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外滩佚事》登陆院线 台词句句皆有出处

2010/10/20 17:33:17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纪录电影《外滩佚事》昨日登陆国内各大影城,该片以上海外滩的历史为中心,由演员扮演的叶澄衷、赫德、杜月笙、周璇和李香兰等历史人物在银幕上出现,让人感觉更像是一部故事片。周兵表示,该片虽然是演员扮演,但所有人物的原型、台词都来源于文献资料,严密地做到“句句皆有出处”。

  纪录电影《外滩佚事》昨日登陆国内各大影城,该片以上海外滩的历史为中心,由演员扮演的叶澄衷、赫德、杜月笙、周璇和李香兰等历史人物在银幕上出现,让人感觉更像是一部故事片。曾拍摄《故宫》、《敦煌》等纪录大片的央视导演周兵任该片导演,再次运用大量历史镜头与特效结合,力求还原上海滩的历史原貌。周兵表示,该片虽然是演员扮演,但所有人物的原型、台词都来源于文献资料,严密地做到“句句皆有出处”。

  历史镜头演进电影

  今年暑期,贾樟柯制作的纪录片《海上传奇》在全国公映,这部纪录片以对话上海传奇人物的形式,还原了上海历史。《外滩佚事》则更进一步。由于有制作《故宫》、《敦煌》大型纪录片的经验,周兵的《外滩佚事》已经不满足于讲历史故事这个层面,而是要以现代的科技手段,重现那段上海滩的传奇。《外滩佚事》是一部“非典型意义”的纪录片,周兵通过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50年的英国人赫德,来自日本、成名于中国的演艺明星李香兰,五金大王叶澄衷,金嗓子周璇以及杜月笙这5位在外滩生活过的人物,来勾勒当时上海滩的风云变幻。虽然影片中大量的情景再现是由金士杰、郝光、崔杰、郝平、许玮宁等演员扮演的,但片中出现了不少真实的历史镜头,增添了这些人物故事的可信度。

  台词句句皆有出处

  要还原上海滩的历史并非易事,因为需要查阅的资料实在太多,能讲的故事也实在太多。导演周兵说,该片最大特色是,人物台词全部来自文献资料,几乎可以说是“句句皆有出处”。

  周兵表示,剧组对于历史的考证非常细致,就连杜月笙的车牌号码都知道。一场杜月笙和蒋经国正面交锋的戏,电影《建国大业》展现过,不过却和历史有所出入。周兵表示,杜月笙从1927年以后改穿灰白色的长衫,所以1948年的他绝对不会是在《建国大业》中的一副帮派打扮,痞气十足。其实他也不会坐人力车,而是坐汽车,牌照是7777。在不少影片中,杜月笙都被妖魔化了。

  杜月笙曾经大惊失色跑出来制止暗杀,理由就是“不要在屋里杀人,在屋里(杀),客人还敢上门?”杜月笙有句话很有名:人有三碗难吃的面——情面、体面和场面。周兵认为这样的人,打打杀杀不放在脸上,嘴角更不会露出杀机。

  导演说戏

  不用周迅,也不请姜文再优秀的演员演也不了真实

  为了更好地叙述《外滩佚事》,周兵大胆打破纪录片的传统模式,将5位代表人物的个人感情、命运与外滩发展变化的历史结合起来,用电影的戏剧结构、演员旁白融合纪录片的创作手法。这样的尝试,也让《外滩佚事》区别于一般的纪录电影,演员出演历史角色也引来了很大的争议。

  这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

  周兵强调,片中虽然有演员演出,但所有故事情节和台词都有文献可考,是绝对真实的。同时他也表示,借助电影语汇来讲述真实历史对于欧美纪录片来说早已经不新鲜,中国的观众对于纪录片的赏析也需要突破传统。

  这样的电影能有票房吗?

  至于该片上映后的票房,周兵笑言,“很惨是正常的。在当今娱乐化的年代,纪录电影在中国缺乏天时地利人和,但我不想总是重复过去《故宫》和《敦煌》的模式,在对中国纪录片的探索上,我愿意永远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失败了,也能给后来人提供些借鉴。”

  如何选演员演历史人物?

  周兵表示他对演员的选择首先是他们要有掌控力,至于外形与原型是否相似并不是首要标准。许玮宁在片中扮演李香兰,周兵表示,当时他无意中看了一张她的照片,侧脸的神态跟李香兰简直一模一样。

  周兵坦言曾经也想过邀请明星来保证票房,例如,找周迅出演周璇,找姜文来配旁白,但最后都因种种原因而放弃,“虽然此次采用了邀请明星出演真实历史人物的方式,但如何真实表达历史信息还是放在首位。我的原则是,一旦有演员伤害了真实,那我宁可放弃。” 早报记者常雄飞

  角色解读

  第一代上海商界巨子叶澄衷,是一个典型上海商人的形象。

  杜月笙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反派,他只是一个记录了上海另一个侧面的历史人物。

  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多年的英国人赫德,代表了第一批外来文明对外滩的塑造、对上海的影响。

  周璇代表在这种浮华社会中,个体生命的无奈和飘零。李香兰代表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一种游离状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