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娱乐圈十年红人谱:十年十人(组图)

2010/10/13 19:05:18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入选理由:娱乐现场最生动的是在台湾,台湾最能制造娱乐效果的是综艺节目,而综观整体华人综艺节目的制高点,正在这对互补的“康熙组合”身上。2005年 蔡康永、小S获第四十届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支持人,年底小S怀孕离开,康永当家,康熙走入低潮。

张艺谋

李安

盘点娱乐圈十年红人谱:十年十人(组图)

张艺谋

  娱乐圈的这十年,跟这个时代的其他领域一样,是前所未有的十年。你可别说娱乐圈跟自己没关系,你每天笑的、惊的、喜的、乐的,甚至跟着一起伤感流泪的,大多都是娱乐产业里的某个细节。十年里,你一定见证、亲历了某个场面,或者参与、投入到某个盛况,比如李安开创的武侠神话和缔造的华语电影饕餮,比如张艺谋的奥运会开幕式,比如冯小刚的6亿票房神话,再比如章子怡的颠簸成名路上的某个花絮,再比如统领乐坛十年让老人老去、新人无法出头的周杰伦,还比如平民选秀选出来的万众偶像李宇春,他们是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选出来的十人代表,也是为你生活平添色彩的娱乐明星。

  李安

  以大侠风范,挑衅文化禁忌

  无须票房、奖项等来证明就足以征服世人。他是华人导演里开先河的一代宗师,他是华人导演里在国际上获得最高、最广泛认可的大师,他也是力破禁忌题材并能取得大众认可的超级前卫艺术家。李安,十年里不仅仅是娱乐世界的见证者,也是世界影坛的风向标。

  《卧虎藏龙》可说是李安二十年导演生涯的分水岭。之前的十年,他累积实力;之后的十年,他挥洒自如。

  表面上看,公元2000年完成的《卧虎藏龙》,不但为他开创出更大的天地,积攒出更强的实力,也让他在游走东西方时更加顺当;同时该片在全球市场的优渥斩获,也启发了许多电影人。对于华人导演来说,《卧》片再度掀起武侠片拍摄的风潮,至今方兴未艾﹔对于西方导演,他在影响西方动作片开始大量融入中国武术动作元素的同时,也揭示了外语片打入美国主流市场的可能性,就连《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的导演丹尼·博伊尔,都踏着《卧》片披荆斩棘开拓出来的道路,大步前行。

  2000年后的李安,一现身就是大侠,场势自然形成,气度自然散发。温文儒雅,是东方媒体最常赋予他的形容词;而西方人所体味到的则是另一个角度的李安,譬如《断背山》的女作家安妮·普劳克丝就以“精明干练”、西方媒体以“变色龙”来描绘他。对于西方的看法,李安自己的解释是,“变色龙是没有骨头的,我是有骨气的变色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其中包含了多少华人在异国世界奋斗的历程与辛酸,记得拍摄《绿巨人》时,有一回,李安回到家中,一开电视,里面正在播放华人女选手关颖珊溜冰的画面,他看着看着,突然间泪流满面,当时他心有戚戚,深有所感,为了场上那一刹那的精彩,背后要吃多少苦、下多少工夫。甚而有时要牺牲、背叛一路同行的忠诚伙伴,是非***,究竟是什么?还好,电影是诚实的;你是什么样的人,都会一一显现。

  2000年后,除了《卧虎藏龙》之外,李安的作品计有《绿巨人》、《断背山》、《色,戒》及《制造伍德斯托克》。检视五部电影,我们看到一个不安躁动、焦虑愤怒及扭曲惶惑的灵魂。李安兼通中外,同时从东西方文化中吸取养分。对于这些养分,李安并非乖乖地全盘接收、传承。他在承接时有质疑、有挑衅,消化吸收之后再呈现出来的,便是他以人性为依归,对人之处境所提出的体会及见解。当人人都当他是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时,他在作品里提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惯性的“背叛”。譬如《卧虎藏龙》是以女性为主角,而非传统武侠片里以男性为主角; 《色,戒》再接再厉,再度挑战父权;至于两部西片《绿巨人》及《断背山》,也都更具体地透露出李安的心理层面,《绿》片中愤怒的浩克,是他对美国强权势力的直接反击,以暴制暴,《断背山》里压抑又绵长终生的情感厮守,这些都是李安现实中的渴望又无法企及的一切。对此,有些观众接受,如《断背山》虽在美国引发诸多争议,但人性战胜了禁忌,多数人被《断背山》里的爱情所感动;有些观众不太接受,如西方观众对《色,戒》的反应冷淡,又如全球观众对《制造伍德斯托克》的热度始终提不起劲来。

