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电影中形象
《唐山大地震》的热映,在赚取观众大把眼泪的同时,也将男主演李晨推到了一线的位置。今后的李晨是否会像张涵予一样一飞冲天?他当下的心态如何?他又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的?近日,记者通过电子邮件对他进行了采访。李晨表示,拍摄《唐山大地震》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亲情的可贵。
最大收获是对亲情的重新认识
记者:这次在《唐山大地震》中扮演的方达,其实是该片的男一号,接戏时有没有要借此扬名的感觉?
李晨:当时拍戏的时候没有想太多,看了剧本觉得很感动,这个角色让我觉得很有动力,很积极,很阳光,虽然是残疾人,但却有一种勇往直前,拼搏不懈的精神,很吸引我。
记者:我觉得方达这个角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没有沉溺于残疾人的自怨自艾,而是勇敢面对命运,笑着追求幸福的精神,与你一贯的阳光形象相符。拍摄时对这种情绪是如何掌控的?
李晨:在拍摄《唐山》之前,我特地找了一个手臂有残疾的朋友,和我同吃同住十多天,他的很多言谈举止都被我用在戏中。和他沟通的那段时间,我一直在观察他的神态,他的动作,不仅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感觉和状态,很多时候我想要搀扶他,或帮他做一些事情,都被他拦下来,他虽然在身体上有一些障碍,但他能做的一点都不比别人少,而且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很令人敬佩。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很多时候我都是以他的心理状态作为基础,始终带有一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劲儿。
记者:作为演员,从自己拍摄过的作品中获得教益,似乎已是惯例。你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收获是什么?
李晨:我觉得《唐山大地震》应该算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我能参与到其中,已经是一种很大的收获,它在我的演艺事业上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我本人来说,最大收获是对亲情的重新认识,拍完以后我特别想家,特别想给我妈打电话、吃个饭。亲人之间血浓于水的感觉太深刻了,我还让助手提醒我一个星期给老妈打三个电话。
演员面对不同事物要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记者:实际上你不到20岁就出道了,应该算是进入这个行当比较早的。当时有没有那种所谓的要成名的惶恐?毕竟那时候还小啊。
李晨:因为当时还小,没有太多名利的概念,只是感觉到自己拍了一部电视剧,大家很喜欢。
记者:2008年,上海电影节上曾经采访过你,那时候你因为数字电影《极限救援》获得了上海电影节最具潜力新人奖,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而同时,你正在云南大山里拍摄《我的团长我的团》,实际上两三个月的拍摄,是相当枯燥而沉闷的,做演员,如何调整这种聚光灯下的风光和平凡的工作之间的心理落差?
李晨:作为演员,很多时候都要面对这种转换,更多的是一种心态的调整,或者说是面对不同的事物要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在剧组里,我就是一个演员,演好我的角色,在舞台上,要把更多的活力带给大家。(记者 张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