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黄珂
>>>点击进入编剧黄珂微博
文/《黎明之前》编剧黄珂
一、缘起
《黎明之前》开始于一个梦。不是我的梦,是别人的。
做这个梦的人叫做黄磊,是个演员、导演。他还是我的表哥(不是堂哥,同姓只是巧合),也是我作为编剧合作的第一位导演。我参与了他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似水年华》的剧本创作。
我是个侦探推理和间谍小说迷,早就想尝试这类突出情节和悬念的故事,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大约在2002年,电视剧《誓言无声》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也启发了我——原来反特和间谍题材可以拍,而且居然可以拍得这么精彩。于是就一直寻思着想写一个关于间谍的故事。
2003年春天,磊哥突然打电话邀我去乌镇会合,说有特别紧急的事商量,我就跟当时的搭档,我的同学葛杉直奔机场。结果赶上大雾全部航班停飞,又改奔火车站……风风火火赶到乌镇,见面自然劈面问“出什么事了”,回答竟是“我做了个梦”……豕突狼奔三千里地,就为了跟一个痴人聊一个怪梦!
这梦是一组人物关系:解放前夕,一个国民党情报局首领、一个中共地下党特工和一个在敌情报局中卧底多年的休眠者。梦中的争斗也许惊心动魄,但这痴人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惊醒时窗外正是黎明的光线,于是这梦还有了个名字——《黎明前的瞬间》。
葛杉安慰我:梦中这“铁三角”的人物关系,足以构建一个精彩的故事了,抽点时间写写看?回北京后碰巧有空,我开始写这个梦。先给“铁三角”分别起了名字,他们就是刘新杰、谭忠恕和段海平。之后,周边的角色也大致一一就位,我写出了一个故事框架,现在大家看见的剧情大线索基本有了。
阴错阳差,这么一个基本有了的故事,一放就是两年。2005年《暗算》出来了。我如痴如醉地看完,才恍然大悟——被高手抢去了先机。决定不做跟风的傻事,于是这故事又放了两年。
2007年,我们的制片人陶昆跟华录百纳的合作如火如荼。那时已拍出了大获成功的《双面胶》,正在启动后来也大获成功的《王贵与安娜》。我弱弱地问能不能买一送一,于是,华录百纳的老板看了故事大纲。很快地,《黎明》也启动了。
这时我想到梦的主人黄磊,他不仅是造梦者,公司接纳《黎明》也有他的功劳。我找了一瓶25年的Scottish leader,去找他换来了继续做这个梦的许可。这瓶酒到我手里之前,也是阴错阳差在一个库房存放了11年,算起来正好与痴人同岁。
这是我这辈子做过的交易里面最划算的一笔。
二、诞生
确定了《黎明》项目并开始剧本写作的初期,我突然觉得华录百纳是一家很奇怪的公司。
首先,据以签约的故事大纲是一篇既无包装也不讲究格式的短文,内容仅包括全剧第一集的详述和最简略的情节脉络。我自己都觉得不正规,怎么就能被老板看得入眼?在写作过程中,我也是一拖再拖,交稿日期一改再改,以致最后干脆成了无期。公司上下好像也无人着急,就那么等着我慢慢磨。
后来在跟出品人刘德宏先生谈天时问起,当时从我那样简略的一个大纲,你看得到《黎明》剧本现在的样子吗?他只用了秒杀一切的四个字回答:我看得到。这四个字也解答了我第二个疑问——他们后来对进度的无限忍耐,也应该是来自于这强大的信心。
尽管如此,我的一拖再拖还是带来了一个“杯具”——在剧本的初稿即将完成时,《潜伏》面世了。姜伟老师是我最佩服的编剧和导演之一。记得在校的最后两年,姜伟老师和张建栋老师这对编导搭档接连推出电视剧作品,出一部火一部。
果然,《潜伏》火透了,那是一团席卷全行业的烈火。
在我看来已有三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横亘在还未面世的《黎明》前方:《誓言无声》、《暗算》和《潜伏》。在那样的情形下如果我是投资商,我不会选择PK这样的对手,我一定会打退堂鼓。但华录百纳似乎对这压力毫无感觉。
导演刘江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刚杀青,就开始研读剧本,按部就班地筹划,选演员……。将要开拍时,制片人罗立平先生说,《黎明》将是一部可以和《潜伏》相提并论的作品,我听着只好笑笑,虽然也很享受这种勉励。
等到《黎明之前》真的开始被无数人拿来跟《潜伏》横比竖量的时候,心下反而惴惴,毕竟《潜伏》是那样的一座高峰。罗立平先生预言的“相提并论”已经实现了,在我看来观众的这种对比,本身就是对《黎明之前》的肯定。
话说回来,当初对“PK”的种种情绪都只是情绪,作为作者,我对《黎明之前》的信心是百分之百。这信心来源于几个方面:
一方面来自于自己——我对剧本的含金量是有把握的;
一方面来自于公司——出品人和制片人那种淡定之下的跃跃欲试,真的很有爱;
一方面来自于刘导——在开始和他的碰撞之前,我研究过他的作品、他的主创班底、他的工作习惯……;
一方面来自于演员——导演和制片方逐渐搭建起人物谱,随着那些名字和面孔出现在我眼前,我会跟自己神交已久的一个个剧中人去对应,这时我就有个感觉:成了。
三、见观众
