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玺璋的微博
不上MSN,不玩开心网,有时甚至不愿开手机,50后的媒体评论人解玺璋却成为微博最早一拨的使用者之一,至今铁杆追随,比80后的儿子还热情。明星们都暗中比拼被多少粉丝关注了,十几二十万的都有,可解玺璋却很快发现,网站不让他关注太多人,设计了2000人的上限。
网站的设计表达的是时代的意愿。人人迫切想让别人聆听自己的声音,可50后的解玺璋更希望多关注别人。最多的时候,解玺璋关注1999人,每天晚上固定用一小时看大家的发言,回复所有跟他打招呼和发私信的人,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别人都在关注名人,他将近2000个关注对象都是应邀关注。“很多都是年轻人,发信来希望我关注他们,我就加上,后来发现,到2000人时就满了,反而很多老朋友加不进去了。”解玺璋说,同龄的朋友们有时会调侃他,“看,老解又微博呢!跟年轻人掺和。”可他真是体会出生活在微博的好处。“我不上MSN,太耽误时间,每天好多人跟你说话,不回显得很不礼貌;开心网是玩的,我也不去;微博挺好,看书写稿累了上上,可以调节精神,还可以知道好多消息。以前我的消息来源是一个朋友,圈里人又出什么事了,都是他通知我,现在不用他了,我在微博上自己就能知道了。”
微博风靡,媒体人都讨论阅读碎片化,生活碎片化的问题。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的阅读习惯微博化了,甚至不愿意看一整篇文章了,更担心,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碎片化,不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随时随地分神于指尖的虚拟世界里。50后的媒体人、文化人,解玺璋也认同这样的观点,但微博于他却成了摆脱碎片化的工具。“我们这一代人,阅读的习惯,做事的习惯已经养成了,不会轻易被颠覆。有了微博反而更方便,现在我可以不开手机了,别人找我约稿、采访都通过微博联系,既快又不会打断我做事情。”解玺璋说,反而,他80后的儿子显得更老派些,“他不怎么上微博,说耽误时间,可对我来说,恰恰相反。”
本报记者 金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