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倪自放 实习生 潘雨希
冯小刚新作《唐山大地震》22日开始在全国公映,本报和新世纪电影城邀请参加过汶川、玉树地震救援的消防官兵和电影学者组成观影团观看该片,电影震撼人心的画面让观影团成员多次泪奔,但让观影团成员印象最深刻的是影片所表现的地震对人的心理影响,这种心理“余震”影响了一个家庭32年,其中的亲情片段,比地震中残酷的生死离别更感动人。
“余震”旁人很难了解
在这样一部以地震为题材的大片中,冯小刚显示了自己的特技表现力,开头几分钟地震场面让人紧张得不敢呼吸,而在地震镜头过后,冯小刚便将镜头拉到一个唐山普通家庭震后32年浴火重生的心灵故事。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传播系主任刘强说,冯小刚之所以要选择一个因为灾难而破碎的家庭来表现唐山大地震,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震后心灵重建和心理救援的重要性。正像电影的小说原著名字《余震》所传达出的意味一样,唐山大地震给这个家庭所有人的心灵都造成了永远难以抹去的“余震”。方登当时听到“救弟弟”时可以说万念俱灰,此后她性格变得很孤僻。而妈妈元妮因为对女儿的愧疚,32年来不改嫁、不搬迁,用方达的话说,“她的心已经碎成了渣渣”。
齐鲁师范学院的吴冰沁教授是医院职工子女,1976年她所在的医院收留了很多唐山孤儿,“当时我认识的唐山孤儿就像电影里大部分孩子一样很乐观,也许像方登那样的心理创伤,旁人很难了解。”
本报记者张贵君是汶川地震后最早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之一,他说冯小刚这种对心理“余震”的把握非常真实、巧妙,“汶川地震后,我在映秀镇认识一个5岁的小男孩,被从地震废墟里救出来后,这个孩子就变得沉默寡言,与电影中的方登非常相似。”
水泥板下有“大爱”
影片中的元妮(徐帆饰),面对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两难选择不仅决定了剧情的走向,也牵动着观众的心。参加观影的济南消防特勤大队副教导员孔庆岭、班长王德林在汶川地震救援现场,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他们赶到事故现场时,二楼已经塌陷,一楼和三楼摇摇欲坠。楼的下面,正压着一名孕妇和她的母亲。王德林说,当时,楼的结构一旦破坏,楼将顷刻间倒塌,先救谁?在任何大型工具都不能使用的情况下,王德林和战友用凿子连续凿了近20个小时,终于将孕妇和她母亲都救了出来。震后,这名孕妇生出了一名健康的女婴,取名潘小爱。王德林说,母亲为孩子取名潘小爱的原因,就是要她铭记大爱无疆。
学者看好新主流大片
此前本报曾刊发评论说,这部《唐山大地震》的公映标志着中国新主流大片的诞生:表达了主流观念且得到观众的认可。此种观点得到众多电影学者的力挺。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传播系主任刘强说,冯小刚是个非常聪明的商业片导演,懂得如何把主流的意识形态和大众心理、商业结合起来。电影一开始,韩国、美国特技制作团队制作的灾难效果天崩地裂,唐山瞬间夷为平地,特效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十分强烈。而后来元妮跪在女儿方登面前请求原谅的一幕,言语非常质朴,真挚动人,冯小刚用可贵的亲情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山东艺术学院孙灵囡老师认为,冯小刚的成功之处一是没有过多地渲染灾难本身,不会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二是电影的情节前后呼应,冯小刚对观众的心理把握还是非常准确的,这是一种可供借鉴的新主流大片的拍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