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饭》海报
女物娱乐讯 由北京海晏和清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重庆市文联、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巫山县人民政府和“海晏和清”联合摄制的儿童电影《派饭》近日将参展“北京放映”,并于9月中旬登陆重庆、上海与观众见面。
对于《派饭》创作初衷,制片人兼导演齐为民有他的独到见解。“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话,那么无论是文化输出,还是向本国的年轻一代传递思想,深厚的文化底蕴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源泉。”
“电影《派饭》是我在拍另外一部电影时,无意中撞见的题材。当时只是非常有感触,我们几个人到一个学生家去吃饭。八、九岁的孩子就站在桌旁,看谁的饭吃完了就添上,看谁的水杯空了就倒水。这和城里的学生差距太大了!原本我就想做一个纪录片,反映农村和城市之间孩子的差距,但是后来觉得做电影更有利于传达一种纯朴的民族潜意识,那就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这种传统从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开始延续至今。它像一条暗地里的河流,缓缓流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人们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嘴边挂着的、心里想的、行动做的,都是这种理念,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只不过是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把它展示给世人看。”
电影《派饭》是取材于陕西省的小学的真实事件。在一个偏僻的村庄里,有一所小学,二十多年了,村里只有一个老师在这里任教,这位老师住在学校里,他的饭是被派到学生家里的,用这种方法之初,是因为经济困难,但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教育局就派了一个厨师给学校,解决老师的吃饭问题。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厨师不被村民接受,长期的生活在一起,老师已经和村里的村民形成一种亲情关系,如果哪天老师不来家里吃饭,村民就觉得老师“外道”了,甚至恐慌,生怕老师会离开村庄。最后,这位不幸的厨师被村民赶跑了。电影《派饭》里有浓浓的师生情,特别是村民和老师的感情,在当今城市中感情越来越淡漠的情况下,让世人惊诧。
电影《派饭》还有一个思想要表达,那就是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之间的冲突。在当今物质丰富的情况下,很多人从生存变得真正在生活了,特别是农村,人们可能更关注教育的形式,希望有高楼大厦作为教室,希望有计算机作为硬件,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有着优越的学习条件,但是农村的老人们固守的观念是,只有老师和村民的关系像一家人,自己的后代们才能得到真正的人品传授和知识传授。这也难怪,中国的农村多数是由几家几户繁衍而成,说起来都沾亲带故,老人们对于血缘的重视胜于一切,这也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有人情味的国家的原始根源。在这样的一种生活氛围中,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东西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消失,反而会越来越坚持下去。电影《派饭》就是把这样的一个矛盾冲突放在小小的事件——派饭上,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表现尊师重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
电影《派饭》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的电影,以一个小的事件把目光最后关注到了教育的理念问题。即教育即做人,如果一位老师做人成功了,那么,他的教育生涯也一定是成功的。所有这些,都是地到的中国人的思想,都是源于中国的民族底蕴,是一部中国元素十足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