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朱天文谈创作 与侯孝贤合作像在打球

2010/8/23 10:05:27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台湾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朱天文近日在京、沪两地的几场演讲恍若让人回到了繁盛而单纯的文学年代。而对于跟侯孝贤的合作,朱天文表示,就像两个人在打球。与大陆有些作者一味“搭车”影视或是不满导演的改编不同,朱天文与合作多年的侯孝贤更像是“两个对打球的人”。

朱天文

朱天文

  台湾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朱天文近日在京、沪两地的几场演讲恍若让人回到了繁盛而单纯的文学年代。读者热情涌动,走廊都站满了凝神倾听的人,他们带着深思后的问题,与作家探讨文学与人生。这不仅是由于这位享誉台湾文坛的作家极少公开露面,更是她作为著名电影导演侯孝贤的御用编剧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作品。而对于跟侯孝贤的合作,朱天文表示,就像两个人在打球。

  文学与电影

  剧本是谋生 小说是武器

  文学与影视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与大陆有些作者一味“搭车”影视或是不满导演的改编不同,朱天文与合作多年的侯孝贤更像是“两个对打球的人”。朱天文说道,侯孝贤本人是编剧出身,并不需要有人帮他编剧,“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要找我这样从来没编过剧的人去帮他编剧?因为事实上第一次写了剧本交给他以后,大概只用了一句话,其他的全部改了,而且是一边拍一边改。他说想要有一些意外,要有一些清新的空气吹进来。侯孝贤是一个发球者,一个发动者,当我理解这个的时候,我所能贡献的,不是作为一个编剧,我是作为一个他的对手,跟他对打球。我是作为在电影长期的讨论过程中提供想法、一个跟他一起挥拍的对方。还有,我不断地扔与电影无关的各种书给他看,好多电影,就是我扔书给他看之后产生的想法,比如《海上花》。”

  除了侯孝贤,朱天文并不与其他导演合作,“我写电影剧本是我的谋生工具,基本上一年或者两年、有时候三年写一个剧本,这个剧本可以来养活你的小说,因为生活很简单,花费又不多。我之所以不跟其他导演合作是因为频率太不同,你要在这个过程里花很大的力气先把频率调到一起,那我干吗?我当然是回来写小说啊,我是毫无野心,也毫无斗志,因为电影是导演的,不是编剧的。而小说可以作为你的武器,作为你立足在这个世界上发声的一个媒介。”

  文学与人生

  赚钱当意外 养气最重要

  2000年至2008年,朱天文费尽心血只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巫言》。8年写作的过程,也是朱天文“集仪养气”的过程,“好的事情、好的东西叫做仪,人在空气污染中长不好,人就是要好的东西、好的事情来养你。对我来讲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喂猫以后就开始写稿,不管写不写的成,进入状况以后,你就会很期待这个固定的时间跟你的书桌约会,哪怕只写了500字、1000字,就这样一天一天地积累,做多了以后,你的气就足了。每天做一点点,你就会心平气和。最大的回馈就是每天你都知道自己的进展,会觉得孤独都值得。”这也是朱天文所说的“存钱”的过程,如果人总是消耗而不是存钱,怎会气足?

  对于目前大陆有些作家拿到天价版税,有些作家流于商业化写作,出版方为了销量也频频炒作等,朱天文说道:“人最清楚是要知道你自己的立足点,看清楚、脑子清楚自己能做什么,然后在自己能做的地方一点一点往前走,如果书不小心卖钱了,只把它当成意外、红利。商业很多人在做,不需谁的鼓励就有很多人去做,但就像福斯特的诗,林中有两条路,我选择人迹稀少的那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人多的商业的路总有人走,那我就走人少的那一条吧。”

  晨报记者 刘婷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