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集电视剧《汶川故事》昨日下午在彭州市团山村正式开机,该剧是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组织创作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题材重点文艺作品,由著名川籍导演毛卫宁执导。《汶川故事》以银杉镇凤凰村灾后恢复重建为主线,以地震开篇,从普通人家命运切入,通过张弛有度的矛盾冲突,群像式反映灾区群众在各方支援下,穿越灾难、坚强奋进,重建美好新家园的真实状态和精神面貌。毛卫宁表示,《汶川故事》一定会比《唐山大地震》更能震撼观众。据悉,该剧有望在2011年“5·12”前,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灾区人民
重建家园和援建者的故事
“我们通过一个村一个镇中的一群人,展现汶川大地震后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故事,不涉及地震前、地震中的故事,但以地震作为开篇,用新闻纪录片方式简述汶川大地震,接着讲述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及援建者的故事。”毛卫宁坦率地告诉记者,“其实,这是我最不愿意拍的戏,因为从内心深处讲,我根本不希望这场灾难发生。”他说,剧组前两天在采景拍摄时,一名群众来到现场,没多久就传来他号啕大哭的声音。事情都过去两年半,为何还有这么大的触动?原来,这是一位基层镇干部,地震发生时他忙着张罗组织救援,地震后到现在又一直忙于灾后重建,他似乎在忙碌中忘记了悲伤,“他说,地震发生时他没有哭,现在哭了,是因为看到剧组拍摄让他想起当时的场景,他也是灾难中的受伤者。”毛卫宁说,这个小细节对他触动很大,“之前有人问我,这个剧组有哪些明星?我说没有明星。那人似乎有些遗憾地说,没明星看点是什么啊?我想告诉大家,这部戏没有明星,只有一个个普通演员和一群经历了这场灾难的真实群众。”毛卫宁透露,剧中还有一个角色是记者,将通过记者的视角观察两年多来的变化。
追求真实感受
剧组弃用大牌明星
“这是一部群像戏,没有男一号女一号之说,参演的人很多,我们不会刻意突出某个演员。”毛卫宁透露,在筹备《汶川故事》期间,有很多川籍明星闻讯后主动请缨加盟,并表示不要一分钱报酬,能参与出演就是一份责任和荣耀。但为了让观众有真实感,不被明星面孔影响,剧组反复讨论后决定一个明星也不用,“因为有了发达的现代传媒,可以说这场灾难让全国人民都身临其境。所以,如果不能让观众有真实感,那么这部片子就谈不上成功。”毛卫宁表示,希望通过《汶川故事》展现一段可歌可泣的历程,提供一个中国人在应对重大自然灾难时的救援、重建经验范本,因此,“写实”是这部剧的第一要素。据了解,为确保剧本质量,《汶川故事》历经两年创作、三版修改,初始剧本由本土编剧栈桥和本土报告文学作家戴善奎创作完成,第二版由曾多次创作央视大戏的著名编剧高旭凡修改。其间,剧组还邀请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和仲呈祥等对剧本进行审读,专家们对剧本总体给予充分肯定,并先后两次提出进一步修改提升的意见。今年8月,导演和编剧又进行了第三次剧本修改并最终成稿。
带给观众的震撼
将超越《唐山大地震》
电视剧《汶川故事》男主角刘嘉川扮演者吴健,之前在央视大戏《南下南下》《在那遥远的地方》中有过出色表现,女主角小凤则由川籍藏族女演员孙梅竞扮演,剧中其他演员不少来自省内。毛卫宁告诉记者,尽管之前已有多部反映汶川大地震题材的电视剧问世,还有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但这些对《汶川故事》没有任何影响,“我很有信心让这部电视剧成为最佳,因为尽管《唐山大地震》用了很多群众演员,其中不少还是经历过那场大地震的人,但毕竟已过去了30年。我们这次无论从群众演员数量,还是事件发生的接近性来说,都比《唐山大地震》要强很多,我在现场根本不需要教群众演员怎么演戏,他们每个人都是从这场灾难中走过来的,都有真实的感受和真情实感。”据悉,为加快拍摄进度,摄制组采用双机双组方式同时推进。为保证拍摄质量,达到央视播出标准,摄制组采用了顶级拍摄制作设备,着力大视野、多角度、纵深化展现恢宏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场面,力求以更富于变化和表现力的镜头语言,打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据悉,《汶川故事》主要场景将在彭州市团山村、绵竹市汉旺镇、汶川县映秀镇、阿坝草原和成都市区拍摄,同时以这几个主要场景为中心,辐射外省援建我省的多个灾后重建标志性工程。该剧共投资2000万元,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等共同投资。
本报记者 赵斌 摄影 杨永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