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晓娜
电视纪录片《孔 子》是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立项的国家级文化传播工程,是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十大文化品牌项目之一,作为该片的总撰稿人王鲁湘自觉责任重大,但也很有信心:“《孔子》拍摄制作周期只有一年,可从我25岁接触孔子的学说开始,就已经为今天作准备了,我今年虚岁 55岁了,可以说已经准备了 30年。”
孔子的伟大在于“平凡”
“这个纪录片不仅仅局限于孔子的一生,而是着重在几千年来孔子思想对后人的影响以及后人对孔子思想学说的完善。”王鲁湘表示,“孔子的世界”和“世界的孔子”是这部纪录片的两大主题。
与别的电视纪录片不同,《孔子》既不定位观众群体,也没有任何“卖点”。“拍孔子的故事片一定不讨好,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子太平凡了,《论语》中没有戏剧性情节,也没有尖锐矛盾冲突。”王鲁湘认为孔子是一位“凡圣”,“他没有留下什么超自然力量的神迹,就是一个真正的人,这恰好正是孔子的伟大和深刻之处。”
“ 总有人想把孔子头上的光环抹掉,这是不可能的,对孔子的尊崇是中国人的智慧体现,这种智慧后来演变成一种道德境界,并且成为大家都认同的一种人格魅力。”在王鲁湘眼中,孔子早已超越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他是对人心的一个作用,所以孔子的思想到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国人有“希圣希贤”的传统
王鲁湘透露,《孔子》除了展现“孔子的世界”和“世界的孔子”两大主题外,还将全面展示中国人的“圣贤文化”。“我认为,圣贤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都把成为圣贤当作最高奋斗目标,从上至下,连皇帝也希望被称为‘圣上’。”
“ 西方思想家的学问和做人是分开的,很多学者因为其思想学说而被放到很高位置上,并不考虑他的人品道德水平,中国人讲的知行合一,‘希圣希贤’的传统贯穿在中国人的胎教、家教中,贯穿在一个人的一生历程中。”王鲁湘认为当下社会夸大了“信仰缺失”这一命题,“西方的信仰是外在的,中国人的信仰是内在的,是对自己本性的一个要求。 ” 王鲁湘说,《孔子》将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这一文化传统,“学圣贤,成圣贤,在此时此地,堂堂正正做个君子,这就是一种信仰。”
展示孔子思想戏剧性命运
王鲁湘认为,“这部片子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牵头,也得到了中央相关部门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片子内容本身还重要。”
“打倒孔家店有 90年了,红卫兵推倒孔子像、烧毁孔庙匾有 40 多年了,到现在,对孔子的祭典还算一个民间活动,这与历史上孔子的官方地位相差甚远。”
王鲁湘告诉记者,整部纪录片也将展示孔子思想的戏剧性命运,“从汉代独尊儒术,到五四运动打倒孔子,到‘文革’时被踏上一脚,现在又重新翻身,这说明什么?真正对历史产生过伟大作用的人物是不能被完全解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