  然而,创作者要表达的是一个赤**的灵魂,而一件好的艺术品的完成,就是这个赤**灵魂展现他最动人的时刻。为了呼应内心的自我呼唤,明知难为,他却强行为之。记得《断背山》发行之前,他曾戒慎恐惧地说:“这个题材很敏感,尤其在美国中西部,要很小心。”纵然是地雷区,但仍继续前进;只是走在上面时,他会小心再小心,最后总是安然渡过,而且成绩不恶。外人总以为他幸运,但幸运怎可能永远降临在同一个人身上?

  为什么幸运的总是李安?

  因为他深谙中国人“藏”的功夫,收放、攻守的分寸,近十年来,更是运用至极,很少见他扯着大旗去主张或反对什么;两肋插刀,从来不是他的行事作风;只有***急了,才会公开表态地说几句话。那么,他有主张吗?当然有,尤其是在电影里。透过电影,他充分地表达想法,更全然地运用其特长soft power,以柔软的方式去扭转劣势、渡过危境;而以power作为后盾,去坚持他想完成的意念。

  一出道就给人乖乖牌印象的李安,在电影里所呈现的风貌其实不然,尤其这十年来的电影,从《卧虎藏龙》、《绿巨人》、《断背山》、《色,戒》到《制造伍德斯托克》,他始终在走钢索,他不断游走于东西文化禁忌的临界线。这十年里,戏外的李安,服膺传统,扮演一个合乎社会规范的大侠;但在电影里,他运用他前十年所累积实力,越来越挑衅大胆,逐步扭转东西文化传统的惯性,就人性层面提出看法,希望对整体的人类文化尽一分力量。有趣的是,在观众印象里已然定型的李安,与影像世界里造反有理的李安,两者间所显现的矛盾,并没有带给观众混乱的困扰。早年温文儒雅的形象,让李安日后在做“出格”的尝试时,观众,尤其是华人观众,始终给予他最大的支持。记得《色,戒》在戏院上映前,李安因为担心观众的反应,数度几近崩溃,就因为他一再顾虑,会不会太超过,以至于观众难以承受?结果是,华人观众给了他最贴心的支持。

  李安的电影生涯几番起落,但他总能化失败为转机,经过一段时日再上层楼。深得中国文化精髓“能忍”、“潜藏”、“定静”之功的李安,就在冒险走过他的解惑年代后,下一部《Life of Pi》,或可是他的“天问”?

  张艺谋

  每一个脚印都是时代的关键词

  入选理由:《英雄》,开先河之作,争议中张艺谋赚足了自己票房市场、大众认知的第一桶金;奥运会开幕式,势必写入史册的一部鸿篇巨制;《山楂树之恋》的清新纯美之情,让情欲泛滥年代里的人有机会重温一次纯爱之美。对于张艺谋 来说,无争议,便无动力,十年里未曾停止的是前进的脚步。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管张艺谋叫“国师”。在中国影坛,能称呼此名者,唯他一人尔。不光因为他是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更重要的是,张艺谋确实做到了业界第一。他是当今最具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国导演,没有之一,他就是那个NO.1。

  综观张艺谋的导演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英雄》之前,和《英雄》之后。巧的是,这个分水岭的跨度,恰是10年。

  2000年,他文艺片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幸福时光》上映。影片本身犹如一个童话般朴素温情,却因为叙事对象的模糊而导致了某种他此前从未遇到过的尴尬境遇—既不够乡土,又不够现代。貌似进了城市,却又分明在城市周边转悠——加上叙事手段的保守,让《幸福时光》成为张艺谋迄今为止最“平庸”的一部作品。不过,这仿佛给了张艺谋一个蜕变的理由,或者说,是他涉足商业片的强大的助推力。彼时的他,在艺术追求上,该拿的奖项也都拿到了,该得的荣誉也都得到了,该证明的都已证明过。再下去无非是如《幸福时光》般,面对的是叫好不叫座,或者干脆不叫好也不叫座的两难局面。