终于,从地面轮映到上星播出,《黎明之前》见观众了。作品已完成,当然是任褒任贬,问心无愧的是自己已用尽全部心力。
说实话,播出后反响之强烈还是出乎意料。很多观众朋友津津有味地关注和推敲《黎明》剧中的细节,其细致程度让人惊叹。网友看完该剧之后引发的评论,对我也是一种激励。
四、创作中和当下一些片断式的想法
1、对历史的幻想
从前,在策划一部年代剧时,有个同事说到一个概念:“对历史的幻想”。我深以为然。
我们常常要找寻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故事,要结识很多与自己时空相隔的人物。我认为,有依据的幻想,才是正确的方法。
在这样的体验中我总是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说:“那个时候的人是怎样的,那个时候的事应该是如何……”
在这样的体验中,我只能幻想。
这种“对历史的幻想”绝非孟浪,而是敬畏。
我认同的结论只有一种:“那个时候,可能有这样的事发生着,可能有这样的人生活过……”。
2、人物原型
《黎明之前》这部戏中的角色,无论主要次要,统统没有一一对应的真实人物原型。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综合了很多人的特点、性格和事迹。我不认为作者必须要参照某一个真实人物来创作,除非是传记类的作品。我也不认为作者有权力摁着某个历史人物当原型。这是个尊重的问题。
3、真实、可信和虚构
人们常常说“真实可信”,说顺嘴了之后,这个词组显得无比自然。但是,仔细想想你会发现,“真实”与“可信”之间,不是总能划等号。
我认为,在文艺作品中找寻“真实”是南辕北辙,衡量文艺作品的标准,应该是“可信”。这种“可信”是建立在设定和假定性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是存在于作品自有的逻辑中的,另一种真实。
我们在形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细节时,常用一个词“逼真”。我理解,逼真就是接近真实、迫近真实,但绝不能等同于真实。
我对于“虚构”,有这样的理解:虚构不仅仅是创作的手法,有时候它甚至是对创作的一种要求。虚构不仅是作者有权利使用的手法,同时也是有义务遵守的条规。
这既是尊重真实,也是尊重创作。
4、美剧
关于《黎明之前》有一种说法,“美剧本土化”。有人说这位“70后”编剧是个美剧迷,所以《黎明之前》具有美剧的味道。我知道这是褒奖,但还是想说说我的看法。
其实咱们很多人都是美剧迷,多到你不敢相信。“70后”、“80后”不必说,“60后”、“50后”、“40后”中,也不在少数,只是很多人都没想起来。咱们全民看美剧,是从《加里森敢死队》开始的,想起来了吗?后来还有《斯蒂尔传奇》、《蓝色月光》、《成长的烦恼》、《神探亨特》、《侠胆雄狮》……曾几何时,各大译制片厂跟现在的字幕组一样给力。
其实我想说的是,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就是部分观众看《黎明之前》时感觉到的“像美剧”,其实感受到的是一种标准。因为只要想像一下创作的状态就能知道,照着美剧写,是写不出美剧味道的——这种尝试不是没有人做过。
5、一个故事
《黎明之前》是个故事。它源自一个梦,用幻想补全。
它不是历史、不是现实、不是教科书、不是特工手册、不是科普读物、不是人际关系大全、不是职场秘笈、不是恋爱宝典、不是笑话集、不是心理分析指南、不是里程碑、不是奠基石、不是剃须刀、不是挖掘机、不是软炸里脊、不是清凉油……除了一个故事,它什么都不是。
可是作为一个故事,它很好看、很精彩,用来打发时间应该很不错。娱乐,就是娱乐。
“讲一个好故事”——就是我的信仰,我一直尽力而为。
附:剧中人物姓名不完全揭秘
谭忠恕
来自《论语》,“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谭国彬(谭忠恕上军校时的曾用名):有一位亲族长辈,出身于宗教家庭,原名是按圣经中使徒来取的,叫做“约翰”,抗战时瞒着家里参了军,自己改名就叫“国彬”。
刘新杰
我的一个同学,睡上铺的兄弟,湖南岳阳人。这名字真像当年的军校生自己起的。
齐佩林、卫克利
也是来自于亲族长辈,觉得人家名字好,直接用的。
边日南
这个名字来自于好友的同学,朝鲜族。边日南和“图们江”酒馆的设置,参考上海当年朝鲜人聚居区的情形。
毕玉海
我的小学同学。
钱 宇、孙大浦、李伯涵
这一串一块儿起的,“赵钱孙李”。没有赵。
钱宇是我大学同学,是个导演。
孙大浦来自于“鼎盛佳作”的剪辑师张大朴,正巧他也是《黎明之前》的剪辑。
李伯涵,当年有过一部戏《天一生水》是我起的名字,伯清、仲淇、叔涵,换了个次序得到“伯涵”。
段海平
段姓来自摄影师段正军。当年我们一块儿在浙东转悠,到了个地方叫“海宁”,是徐志摩故乡,变个字得到“海平”。又联想起“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所以段海平真名叫做李潮生。“李潮生”没用上,下次用。
顾晔佳
我大学同学,录音师。
(文/黄珂)
201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