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芳:过了四十才知道 工作会尽力但不会强求

2010/8/12 21:38:14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在华语流行歌坛,万芳算是一个奇特的歌手。时隔8年,万芳的新专辑《我们不要伤心了》已经在台湾率先发行,内地版本也于本月正式上市。像许多歌手一样,万芳从小就跟音乐结缘,初中学习民乐,高中参加合唱团,培养了良好的音乐素养。

  在华语流行歌坛,万芳算是一个奇特的歌手。她唱过许多经典歌曲,《新不了情》、《猜心》、《我记得你眼里的依恋》等等,却从未得过任何音乐类的奖项;她的演唱会没有哗众取宠的舞台设计,不会让歌迷热血沸腾,而是用细腻的音乐让歌迷感动得泪流满面;她出专辑的速度很慢,20年只出了十余张大碟,仅仅因为要听从内心。

  时隔8年,万芳的新专辑《我们不要伤心了》已经在台湾率先发行,内地版本也于本月正式上市。出了新歌的万芳,大大小小的演唱会邀请接踵而至,8月7日至14日,短短一个星期,万芳就要巡演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成都5大城市。8月9日下午,万芳刚入住上海的酒店,就通过电话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原来,内心沉静如她,也曾有过对音乐的彷徨与无助。

  像许多歌手一样,万芳从小就跟音乐结缘,初中学习民乐,高中参加合唱团,培养了良好的音乐素养。1990年,22岁的万芳刚刚大学毕业,在台北参加一个民谣歌曲比赛。“当时我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没想到在初赛的时候就被滚石唱片看中,就出了第一张专辑《时间仍然继续在走》。”万芳平静地述说着。

  接着,万芳发行了《放心》、《真情》、《贴心》、《断线》、《一切如新》等专辑。1993年,万芳演唱了电影《新不了情》的同名主题曲,红遍华语地区,成为情歌经典。当所有人都说“万芳出名了”、“万芳成功了”的时候,万芳却认为自己遇到了演唱事业的挫折。

  “这种挫折来自我的内心。”万芳回忆着当时的自己,“我父亲跟我说过一件事,就是我刚出生不久的时候,还不会说话,却已经会咿咿呀呀地唱歌。我觉得,唱歌是一个跟我一起出生的朋友。在成为歌手之前,唱歌陪我度过许多美好的时光,我经常一边唱歌一边做事,非常快乐。而成为歌手之后,唱歌这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被附加了许多东西,变得很复杂,没有办法单纯地唱歌,影响了快乐的本质。这让我感觉沮丧、伤心。”

  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万芳决定暂时放下它。1995年,通过毛遂自荐,万芳加入了台湾舞台剧大师李国修的剧组,开始了她演艺生涯的第二种身份——演员,并于2004年、2008年分别获得台湾金钟奖戏剧类“最佳女主角”奖、迷你剧集类“最佳女配角”奖。“演了国修老师的戏之后,其他导演根据我唱歌给他们的感觉,来找我演电视剧、电影。做演员也是一种有意思的体验,它可以带我走进各种不同的人生。”

  当时,年轻的万芳无法承受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慢慢学会了如何应对。“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领悟。跟当时的年轻气盛相比,我现在是40多岁的成熟女人,对很多事情都看淡了。”万芳说,“在前段时间的一个演唱会上,齐豫录了一段VCR给我,说‘欢迎你来到演艺事业的第二个20年,这是上天给你的礼物,也是任务’。真的是这样,人生有许多生命经历、领悟都是年轻的时候体会不到的。我现在已经累积了足够的心理能量,对工作会尽力,但不会强求。”

  万芳接下来的工作仍然很忙碌,10月30日、31日将在台北开两场个唱,与潘越云、黄小琥、齐豫组成的“珍爱女人”演唱会也会来到内地,舞台剧《宝岛一村》在11月又将开始新一轮的巡回演出,成都、上海、北京,还要去美国。对此,万芳说:“我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