变味儿了,丢失了许多有趣的地方,她在电视剧里保留了语言上的精彩。
比如刘麻子对唐铁嘴说:“我跟你是‘吃冰块拉冰块,没化(话)’。”将老北京人的俏皮、诙谐和尖酸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比如王利发看他大舅妈生气了,说“没给她沏壶茶啊,这么骂得多累啊!赶紧给我大舅妈准备点点心,把她这嘴堵住”,都是典型的北京人性格,喜欢反着说话。
“老舍在茶馆中的幽默是黑色的、是绝望的,因此我们每集都有笑话。”与这种精神一致,剧中台词独特的幽默、地道,还原出了老舍先生原著的韵味。
2改编靠谱
请老北京作家担纲
“现在翻拍名著,要么按照观众喜欢的写,最终观众又不买账;要么就太忠于原著,甚至一字不改;这两种态度都不太对,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一是忠于原著的魂,二是要有收有放。”《茶馆》制片人的李功达说。
与李少红版《红楼梦》大胆启用80后编剧不同,电视剧《茶馆》启用的是老北京作家叶广芩,她本身是八旗后裔,对老北京生活了如指掌;也正是叶广芩的操刀改编,再现了老舍原著的魂。
《茶馆》是一出群像戏,原著中有90多位人物,改编成电视剧后,角色增加到了140多个。比如像“王淑芬”在原作中只有寥寥数笔,但电视剧把她作为裕泰茶馆中的女性人物,年龄跨度从20岁到70岁。尽管改变扩充了,改动不小,但观众仍认为,改得不离谱,《茶馆》的精神依然在。
叶广芩如何在扩充原著的同时,保持住了原汁原味?她告诉记者,话剧《茶馆》毕竟受表演舞台限制,很多背景的东西没法表现出来,自己就从这个环节进行扩充:“比如太监娶媳妇,被娶回去的康顺子过的是怎样一种悲惨生活;两个逃兵娶一个媳妇后又该怎么相处,这都是观众想知道的。挖掘话剧背后的内容,再根据人物性格走向树立起来,这就是我要做的工作。”
3主角够牛
“戏霸”有感而发改结尾
相比新版《红楼梦》选角遭遇的巨大质疑,《茶馆》一亮相,观众第一感觉是松了一口气———“人物都没走样,看起来都像这么回事。”演员选对了,保证了这部戏的成功。
实力派演员陈宝国出演八面玲珑的王利发,他穿着麻布棉袍和窝窝囊囊的厚棉裤,头戴一顶瓜皮帽,见面先问好,笑意挂在嘴边,从戏刚开场的仅10分钟里,就已经与不下10人打了交道,一改以往“霸气”的荧屏形象,完全进入了小生意人的状态。
制片人李功达说,陈宝国曾亲自提议改掉剧本的结尾,最终获得采纳。著中王利发有一句话说的是:“茶馆是我的,我生在这儿死也要在这儿。”陈宝国正是抓住这一点,创造出了更有冲击力的结尾。话剧的结尾是王利发拿着腰带走进客厅,他选择上吊来告别这个世界。陈宝国则改为王利发点了一把大火与茶馆共烬。李功达认为这个结尾更适合电视剧,更解气,升华了老舍先生的主题。“如果先生在世,也会喜欢这个‘戏霸’的。”
专题撰文:记者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