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摇滚复活? 粉丝重生周边产业扶摇直上

2010/8/20 11:33:36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最开始的那批摇滚粉丝现在都已经人到中年了,他们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摇滚梦,现在很多听摇滚乐的都是30多岁的白领。的确,中国摇滚的今天,是因为有那么多可以只靠这个梦想而存活的摇滚人们。

  中国摇滚乐势力演唱会应该是1994年在香港红勘开的,那时我还没听说过什么VCD、DVD,我和一哥们直接到音像店抄了一本录像带,飞车骑回家开了录像机,不眨眼地看了两遍。我一紧张就手心出汗,记得看完后,双手冷冰冰的,都是汗水。——网友小兵张嘎

  “你所拥有的是你的身体,诱人的美丽,我所拥有的是我的记忆,美妙的感觉”,这是希腊诗人卡瓦菲斯那首著名的《伊萨卡岛》。用这句话形容中国摇滚这20多年的路程再贴切不过了。从萌芽到生长到枯萎,中国摇滚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若干年前,当那种歇斯底里的声响再也没有回音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中国摇滚,完了。而现在,是另一种现状,8月27日,怒放摇滚英雄演唱会将在北京举行,崔健,郑钧,几乎所有的中国摇滚元老都会出现在这个舞台上。铺天盖地的摇滚音乐节如今如火如荼,摇滚歌手们从无人问津到现在的档期难约,年轻人的mp4里,总会有几首摇滚音乐,很多人说,中国摇滚又到春天了!那么,中国摇滚是不是真的死而复生?它又是怎样走上复活之路的?

  突然繁荣的摇滚乐

  几个月前,地坛公园内的拜坛,举办了首届“无限星空”音乐节,迷涂、逻辑失控等乐队轮番上台。当撕心裂肺的鼓乐声响起在古老的园林中,一些在公园内遛弯的大爷大妈们停下了脚步,脸上掠过一丝茫然与惊讶。“摇滚乐?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是的,现在,这样的音乐节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迷笛音乐节,贺兰山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包括即将在沈阳棋盘山举行的秀湖音乐节。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大大小小的音乐节有近40个。半年来,仅在北京范围内就已举办了十几个这样的音乐节。是什么让摇滚音乐节如此的热闹?

  “大概是在三四年前,摇滚音乐节开始火爆,最开始人并不多,但是后来就控制不住了。”曾策划过贺兰山音乐节的黄先生告诉记者:“很多人都是想去音乐节放松,现代人工作压力太大。音乐节在一定数量的人群中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还有就是用这种方式宣传自己,现在举办摇滚音乐节的大多是山清水秀的旅游景区,这样的音乐节能聚拢人气,为他们做很好的宣传!”中国第一个摇滚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做这个音乐节,连啤酒都不让喝,说怕打架,我是亲眼见证着来的人越来越多,乐队也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已经做了11年了,很多音乐节都照搬了我们的模式。我觉得这种摇滚音乐节的繁荣就是被这样带动起来的!”

  摇滚粉丝集体“重生”

  1994年,滚石旗下的魔岩唱片推出了——何勇、窦唯和张楚。三个音乐天才,三张经典专辑,开启了中国摇滚乐的新天地。那时候,用何勇的话说就是粉丝铺天盖地,连十几岁的孩子都哼着他的《垃圾场》招摇过市。

  “最开始的那批摇滚粉丝现在都已经人到中年了,他们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摇滚梦,现在很多听摇滚乐的都是30多岁的白领。”何勇告诉记者,“再者,西方文化的入侵让更多年轻人开始喜欢摇滚,这让摇滚音乐的粉丝大面积复活。”

  “摇滚是一种很现场的演出。”夜叉乐队的胡松说,在国内唱片也不景气的背景下,摇滚已经成为很多歌手的救命稻草,“以前做摇滚乐的真的很穷,一条牛仔裤穿几个月,不是我们前卫,是真穷!有点钱都用在音乐上了。”胡松说。张楚这样向记者形容他的潦倒:一家音乐杂志写他,记者要采访好不容易联系到他,他讲说没有手机,打座机吧。座机呢,过阵子只听得他支吾道,可以不可以记者打过来,因为是长途。真凄切。那年,在西安高新一路南二环边新开的火锅店上有一个大红的条幅,一般的恭贺开张之流,惊人的只是多了一行字,“著名歌手张楚献艺”。

