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视觉音乐空间“水乐堂”月底揭开神秘面纱

2010/9/9 15:54:56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昨日,谭盾宣布,9月29日,由其与闻名世界的日本矶崎新工作室合作设计和筹建的环保视觉音乐空间“水乐堂”,将在上海朱家角揭开神秘面纱,未来,这里将建成一个绝无仅有的“声音博物馆”。在这个声音博物馆中,我希望打通视觉与听觉的界限,把一些珍贵的声音‘贮藏’起来。

“水乐堂”建筑模型 晨报记者 曾玉 现场图片

“水乐堂”建筑模型 晨报记者 曾玉 现场图片

谭盾

谭盾

  晨报记者 高磊

  将天顶落下的每一滴水声,以放大1000倍的音效,真切展示在耳边,是否有与平日截然不同的感受?昨日,谭盾宣布,9月29日,由其与闻名世界的日本矶崎新工作室合作设计和筹建的环保视觉音乐空间“水乐堂”,将在上海朱家角揭开神秘面纱,未来,这里将建成一个绝无仅有的“声音博物馆”。

  坐在“水上”看演出

  昨日,谭盾展示了“水乐堂”的建筑模型,这一位于朱家角的水上视觉音乐空间,由陶乐堂、水乐堂和纸乐堂联体组成,房子取自江南水乡古镇老宅的“胚胎”,还是熟悉的青瓦白墙、小桥流水,然而,内部已是焕然一新,难得的是,在日本矶崎新工作室驻华首席设计师胡倩和高桥邦明的妙手下,户外的河水被巧妙地引入室内,“水乐堂”中央开放式的舞台和观众席下,隔着玻璃,流动的是一汪清澈池水,水面沿着推开的落地窗绵延到了窗外,与小河连成一片,由此形成了全新的观赏体验,“观众坐在‘水上’欣赏演出,会觉得很有趣,拉着小提琴的演奏家好像在河上‘漂’着。”

  谭盾说,“水乐堂”的建构融合了环保的理念、水乡的文化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是对如何保护中国老房子的一个创造性尝试,“三年前,我在德国包豪斯(Bauhaus)文化之都杜塞尔多夫市获得最高艺术成就‘市长奖’,当时市长邀请我在一片工业废墟上建成的艺术区里举行音乐会,我由此得到启发,提出想在上海青浦朱家角尝试‘Minhaus’的概念”。据谭盾介绍,由德国建筑师罗庇乌斯提出的“Bauhaus”一词,强调简洁和线条分明,变废为新,而“Minhaus”中的“Min”并不局限于中国明代或民国的古建筑,也泛指中国各年代的老房子,“将老房子改造成艺术空间,使古老的建筑重获新生,‘水乐堂’的建设和改造就是这一理念的一次实践,在保持古代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让它具有为公共服务的职能,如教育、展览、艺术展演的功能。”

  以视觉“展出”声音

  白天观看展览,晚上欣赏演出,谭盾还有意要在这里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声音博物馆,“我是一个对声音很感兴趣的人,现代人置身于各种声音中,却常常没有留意到它们,许多宝贵的声音就这样消失了”。谭盾告诉记者,声音博物馆的想法,来自于1997年,应香港回归之邀,与马友友、张学友合作交响乐《天地人》,“当时,为了找到中国古老的声音,我们‘敲开’了湖北博物馆2400年前的编钟,那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声音留存,事后,我想把这宝贵的编钟声找个固定的地方来展示,却发现没有一个合适的场所。”

  “其实,声音的传承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譬如卓别林和梅兰芳的对话,虽然只有短短的27秒,但极其珍贵;又比如,大家对老虎的声音应该非常熟悉,但如果我放出13段老虎声,你会发现,每一个都有不同。在这个声音博物馆中,我希望打通视觉与听觉的界限,把一些珍贵的声音‘贮藏’起来。”谭盾举例说,“我们会把‘水乐堂’天顶圆窗落下的每一滴水声,通过地上的麦克风扩大1000倍,展示给大家听;陶乐堂则考虑播放各种自然之声,譬如地震、海啸的声音;至于纸乐堂,我们计划把湖南千年前蔡伦造纸的遗迹移植过来。”谭盾说,以视觉“展出”声音,将自然之音融入到建筑中去,变成流动的音乐、看得见的声音和触摸得到的新鲜空气,这本身就是对高科技的一个挑战,“3-10年,希望这个声音博物馆能建成一定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