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王之王》弱化暴力尺度抢滩内地市场
高群书(左)希望大胆试验,尔冬升则相对走稳重路线
讯 (记者 陈慧) 华语警匪片“路”在何方?凭借《门徒》、《窃听风云》、《枪王之王》“积攒”了不少经验的尔冬升导演相信最有发言权。在昨天与高群书一同参与的研讨会上,他大方分享了自己两大制作心得:***拍特写,暴力拍全景——事关这样更有利于警匪片在内地过审。
范例一:《枪王之王》
内地香港两难全
尔冬升的《枪王之王》目前内地收入业已过亿元,并且成了目前内地华语警匪电影票房最高的电影。但其香港票房却很不理想,甚至尚未过千万元,对此,尔冬升坦诚这是重视内地市场带来的一个损失,“为了适应内地的审查,电影在内容上更加温和,这让他们对电影预期很低,于是觉得不满足。”
对于内地的审查制度,尔冬升也表示了理解,“内地没有电影分级制度,为了照顾青少年,关于***、暴力等方面的限制也是可以被认同的。”他甚至总结出了一个内地拍戏的小窍门:激情戏拍特写,暴力戏则拍全景。尔冬升进一步解释道:“我拿《门徒》来举例,你如果拍***场面,有表情就不要有动作,暴力就要有动作,送审的时候就看尺度,因为暴力镜头特写是不一样的,这些全部都是从技巧上面要处理的。”
范例二:《西风烈》
不止是对警匪元素的试验
高群书将于今年贺岁档上映的《西风烈》一片,内容取材于贵州“四大警探”的真实故事,“有一个丛林版《兰博》的感觉,当时我看到这个故事,脑海里顿时冒出‘嗖嗖嗖’这三个词。”高群书更是现场说到了《西风烈》一片的演员组成,“很多人都说,《西风烈》的演员里面,有过气的、有还没起来的、以及一些谁也不知道的演员。”对这种说法很不以为然的他继续说道:“电影观众是来看电影的,可能他们会来看一些导演,但不一定是来看演员。”
高群书又拿《风声》一片举例,“建组时,原定的演员是葛优、章子怡、陈道明和孙红雷,但我觉得跟这样一班爷共事会很有压力,才换了华谊那一帮演员。”高群书觉得,电影是一个“忽悠”的过程,“忽悠要靠各种元素,《西风烈》有西部片的架构、有双雄对决,动作、枪战、偷袭、实打实的追车撞车、爆炸等各种元素都有,所有这些元素,只为让这部电影更好看。”高群书甚至称,“《风声》可以不拍,《西风烈》一定要拍,它是对很多电影元素的一个试验,审查、暴力诉求、类型、口碑等很多方面。”最后他开玩笑道,“如果《西风烈》成功了,中国电影就还是有希望的。”
警匪片与文艺片有的只是技术差异
对于警匪片这样一个特定类型的电影,尔冬升认为它和其他电影其实并无太大区别,“在戏剧类型、人性等方面都差不多,只是技术差异会比较大,警匪片的枪火、爆破、飞车等场面比较多,拍起来更危险,香港过去一直都有人员伤亡,残障、死亡都特别多,过去的一位著名演员胡慧中,拍警匪片就曾身陷火海。” 即使警匪片,在尔冬升看来也分很多种,“比如《无间道》就相对文艺,很少有动作与枪战场面。”
作为内地最负盛名的警匪剧领军人物,高群书坦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候警匪类型电影在内地发展很好,“后来江河日下,转而由电视剧来承担这样一种责任”。 作为这里面的亲历人,高群书于2003年执导了《征服》,该剧被认为是当年最火爆的警匪题材剧,“这部电影的影响一直都很大,直到现在,说起这部电影,都会有人请我吃饭。”在高群书看来,警匪片在内地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更为繁荣的电影类型。
当下华语警匪片与好莱坞的差距,也成为昨天一个热议的话题。高群书认为,华语电影完全可以联合中国香港、日韩等地,来做出一个可以抗衡好莱坞的电影,“比如《西风烈》,电影就有很多国家之间的合作,它的音乐、特技就是韩国做的。”高群书认为,“相对好莱坞,我们在投资、审查、技术、意识、想象力等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只是相对缺少一个工业化的体系。”至于症结所在,“没有人愿意做最底层的工作了,大家都想上月球。”
这样的一个浮躁心理,实际上对电影是一个毁灭。两位导演都赞成香港在这一块相对更加成熟,“比如香港电影有‘茶水’这样一个工种,即使很简单,但是相对餐厅服务员,她们会知道什么时候该送水,什么时候不该送。”尔冬升也同时认为,市场因素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下华语电影的这种差距,“英语电影的市场是全球的,而华语电影则相对要小了很多,根本没得比。”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