  现在音乐节井喷了,乐队也有饭吃了。“一年演四五十场没问题;像崔健这样的摇滚元老演出就没断过;很多老乐队,都成巡演专业户了。这一两年时间有好多乐队一年挣100万元以上。有50个音乐节,30个音乐节请你,一场三五万,一年下来就过100万元了。”

  多样摇滚显出商业范

  摇滚分很多种,重金属,黑色金属,独立摇滚和朋克等。国内的摇滚是西方的舶来品,和西方的摇滚相比,中国的摇滚更加东方。中国摇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看成是反文化的象征,张楚的《西出阳关》、窦唯的《黑色梦中》和何勇的《垃圾场》,当年都被认为是坏小子才喜欢的音乐,“以前的摇滚受众面一直相当有限。我们很希望摇滚音乐能被更多人接受。”崔健告诉记者,“以前都觉得玩摇滚的叛逆,不是好人,使得摇滚音乐一度失去了市场和人气,而现在的国内摇滚音乐更加大众化,很在意对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吸收。”崔健表示,现在国内摇滚最大的问题是怎样前进,“我们不在乎别人说摇滚越来越商业化,现在舞台上的摇滚都已经脱离了最开始的自我宣泄而更多倾向于互动和演绎,乐队和歌手也都不单打独斗,而是签约正规公司,契合市场,各取所需,这也是摇滚音乐节蓬勃和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周边产业扶摇直上

  摇滚音乐的复苏和音乐节的火爆也拉动了与其相关的周边产业的发展。这一点在北京尤为明显,创意文化,餐饮,艺术等等,摇滚音乐衍生出的东西让很多摇滚音乐人都叹为观止。“这边音乐节刚开,那边T恤茶杯啥的就印出来了。我觉得现在摇滚的兴起可以让更多相关产业跟着兴起。和很多年前单纯的摇滚风潮不同,现在的摇滚沾上了更多的经济色彩,也有了更多的商味。”中国摇滚最有势力的唱片公司嚎叫唱片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对于摇滚乐发展的局限、小众、差距等尖锐问题,王先生表示说,“其实摇滚什么都不是,也什么都是,它是最自由的形式,全世界热爱生活的方式都是一样的。让摇滚迎合市场,走最完美的市场道路,这才是它将来能够继续活下去的唯一出路,不然,现在的复活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记者手记

  中国摇滚不能忘却的纪念

  2004年,一场名为“中国摇滚的光辉道路”的摇滚音乐节在贺兰山下举行。一万多名15岁到40岁的中国青年背着帐篷、大号军用水壶、啤酒、草绿色军挎、望远镜,乘坐火车、飞机、大巴奔向贺兰山。那场面和架势,让很多摇滚音乐人泪流满面,这个场面,在梦里,他们做了很多次。20年的时间,中国摇滚起落于精神与物质的沉浮之间,那些歇斯底里的嘶喊和张牙舞爪的纹身都昭示着一种别样的叛逆。而这期间,有人在坚持,有人在抱怨,有人在咒骂,有人在数钱,只是唤醒青春的摇滚仿佛不在了。“昨天晚上我已经死了,是怎么死的我已经忘了”,窦唯说,在摇滚人看来,那时的中国摇滚活着。也只是活着而已。

  20年,一个轮回的时间,中国摇滚真正的活了。现在,摇滚很花哨,流行摇滚,重金属摇滚,英伦摇滚,punk,人们在乐此不疲的谈论着。而以前,摇滚只是不羁少年们宣泄的音符而已。20年的时间,那些已经被忘却的记忆重现复苏,异常蓬勃的展示自己最粉嫩的肉芽,充满生机。崔健说,“至今还在摇滚圈里坚持的人,是可贵的,至少该给这些坚持的人一些鼓励”。

  的确,中国摇滚的今天,是因为有那么多可以只靠这个梦想而存活的摇滚人们。我们可以忘却那些阴霾,却绝对不能失去对他们的记忆,他们的名字叫:崔健,魔岩三杰,郑钧,唐朝乐队……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赵雪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