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专访主持人梁冬:我从来都是被转身

2010/10/18 14:05:16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梁冬把现在的自己称为半个学医的,他会开方子、号脉,“而且我学医的机缘可以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我认识了太多的中医大师。”  采访最后,梁冬给了一条关于养生的建议,“实际上,养生最好办法是,做一个天真的人。

梁冬 制图 刘真

梁冬 制图 刘真

  晨报记者 曾玉

  翻开梁冬的履历,很有些让同龄人羡慕嫉妒的:1998年进入凤凰卫视,先后担任《凤凰早班车》、《体坛消息》、《相聚凤凰台》主持人,又凭借《娱乐串串烧》一炮走红。然后他决定不干了,去百度担任副总裁——一份看起来很有前途的职业,但2007年他又走了,2004年开始学中医的他,又开始推广中医以及传统文化。不久前,再度杀回电视圈的他,在浙江卫视开了档叫做《健康最重要》的节目。绕了一大圈,梁冬不认为自己是回到了原地:“想法不一样了,做的节目也不一样了,我现在根本没把自己当作一个主持人,我只想把一些东西和大家分享。 ”

  和梁冬谈话,有时候晦涩得让人难以理解,有时又“粗俗”得有些可怕,“很简单,用最有震撼力的语言让人记忆深刻,这没什么不好,话糙理不糙。 ”就是这么矛盾的一个人,他用“披着广东人外衣的四川人”来形容自己。 “我妈妈是四川人,爸爸是广东人,所以在我身上,兼具了这两个地方人的特点,既有四川人的浪漫主义,又有广东人的实用主义。 ”

  从小就是“哲学天才”

  “我觉得我从小就是一个哲学天才。”梁冬至今对很多在他三岁之前的事记忆犹新。之所以记得是三岁之前,“因为那时候每天妈妈都给我一个苹果,让我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吃。路上很多叔叔阿姨来逗我,说冬冬啊,给我吃一口好不好,于是我马上就递过去,他们就笑着说不吃。我知道,如果我说不给,他们就会来抢了。然后他们就会问,冬冬啊,你今年几岁了?我就竖起三个手指说,三岁。在我记忆中,嘴里咬着苹果,眼前竖着三根手指,手指的后面是一张张叔叔阿姨的脸,这个画面尤为清晰。”

  梁冬还记得,小时候上楼爬的都是那种螺旋形的楼梯,他爬到二楼的时候,就往地下吐一口口水,到了三楼,再对着那摊口水吐一口,到四楼继续。“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总觉得这代表着什么,很能说明一个问题。”而玩皮球的时候,如果他想要拿到这个球,通常不会直接走过去把球抱起来,而是走到离球还有点距离的时候,用力踢一脚,让球撞到墙上,然后反弹到他怀里。“我想要的时候,不是靠近它,而是给它一脚,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梁冬自小的这种“哲学思想”对他后来的人生经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这让他在生活中总是不停思考,以至于总是在变换着不同的环境去求证。“我就连做《娱乐串串烧》的时候,都是抱着很哲学的心态去做,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接受,这不重要,关键是我表达了。”

  转身只因机缘到了

  只有35岁的梁冬,足迹已经跨过至少三个完全不同的行业,电视、互联网、传统文化及中医。所以在对他的描述中随处可见“转身”这样的字眼,但是梁冬说,他一直都是被转身。“有内因,也有外因。最重要的是机缘到了。”

  射手座的梁冬,天***自由,而梁冬解释为“喜欢变化”。“但在生活中有太多东西是不能

  变的,父母、老婆、孩子、房子,都不能换,那我换什么?只有换工作。”这应该是梁冬转身的内因。而外因则在于,“我们现在活在一个太多机会的时代。只有在这样的时刻,一个顶着一张白纸一样脸的人才可能去当主播。同样,30岁出头去当百度副总裁,在国外这是不可想象的。”不过,梁冬认为这样的机会将会随着社会的成熟,越来越少。“我之前所接受的训练,对我后来的各种转身非常重要。在百度和在凤凰卫视有什么不同?没什么不同,无非是主持大小不同的会议罢了。提问、观察、总结……在商业公司里要把一个高管会议开好很不容易,你要让大家发言、及时打断,再总结成一个结论,然后把结论变成一个行动计划,实际上,我一直做的都是这样的工作。所以有的时候有公司会请我专门去给他们主持董事会议。”

  某种程度上,梁冬有点宿命论。“人的一生,能自己把握的只有百分之十几。天地人三格,你无法决定自己出生的时间地点,这就去了三分之二,在人这一格当中,你又不能选择父母,又去掉一半,还剩下16.5%。就这十几个百分点,还要看你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成熟,可以去主宰自己的命运。霍金在时间简史里说过,上天给你什么,一定是以你的品格能力机缘决定的,所以不管怎么样,把交到你手头的每一件事做好,而不要管接下来会怎么样。同时,也要把你的每一个身份做好,比如我,我是一个管理者、投资人、股东、主持人,也是一个父亲、儿子、老公,这些已经够我操心了,所以,其实我很少考虑转身什么的,机缘到了而已。”

  当天真的人能养生

  梁冬做《健康最重要》,居然是从微博()开始的。当时索尼公司想找他,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联系,于是发了条微博,就这样和他联系上了。这个节目实际上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养生节目《奥兹医生》的中国版,登陆中国的消息甚至还引起了纽约时报的关注。

  梁冬把现在的自己称为半个学医的,他会开方子、号脉,“而且我学医的机缘可以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我认识了太多的中医大师。”2004年,他拜在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门下,共有三个老师,加在一起270多岁了。

  梁冬说,做《健康最重要》对他是一个挑战,这很困难。“我们以前做节目,就跟做广播一样,一个小时的节目就是一个小时录完。但是现在我们一个小时要录三倍的时间,因为他们要求很高。”不过,看了成片之后,他认为效果还不错。然而在张悟本以及李一事件之后,养生这个话题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在这个时候推出《健康最重要》,梁冬倒没什么特别的想法。“时间到了而已。”节目中,他把中西医结合到了一起。“有时候可能偏向中医一些,有时候则是西医。其实两种文化的医学中间有很多共通的东西。比如说中医讲脾阳主消化,脾阳虚,则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溏泄。而在西医当中,脾是包括了胰腺的,胰腺会分泌一种酶,能把食物的链条打断,重新组合。这样一来,两种医学就被联系在一起了。”

  《健康最重要》绝对不是第一个养生节目,但和其他的节目又有什么不同?梁冬说:“真理性的东西都差不多,但是很多生活中的细节却被我们忽视了。比如手机,大家都在讲辐射,但是有没有人注意到过,基本上很少有人会洗手机?你的手机每天被扔在很多不同的东西之间,甚至掉进过厕所,但又每天离嘴巴那么近,这简直太恐怖了。”

  采访最后,梁冬给了一条关于养生的建议,“实际上,养生最好办法是,做一个天真的人。这不是我说的,是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里说的。既然放在那个位置,肯定有他的道理。养生其实很简单,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摒弃不良习惯。饭要自己吃、觉要自己睡,道理大家都懂,只是能不能做到,包括我现在都不能完全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