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准王妃获赠戴安娜戒指 威廉王子明年迎娶平民

2010/11/18 5:05:2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订婚戒指中间是一颗12克拉的蓝宝石,周围镶嵌14颗小钻石。寒冬来临,政府削减开支之际,一场即将到来的皇室婚礼让整个英国沸腾起来。16日,英国王室正式公布了威廉王子和女友凯特·米德尔顿订婚的消息,并宣布他们将于明年结婚。

16日,威廉王子和凯特出席新闻发布会。

16日,威廉王子和凯特出席新闻发布会。

订婚戒指中间是一颗12克拉的蓝宝石,周围镶嵌14颗小钻石。

订婚戒指中间是一颗12克拉的蓝宝石,周围镶嵌14颗小钻石。

  寒冬来临,政府削减开支之际,一场即将到来的皇室婚礼让整个英国沸腾起来。

  16日,英国王室正式公布了威廉王子和女友凯特·米德尔顿订婚的消息,并宣布他们将于明年结婚。上一次皇室大婚是1981年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婚礼,近30年后,凯特在出席16日的新闻发布会时,所戴的正是当年戴安娜的蓝宝石订婚戒指。

  蓝宝石加钻石价值不菲

  虽然订婚的消息16日才发布,但求婚是在一个月前发生的。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个月前,威廉王子和凯特正在非洲肯尼亚度假。求婚当天,威廉雇了一架直升机把她带到肯尼亚山的一个湖边,威廉拿出戒指向凯特求婚。

  这枚著名的订婚戒指是威廉的母亲戴安娜当年订婚时所戴的。戒指中间是一颗12克拉的蓝宝石,四周则环绕着14颗小钻石,价值为2.85万英镑。

  “我用这种方式,确定母亲没有错过我生命中这个重大日子,”威廉王子说,“母亲会见证我们的喜悦和兴奋。”

  “求婚太浪漫了”凯特说那完全是一个惊喜。

  在新闻发布会上,威廉回忆说,“求婚前整整三个星期,我把它(戒指)放在背包里,背着它到处走。每到一个地方我都确认一次它还在。”

  大臣敲桌子表祝贺

  威廉是查尔斯王子和已故王妃戴安娜的长子,英国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订婚消息公布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称,这一消息让她感到非常欣喜。

  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自己是在内阁会议时接到来自白金汉宫的电话的,这一消息让内阁沸腾起来,大臣们都纷纷敲起了桌子。

  卡梅伦表示,“这件事能让整个国家团结起来”。“威廉王子婚期宣布的日子是全英国重要的一天,我祝愿这对夫妇能长久而快乐地生活。”

  时装表演感动王子

  凯特与威廉王子同岁,今年28岁。两人在圣安德鲁斯大学相识。凯特来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父母经商家境富裕。据英国媒体报道,威廉王子第一次对凯特动心,是看到凯特在大学里一次慈善时装秀上的表演。毕业后,凯特没有固定的职业,曾做过时尚买手和摄影师。在宣布订婚消息时,凯特正式用“凯瑟琳”这个名字。

  凯特的父亲迈克尔发表声明说:“我和卡萝尔(凯特的母亲)感到十分高兴,为明年的婚礼感到激动……我们都认为威廉很好,非常喜欢他。”(颜颖颛)

  ■ 婚礼猜想

  政府缺钱 大婚难办

  从订婚消息公布开始,英国媒体已经喋喋不休地讨论起两人的结婚时间、地点、可能的花费,甚至婚礼的具体细节。但是英国政府刚刚宣布了紧缩的财政方案,人们对这场皇室婚礼如何操办倍加关注。

  ●资金

  消息人士表示,这场婚礼的大部分支出都将由皇室家庭承担,但不排除米德尔顿家承担一些两人度蜜月的花费。克拉伦斯宫表示,由于英国正面临紧缩和最严峻的财政赤字,威廉和凯特的婚礼计划会考虑到这些因素,这显示婚礼可能不会太豪华铺张。

  ●筹备

  大婚的主要筹备工作由白金汉宫操办。负责皇室礼仪部分的是皇室宫务大臣,他们将秉承以往举行典礼和仪式的传统,安排客人名单、座位安排、列队顺序、仪仗等具体礼仪。

  英国媒体预计,卡梅伦和他的团队也会参与到婚礼的筹备工作中,但是在“厉行节俭”的时代,卡梅伦对于婚礼的基调设定显然非常重要。

  ●伴郎

  尽管每一位小女孩都希望成为伴娘,但伴郎的人选显然更好设定。英国《每日电讯报》表示,威廉的弟弟哈里王子是伴郎的不二人选,但威廉王子也可能循例增加一两名伴郎。

  ●婚纱

  时装界预测,凯特会选择一名英国设计师的作品作为婚纱,无论她选择哪位设计师的作品,这位设计师的人生都将从此改变。曾为戴安娜王妃设计婚纱礼服的时装设计师伊曼纽尔说,是该调节一下人们的情绪了,如果选中她,她不会选用为当年戴安娜设计的雍容华贵的风格,而是一款简洁而优雅的婚纱。(颜颖颛)

  ■ 媒体评论

  二人约定携手步入婚姻殿堂,这意味着他们愿意成为英国特色壮观仪式的主角:一场以华丽装饰、教堂钟声和马车队巡礼为标志的皇室婚礼。

  ——《华尔街日报》

  在西方,人们在近200年才开始不再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联姻,把爱情作为择偶的关键,更是近50年才有的事。

  庆幸的是,威廉娶到了他爱的人。而将面对古老王室传统的凯特,是个具有现代爱情观的时尚女孩。婚后,威廉王子应当多关心凯特的心情和感受。

  ——《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