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阿诗玛之父”王仲清晚年无奈返蓉(图)

2010/7/26 13:05:3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记者昨日获悉:已经87岁高龄,曾创作了彩墨连环画《阿诗玛》的著名画家王仲清,去年底离开他生活了几十年的上海,离开了他和老伴生活了几十年的小洋楼,在今年春天回到老家成都,租住在西门一个小区里,晚景十分凄凉。

  记者昨日获悉:已经87岁高龄,曾创作了彩墨连环画《阿诗玛》的著名画家王仲清,去年底离开他生活了几十年的上海,离开了他和老伴生活了几十年的小洋楼,在今年春天回到老家成都,租住在西门一个小区里,晚景十分凄凉。这“凄凉”的感觉并非由于他生活无着落、经济窘迫,而是来自家事的纷争和无奈———王仲清两次婚姻积累的多年矛盾,终于在2005年、他的老伴吴性清去世后,一步步演化到今天的不可调和。

  八旬老画家无奈回成都租房住

  王仲清租住的地方位于一楼,房内大约有近百平米的面积,还算比较宽敞。虽然是临时租住,画家的习性依然凸显:窗口的书桌上铺着一层层宣纸;笔架上悬着一支支蘸了墨的狼毫笔;客厅的墙上挂满画作,以及一对他亲手书写的宋代著名词人晏殊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与王仲清回乡的心境甚是吻合,在上联起手处,记者注意到王仲清写了“布衣还乡”四个字,似乎有一些难言的无可奈何。

  回到成都之前,王仲清在上海已经住了半个多世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他就和第二任妻子吴性清住进了位于上海延庆路的一栋带花园的三层法式小洋楼里,紧邻他当年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老同事、著名画家程十发。这栋小楼后来被叫做“双清楼”,取夫妇俩名字里都有个“清”字。虽然房屋产权归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所有,但王仲清长期享有居住权。

  如今的双清楼户主已经不再是王仲清,而是他和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儿子王青。去年底王仲清收拾家当细软,离开双清楼,先是去海南过冬,然后便直接来到成都,住进西门的这套出租房里。记者采访时陪伴在老人身边的,是王仲清的大儿媳妇王兰,以及王仲清在成都的外甥林新贵夫妇。

  连环画创作成就

  曾经让他风光无限

  今年87岁的王仲清出生在郫县,他的父亲曾在成都顺城街开有中药铺。当时不少画师都会到他家的药铺来画画,然后挂在墙上出售。王仲清因此接触绘画。后来他考上了成都师范学校,一边学习一边当助教,“当时很多书画名家都云集在四川。包括我最崇敬的张大千。”王仲清不仅遇见了张大千,而且受到这位大师的鼓励,“不要怕苦,离开生活安逸的天府之国,到外面去闯一闯,集众家之长方可成器。”青年王仲清毅然离开成都,前往南京投奔他在那里上学的大哥。不久后,王仲清考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教室就设在著名的苏州拙政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仲清应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编辑部之邀,来到上海工作。从此揭开了他艺术人生最重要的一页。1954年,王仲清担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的组长,迎来了他艺术创作事业的第一个高峰。也是在那里,王仲清认识了前妻吴兆修,吴兆修是位才女,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时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文字编辑,和王仲清是同事。

  在采访中,这位已经87岁的老人坦言,自己为了追求艺术上的声名和成就,疏忽了许多。这其中,就包括爱情和家庭。

  为了实现成为画家、名家的理想,王仲清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与辛劳,为了收集素材,他背着画架深入贵州,风餐露宿行走在山区,忘我地写生。凭着这份精神和努力,王仲清创作出了新中国第一本彩墨连环画巨作《苗山怒火》,首次以国画的笔触画连环画,一改过去连环画“单线白描”的简单画法。随后,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长篇彩墨连环画《阿诗玛》更是为他带来了国际声誉,甚至被称为“阿诗玛之父”:在日本举行的万国图书博览会上获得大奖。年近四十的王仲清,终于实现了自己“成家”的心愿。

  同父异母的两兄弟如今为父反目

  然而与此同时,王仲清的小家却解体了。“当时我只顾画画写生,经常一走就是大半年,忽视了妻子的感情,最后导致离婚。”

  第一次婚姻结束的时候,王仲清的大儿子王苗(后随母姓,更名为吴苹)才两岁。王仲清当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场婚变会在多年后给自己带来如此之大的烦恼。

  离婚后,吴兆修调离了与前夫共事的单位,带着吴苹去了北京,并也在不久后再婚,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王仲清与第二任妻子吴性清也很快有了儿子王青。

  王仲清把全部的爱和心血都倾注在了小儿子身上。王青在父亲的影响下也走上了艺术之路,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1987年被王仲清送到日本国立艺术大学留学,获得美术博士学位。

  王仲清的大儿子吴苹,后来也去了英国爱丁堡皇家美院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英国生活了二十多年。2006年回国后,吴苹被山东大学聘请为威海分校海洋景观研究所所长。

  2005年底,吴性清因胃癌去世,在临终前,她嘱咐儿子好好照顾老父亲。然而,就是从吴性清去世后,麻烦开始了———王仲清的大儿子吴苹见父亲老年无伴,想回到父亲身边多陪伴他。据吴苹透露,因为吴性清不愿意丈夫和前妻子女联系,多年来他和父亲很少联络。“我的继父对我一般,我心里一直渴望得到亲生父亲的爱。”吴苹说。正好当时得到机会回国任教,吴苹就时常去上海看望父亲。年老的王仲清渴望亲情,也很欢迎大儿子的到来。

  但在小儿子王青看来,这些举动只有一个意味:争财产。“我们一家人过得好好的,他们为什么突然跑过来,不停地骚扰我们?”王青在电话里愤愤地对记者说。

  渐渐地,这些矛盾愈演愈烈,王仲清告诉记者,为了隔断他与大儿子的联系,王青不惜涂改他电话本上的号码,并将家中座机呼叫转移到自己的手机上。“后来,在王青的软磨硬泡下,我同意他把户主名字改成王青,以为这样自己就轻松了。”

  然而,王仲清很快发现,小儿子对自己并未放松管制。万般无奈之下,他求助长子吴苹夫妇,收拾了行装,先避开风头,去海南过冬。“没想到我走后,王青把家门的锁换了,还把我的东西都扔到花园里……”王仲清就这样来到了成都。而王青的说法则是:“我回到家后,家里一片狼藉,他们把父亲和父亲的东西都卷走了!”王青说,“我没有控制父亲,都是他们胡说八道。”

  如今,兄弟俩对彼此都产生了极大意见,吴苹说自己“从内心深处瞧不起”王青,而王青则反复强调吴苹“骗走了父亲的信任,挑拨我和父亲的关系”。

  对于王仲清离开上海,王青认为是父亲自己的选择,“他选择了出走,我希望他过得幸福。”至于是否还肯接受父亲回到上海,王青表示:“我会接受他,但感情上不会像以往那样。”吴苹也表示:“我的能力也足以安排他的生活,他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我一定会管他。”

  然而,老人究竟何去何从?目前谁都不知道。王仲清悲哀地对记者说:“我现在已经是一个没有主见、没有主意的人了……”与此同时,他仍念念不忘在家乡建立自己的美术纪念馆,对当年艺术事业上的遗憾难以释怀。(记者 乔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