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卫视联手助推七夕文化 网友关注度增加

2010/8/19 9:33:3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近3年在多方专家“弘扬中国传统、保护传统文化”的倡导下,网民对“中国式情人节”的关注程度并无明显变化。虽然湖南、湖北两大卫视的负责人没有透露今年七夕晚会的招商情况,但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也绝对达到了“双赢”。

  虽然七夕已过,但关于七夕的话题却仍在继续,昨日百度公布最新数据报告,网友2010年七夕关注度猛增,“七夕”一词在百度搜索中的点击量竟然在1个月内翻4倍增长,日均搜索超60万次。

  不可否认,这跟3大卫视拓展“七夕晚会”有很大关系。今年,当内地各类电视综艺接连困于瓶颈,安徽卫视等3家卫视,率先开拓出新晚会概念——七夕情歌会,无疑这种探求是“多赢”的,既赢得助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口碑,又赢得收视,同时还赢得巨额广告收益。安徽电视台广告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安徽卫视七夕情歌会的招商破8位数,打破之前卫视综艺晚会招商7位数的纪录,而湖南、湖北两大卫视的招商情况也很喜人,虽然没达到春晚的水平,但作为新的创收点,也让其他“忽视”七夕晚会的卫视看着眼红。

  3大卫视联手助推七夕文化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但是,有关七夕观星、乞巧穿针、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习俗,就渐渐因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而被淡忘。当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不断刺激中国人消费神经的时候,蕴藏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传统佳节就显得过于沉寂,为弘扬中国传统佳节的习俗与文化,今年三家卫视一同把目光放到了中国情人节上。就在七夕情人节当晚,安徽卫视为观众奉上一台由7位主持人联袂77位明星参与的,内地电视晚会史上阵容最奢华的“豪门盛宴”,牛郎织女唯美的爱情故事也得到了完美诠释。同时,湖南卫视、湖北卫视也于当晚推出以“七夕”为主题的新概念晚会,湖南卫视更是以诗意结构穿起整场节目,颇有新意。

  近3年在多方专家“弘扬中国传统、保护传统文化”的倡导下,网民对“中国式情人节”的关注程度并无明显变化。但是,今年7月至8月,由于3大卫视联动全国媒体,共同炒作“七夕”概念,网民对“七夕”的关注度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发生放量增长。“七夕情歌会”后,百度于昨日公布今年七夕的搜索数据报告,称:今年“七夕日均搜索量轻松超越60万次”,据百度公布的最新数据统计,“七夕指数”由2010年7月12日的20万,骤增至2010年8月12日的80万,一个月间“七夕”的百度指数翻4倍,这足以看到媒体强大的力量。

  “七夕”千万价值还能更高

  一个品牌的成熟是需要积累的,但是七夕晚会的概念却是个特例。昨日,安徽电视台广告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安徽卫视七夕情歌会的招商破8位数,打破卫视综艺晚会招商纪录,而除新年元旦及春节晚会外,常规省级卫视的综艺晚会招商数额一般都在400万左右。虽然湖南、湖北两大卫视的负责人没有透露今年七夕晚会的招商情况,但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也绝对达到了“双赢”。

  事实证明,当选秀、真人秀、相亲、麦霸等电视综艺节目纷纷遭遇瓶颈,率先抽身而退,和率先开辟新综艺概念的电视台将成为赢家。此次,3大卫视PK“七夕”新晚会潮,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安徽卫视不仅招商赢得第一,而且收视也处领跑位置,之所以出现这种景象,力压“娱乐大哥大”湖南卫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先发制人。安徽卫视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七夕晚会的品牌我们将坚持做下去,因为我们觉得‘七夕’的品牌价值能更高,不敢说比肩央视春晚,但开辟这个第二战场绝对是卫视未来发展的趋势。”

  正在回归的传统文化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是中国四大爱情故事中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有它独特的生命力和活力,这次安徽等3大卫视同时选做七夕歌会的出发点,重新找回自己的文化启蒙,这证明传统文化在回归,打造一台能唤起中国人记忆的晚会,3大卫视有共识,说明中国电视人在从传统文化中找回我们的文化定位。”昨日,安徽卫视总导演姚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分析。

  “农历日期对年轻人来说,比较不好记,而情人节多是年轻人消费的节日,所以,七夕情人节相对于其它传统节日,比较难以推广。作为中国的电视传媒机构,有义务承担起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职责,百度搜索公布的统计数据,很好地证明了电视传媒此次对七夕文化的推广力度。”据百度对今年七夕的调查数据显示,近4成网民搜索阳历日期,“七夕是几月几号”成为网民搜索次数最多的内容,搜索量占比37.75%;8.79%的搜索请求是网民透过搜索引擎寻找七夕节怎么过法,6.4%的网友关注七夕节看什么电影电视。

  “这一数据同时说明,中国的七夕情人节仍处于普及和认可程度,我们希望‘七夕情歌会’不仅是卫视对新综艺晚会的探求,也是对推广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探求,安徽卫视希望将‘七夕情歌会’做成综艺晚会新品牌,吸引更多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

  本报记者 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