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鸰
前天下午的雨很大,来杭参加编剧大腕雅集的情感作家王海鸰站在运河边的中国刀剪剑博物馆门口,同行的不少编剧都进去参观了,她却因为对“博物馆没有兴趣”而驻足。的确,作为《牵手》《中国式离婚》等众多为人熟知的电视剧的编剧,她的兴趣不在这些东西上,她的关注点始终在家庭、婚姻关系上,就如同她儿子所说,总是关心“婆婆妈妈的事情”。于是,她就在博物馆大厅休息区,跟记者聊起许多婆婆妈妈的事情。
在失眠的夜里写微博()
刚刚写出新作《成长》的王海鸰,看上去身心颇为放松,亮色的外套映得她经常失眠的脸庞都很有神采。《成长》写了两代人,两种夫妻关系和所有人在生活中的成长:老一代的妻子为了丈夫的事业当起了家庭妇女,新一代的妻子选择了事业,家庭却遭遇危机……“假如《大校的女儿》里的韩琳找到了一个值得支持的老公,又没有离婚的话,那么她就是新书中为了老公留守家庭的海云。”谈起新作,王海鸰愿意这样说。
从《牵手》《新结婚时代》《大校的女儿》到如今的《成长》,王海鸰的写作一直不曾间断,于是,写作人经常出现的问题——失眠当然也没放过她。“催稿的压力等等,都让人焦虑”,王海鸰长期吃安眠药,她的微博你也会经常看到凌晨一两点钟还在更新。很意外,一直觉得比较传统老派的她居然会凑微博的热闹,她苦笑:“写作时的确不适合写微博,不过微博却是失眠夜的好去处,要不然真不知道该找谁去。家人不行,电话不行,只有那里,把一堆不眠人聚到了一起。不过现在经过治疗好多了,安眠药从四颗减成了一颗。”
看婚恋节目寻找灵感
写了那么多婚恋题材作品,被称为“细节真实得可怕”,可王海鸰承认,这些细节的基础只是自己那短暂的几个月的婚姻生活,大部分都来自想象。但没有基础,她是怎么也想象不出来的。“你看,我很少写到婆媳关系,因为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我儿子现在有了准备共度一生的女朋友,我一见到她,婆媳的感觉立刻出来了。不过,现在我手机上贴的是他的照片,他手机上贴的是他的女友,这告诉我人生的真谛是什么,而这也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认识:即使亲密如我们母子,也应该是各有各的人生。”
除了想象外,对周围夫妻的观察,和别人的聊天,甚至很多婚恋节目,都是王海鸰的创作源泉,“比如我有次听到邻居(一个带着女儿单独生活的女人)说她们家的马桶盖好久没掀上去过,我忽然感悟到,原来没有男人的家庭是这样的,我就把它很自然地写到《中国式离婚》中去。”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我们听过就听过了,王海鸰却会在心里一激灵。
众多电视台的婚恋节目,她都很爱看。“那些相亲节目,我知道有些是为了娱乐而夸张的成分,但我还是能看出很多真实来。比如相亲时问收入,问房车情况,的确是这样啊,现在谁相亲不问这些条件。我儿子前段时间跟我聊天,说他关心的都是国家大事,而我关心的就是婆婆妈妈的事情,不然我能写电视剧吗?”
大赞未来的亲家
虽然关心的是些婆婆妈妈的事情,但要说她老派,王海鸰死也不承认:“你们说六六关注80后、90后,我的《新结婚时代》也关注了80后啊,现在的《成长》,90后也出现了呢。我也喜欢通过网络了解年轻人关注的热点,那个网络红片筷子组合《老男孩》,多少人为之流泪,不过我却有点无动于衷,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那个我找不到共鸣。我向往的艺术境界是相通、永恒,不用分代。”
问王海鸰写作至今最大的变化,她想了想说:“以前我看到人家身上的一点点瑕疵,都一定要说出来;现在我能忍住不说,不那么刻薄了。”的确,看她的微博,用非常好的词来写儿子未来的丈母娘、自己未来的亲家:“昨天见了儿子未来的丈母娘,漂亮、知性、朴素、自然,女人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