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国著名剧作家、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黄宗江,因结肠癌于10月18日下午13时在解放军301医院逝世,享年89岁。黄宗江一生有《农奴》《柳堡的故事》《海魂》等许多优秀作品。黄宗江灵堂设在他生前所住八一电影制片厂干休所宿舍,追悼会定于10月28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骨灰将葬在曹禺所葬的万安公墓。黄宗江的兄妹黄宗洛、黄宗汉、黄宗英都已获知此事。
后事算喜丧,大笑照做遗像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黄宗江灵堂,三个女儿都在忙着布置,现场气氛比较平静,谈起父亲,三人时不时会心一笑。黄宗江生前非常幽默乐观,而这个性格也遗传给了三个女儿。三女儿阮丹青告诉记者,父亲89岁过世算得上是喜丧,而且父亲教育他们一定要遇事乐观,所以他们并没过分悲伤。家人替黄宗江选择了一幅大笑的照片做遗像,她们觉得父亲这一辈子很圆满,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应该也一样喜欢笑。
除了家人布置灵堂,编剧柳建伟、演员陶玉玲等人都已来过灵堂追思,八一厂的同事也在现场帮忙招待前来吊唁的亲友。
由于黄宗江导演、编剧代表作《柳堡的故事》插曲是他自己作词的《九九艳阳天》,他生前曾称要在追悼会上放这首歌,女儿也准备满足父亲心愿。阮丹妮说“妈妈追悼会上就放的《沂蒙山小调》,因为这是她写的词;爸爸追悼会上放这首歌也合适,但要上级同意后才能确定。”
生前常自嘲,骨灰厕所冲走
由于没想到病情这么快恶化,黄宗江生前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话。二女儿阮丹娣说:“唯一的话就是他十几年来一直开玩笑念叨的,如果去世就把骨灰在厕所冲走得了。”女儿们说,玩笑归玩笑,父亲的骨灰还是会安葬在万安公墓,和母亲阮若珊(2001年病逝,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合葬在一起。
大女儿阮丹妮说,由于母亲墓旁就是曹禺先生的墓地,他们觉得父亲在另一个世界还是会很开心,“老爷子生前就很乐观,总说以后不去公墓,后来我们告诉他,墓地旁边有个厕所,他就笑着答应了(指随时可以冲走)。其实,最关键的是爸爸觉得可以和他最崇拜的曹禺先生去做邻居‘聊天’了。”
■ 亲人忆
爱吃
大女儿阮丹妮告诉记者,老爷子一辈子喜欢吃,生前特别爱吃江浙菜和川菜,“爸爸说他是美食家,是‘美食协会的理事’。”检查出结肠癌后,虽然不能吃零食了,但老爷子依然很乐观。
爱写
二女儿阮丹娣说,黄宗江手术后还说又想到两个剧本的点子,病好后就要写出来,她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常在半夜爬起来写东西,“前段时间他特别想学上网,但耳朵和眼睛都不行了,他还很着急。
爱笑
认识黄宗江的人都知道他是“老顽童”,黄宗江的女婿说,每次家庭聚会,只要黄老在,就像一个相声演出,所有人都在听他讲俏皮话,“他能学全国各地的方言,还能模仿各种名演员的声音,惟妙惟肖”。
■ 生平大事年表
1921年,黄宗江生于北京;1931年,10岁即以“春秋童子”的笔名在《世界日报》上发表独幕剧;1933年就读于南开中学,成为南开剧社的活跃人物;1938年考入燕京大学外文系,与孙道临等一起组织燕京剧社;1940年退学成为演员;1944年弃笔从戎参加海军;1958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先后创作《海魂》等剧本。
除表演外,黄宗江还曾出版戏剧戏曲选《舞台集》;翻译改编选《嫁接集》;电影剧本选《单枪并马集》;散文集《卖艺人家》《戏痴说戏》等。
(人生经历详见C04版)
■ 朋友谈
导演翟俊杰
无愧“大师”
翟俊杰在参加金鸡百花电影节前曾去301医院看过黄宗江,“那时已不能进重症监护室了,只能通过***和他传话,小***说翟导来了,我连忙纠正,一定要说小翟来了,他听到后眉毛上挑,好像要笑的样子,这是我看到他的最后一眼。”
他强调自己与黄宗江亦师亦友,算忘年交。“1959年他来西藏写电影剧本《农奴》,我还是17岁的小兵,从那开始我们就成了朋友,他也是我的老师。前段时间说,现在大师满天飞,我觉得黄宗江肯定对得起‘大师’的称号,他电影、话剧、京剧、川剧无所不通,表演、编剧无所不能,他的离去真的是电影界一大损失。”
剧作家苏叔阳
一生敢爱
“宗江是我的老大哥,我俩无话不谈。用‘激情燃烧’形容他很正确。”苏叔阳提到两人经常一起讨论剧本,即使动完手术,黄宗江都会谈起刚想好的点子。“他虽然走了,但他可以和曹禺、新凤霞、吴祖光他们一起碰面了,他不会寂寞的,或许会更快乐。”
黄宗江曾在书中写道“人生在世重三情:亲情、爱情、友情,或缺其一,都是很难好好活下去的。”2009年黄宗江在《艺术人生》中透露了自己最后的一位女朋友。对此苏叔阳表示,“他是个一辈子敢于追求爱情的人,他敢爱就一定会去爱,不管对方是否爱他。”但记者追问黄宗江这位最后的女朋友是谁,苏叔阳却三缄其口“这事女方没同意,我不能说,保持一点隐私吧。”
最后影像
分文不收出演《生死桥》
昨天晚上听说黄先生去世,当天下午我们还看了他老人家参演的《生死桥》发布会,没有想到走的这么突然,挺沉重。遗憾他没有看到这个戏,但也很欣慰,留下了他最后绝唱。作为一个小辈,我能邀请到黄先生来出演我们这个戏,真是太给面子了,一分片酬没要,答应的特别爽快。
还记得拍戏的时候,他坐在小院里每天都要吃药。我们大家都管他叫爷爷,但是这样老人的记忆力惊人。虽然听力不好,但脑子特别清楚。在戏里演一个从宫里出来的老太监,开篇第一集就有他,是剧中灵魂性人物。住在雍和宫边上,他当时给他的三个孩子做了三个签。分别是生不如死,死不如生,置之死地而后生。此后故事就展开了这三个孩子命运归宿的故事。
他老人家年时已高,这样的离去也算是寿终正寝,他的一生都很辉煌,给观众和我们这样的后辈带来了很多财富。
口述:田沁鑫(《生死桥》导演)
C02-C03版采写/本报记者 杨林 天蓝 勾伊娜 实习生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