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前
具有“美剧范儿”的谍战剧 一集都不能落的谍战剧 考验观众智商的谍战剧——
■ 记者 杨媚
由吴秀波、林永健、海清主演的谍战大戏《黎明之前》在北京、深圳等几大卫视播出过半。凭借“快节奏”和“强情节”的“美剧范儿”,原本并未做大规模宣传的该剧在“谍谍不休”中杀出重围引发热议,许多观众称其是继《潜伏》之后最扣人心弦的谍战剧。
30集讲30天故事
酷似《24小时》
《黎明之前》整个故事围绕“追查水手”和“木马计划”展开,以侦探式的推理方式,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位卧底共产党员刘新杰在一个月里惊心动魄的间谍生活。30集讲述30天的故事,很多观众称其戏剧结构酷似热播美剧《24小时》。
此外,该剧在画面处理上也颇有美剧风格。一些专业人士分析,碎剪接、快节奏,用平行叙事、倒叙等制造令人窒息的情节氛围……这些美剧中常见的特点被导演大量运用于《黎明之前》中,从而让观众陷入一种“紧迫”的情绪当中。
很难让人相信该剧出自“家长里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导演刘江之手。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黎明之前》的镜头量很大,比如第一集便由上千个镜头组成,是一般电视剧的三四倍。“许多主观心理戏也会用大量闪回镜头展现,给人目不暇接、紧张又真实的感觉。”
难怪在地面频道播出时,有观众感叹“一集都不能落”。不过也有很多观众反映看着太累,很多地方还没看明白就闪过去了。许多观众最想知道谭忠恕是怎么知道刘新杰是卧底的,刘江透露了答案:“谭忠恕是在那个岔路口、两人分道扬镳时才知道刘新杰是卧底。”
高智商角力好比《越狱》
该剧的出现让不少观众感叹:“终于不拿我们当白痴了!”前晚播出的剧集,光一个拆解邮包炸弹的智慧就让网友大呼“长知识”:晃动会让酸液瓶触发引爆,丢水里或者用铁器打开又会触发缠绕的电线,最终是用竹片打开了邮包,而制作者由于自负而采用的特殊绝缘胶布终究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有网友称,其高智商的角力、环环相扣的情节好比《越狱》。
《黎明之前》将美剧中惯用的“特工技术”进行了“本土化”,像电讯处处长孙大浦的侦破手段、爱国商人庄云清的假死方法、中共卧底领导“水手”的自杀过程等,出现了大量专业技术信息,虽然有无硬伤有待考证,但的确让该剧显得别具特色。
编剧黄珂则称,《黎明之前》其实受英国间谍小说家勒卡雷的影响更深,他也会看《迷失》、《犯罪现场》、《合伙人》等美剧,会去留意技术方面的知识。“真实的特工技术在剧里用得比较多、比较真。我平时就关注毒物学,像庄云清的假死,用‘适量的氯化钾能够引发心脏骤停’是经得起推敲的。审讯边日南的情节,他在注射某种药物后,失去了主动意识,这种手段也是历史上有过记载的。”
“潜伏派”、“黎明派”网上打仗
既然是谍战剧,《黎明之前》免不了被拿来和《潜伏》对比,随着剧集热播,网上还诞生了“潜伏派”和“黎明派”,为两剧孰好孰劣争论不休。有才网友这样拿两剧开涮:余则成的小眼睛挪到了谭忠恕身上;穆晚秋的大眼睛挪到了顾晔佳身上;廖三民的英俊挪到了刘新杰身上;吴敬中的肚子挪到了孙大浦身上。刘江称,其实《黎明之前》的剧本在《潜伏》播出之前就已经完成了。
网友普遍认为,两部都是很经典的谍战剧,但《潜伏》更像是一部接近于厚黑学教材的谍战剧,主要讲述了办公室政治;而《黎明之前》的侧重点在旗鼓相当的高智商心理战,拍摄手法和剧情节奏都相当美剧,很紧凑很抓人。
而两位主演孙红雷和吴秀波也被拿来反复比较。许多网友评价,吴秀波饰演的刘新杰和孙红雷塑造的经典角色性格迥异,改变了“谍战”中一成不变的传统。他不像余则成一开始就拥有过人的智商和周密的头脑,一出场就因大意而暴露了一部电台,随后才慢慢成长成熟起来,其嗜酒如命、痛苦压抑的真实状态更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