  与此同时,早年的旧相识张伟平一定是他走向大片之路的一个最有力的助攻人。依张艺谋的个性,他是一个工作狂型的艺术家。他知道市场很重要,但在艺术与市场间,必须有个中间人。张伟平就是那个顺应时势的中间人。2002年的《英雄》,不管口碑如何,引起过多少争议,但在市场价值上,无疑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事实上,跨入新千年初,国产片已经陷入全面低潮,银幕上尽是好莱坞大片。要知道,1997年《泰坦尼克号》就在中国缔造了3.6亿的票房神话。可惜那几年里,除了一部《生死抉择》外,国产片不要说过亿,连过千万都很困难。

  在此情形下,《英雄》出世,最终创造了内地2.5亿人民币,全球1.77亿美元的票房“奇迹”。2004年8月美国上映,连续两周票房冠军。也是从《英雄》开始,国产片重新赢得了观众,同时也赢得了与好莱坞大片一样的大片地位。尤记得2002年冬天,《英雄》首映日,各大影院的售票窗口前排起了长龙,影院经理们眉开眼笑。电影宣传被牢牢控制在片方手里的,全程保密,你一点儿办法没有。更重要的是,他打击盗版,首映式上搞安检,重金悬赏举报人等。一系列的运作,使《英雄》成为当年最大的文化事件之一。

  毫无疑问,《英雄》给了张艺谋巨大的信心,让他得以迈开步伐朝商业大片的大道上一路狂奔。同时,也更坚定了他走大明星、大场面、大制作,外加古装片的商业模式。之后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均如法炮制。当然,伴随着票房的节节高升,他所背负的骂名也日益飙升。他不再是那个坐在神坛上的艺术大师,相反在很多人眼里,他似乎走到了艺术的对立面。因此,三部大片,一方面让张艺谋成为中国导演票房榜第一人,另一方面也让他面临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不过事实证明,这种尝试非常重要。他为中国商业片树立了一个榜样。很多人以为,张艺谋在奥运会前,只拍了三部“骂声”一片的商业大片。却不知,其实他早已“见好就收”,掉转枪头,回归了艺术怀抱。一部相对文艺的《千里走单骑》,兑现了多年前与高仓健的相约,同时也告别了他的商业试验之路。

  奥运会无疑使张艺谋的导演生涯到达一个沸点,好像微博()认证一样,他终于获得了官方加冕,也是国内导演的NO. 1。三年内他凭着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完成了一份难以想象的艰巨使命。而在此之后的《三枪拍案惊奇》,与其说是他重回电影领域,不如说是他给自己放了个小假。《三枪》或许令很多人失望了,这是因为我们对张艺谋的要求定位在“大师”上。我们始终把他摆在艺术殿堂里,他拍商业片,我们骂他堕落。他拍搞笑小品,我们又骂他没追求。好像大师就不能轻松,不能给自己放个假,偷着乐一下。大师就必须苦大仇深,展现民族性历史性,必须高瞻远瞩,必须拍史诗、拍悲剧,这才是大师。

  如果大师是如此定义的话,那么很遗憾,《山楂树之恋》一定又是令人失望的文艺“小片”。它像一朵清新芬芳的茉莉花,散发出典雅纯净的气息。与张艺谋此前的浓烈艳丽截然相反,这回他带给大家的是一片云淡风轻。在我看来,历经10年,张艺谋这回是终于找到北了!尽管拍商业片的张艺谋,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我总觉得那个不是他的本意。他最终的诉求还是一个文艺片导演,他在艺术上有自己的追求和见解。2000年他以《幸福时光》作为前一段艺术生涯的终结,2010年又以《山楂树之恋》宣告重启他的“艺术之路”。

  张艺谋的新世纪十年路,也是中国电影的十年浓缩史,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横截面。其间的各种关键词,诸如“商业”、“蜕变”、“拜金”、“阵痛”、“市场”、“影院”、“大片”、“奥运”、“小品”、“回归”、“纯情”等等,哪一个不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

  1951年出生的张艺谋,到2011年刚好60一甲子。可以说,前50年,他证明了一件事:他是中国最优秀的文艺片导演;后10年,他再次证明了一件事:他同时也是中国最优秀的商业片导演。而眼下的张艺谋,不用求名,亦不求利,只拍他最喜欢的电影。因此我相信,《金陵十三钗》或许才是真正属于大师的作品!

  盘点娱乐圈十年红人谱:出道十年(组图)

  盘点娱乐圈十年红人谱:飞跃十年(组图)

  盘点娱乐圈十年红人谱:情感十年(组图)

上5页上一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