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萍彭康亮组合音乐会 感动常在(图)

2010/12/17 21:33:1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演唱会结束后,彭康亮和张立萍二位教授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彭康亮:组合和独唱音乐会不一样,曲目要体现两个人的协调性。记者:您和舞台上看起来真的很不一样,您身上我能看到一个事业型的女人真实的内心感受。

张立萍彭康亮

张立萍彭康亮

  2010年12月9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在这里,刚刚举行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教授和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彭康亮教授的《组合音乐会》,作为国内声乐界的领军人物,二人长期活跃在教育界以及歌剧舞台的第一线,无论是从教学还是表演二人均可以称得上是音乐界的中流砥柱式人物。本次推出的组合音乐会完全突破了传统个人独唱音乐会的旧形式,二人既有独唱又有重唱相互配合相得益彰,音乐会现场反响强烈本次音乐会开创了国内组合音乐会的先河。演唱会结束后,彭康亮和张立萍二位教授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对话彭康亮:

  记者:这次音乐会采用二人组合的形式在国内还尚属首次,能谈谈这一创意初衷吗?

  彭康亮:这样的组合音乐会在国内都没有固定的名称。两个人的音乐会没有一个定义。我们这次音乐会的名字也是想了很长时间的。其实在国外组合音乐会形式很多,三个人、四个人的都有,都称之为joint。这一次我们尝试着把它引入。高雅音乐的传播,我希望有更多样的形式。组合音乐会在国内的古典音乐会中是首次,以前我们举办的都是个人独唱音乐会,其他表演者都是作为嘉宾出席。而组合音乐会就完全颠覆了这种形式。我们这次采取两个人配合完成音乐会,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传统的音乐会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一个人唱歌,无论是表演方面还是整个音乐会的筹划方面压力都是非常大的。嘉宾方面也是如此,如果水平高的话喧宾夺主,水平低的话得不到效果。反而给音乐会的水平拉下来了。相对的,两个人组合压力就会减半。负担相对较小,效果也更好。

  记者:我注意到这次的组合音乐会对演唱曲目的选择上让人觉得很有新意,能否谈谈曲目编排的思路?

  彭康亮:组合和独唱音乐会不一样,曲目要体现两个人的协调性。所以我们在选曲上颇下了一番功夫。比如我唱了几首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她也选了一首莫扎特《魔笛》的咏叹调,这样听觉和视觉上都会让观众比较容易接受。另外,组合演唱会一定是需要重唱的,如果没有重唱,组合演唱会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们就选了两首重唱曲,以体现《组合音乐会》两个人的合作性。因为男低音和女高音的二重唱很少,这次选的两首重唱曲实际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男中音与女高音演唱的歌曲。

  记者:我在现场亲身感受到了整场音乐会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观众反应很热烈,您的感受如何?

  彭康亮:这一次的演出很有新意,我个人也是同样的感受。这一次的成功尝试为我们以后开了一个头,我们还将继续推出多种形式的音乐会,不断的丰富国内古典音乐的舞台。

  记者:您这一年一直做古典音乐的推广活动,您个人也是出资做音乐会办了很多场,这一年下来有什么心得?

  彭康亮:一路走下来看,我觉得我们的观众不是不喜欢高雅音乐、不懂高雅音乐,经过这一路,我觉得只要是美的、动人的、感人的东西,他们都特别能够接受,他们也希望这样的音乐会能够更多、形式更好。通过巡演我接触到各种层次的观众,包括我们老家举办的音乐会,用钢琴伴奏的音乐会是头一次听。但他们听得如醉如痴,开始时候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鼓掌,后来经过主持人和观众沟通,告诉他们如何鼓掌、如何叫好、如何挽留歌唱家再次演唱,他们就渐渐明白了,等唱到后半场的时候观众的反应就跟音乐学院开演唱会一样,非常疯狂。后来我问朋友们听后的感受,他们都觉得很满足和陶醉。因为音乐的旋律很美,所以美的东西是没有国界的没有阶级和阶层,美的东西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我觉得高雅音乐不要等待,我们要主动介绍这种优秀的音乐,把优秀的音乐推到广大观众中去,我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要把这种公益的活动进行下去。古典音乐是一种深度的感动,它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是非常持久的,它背后的文化很深。目前,亚洲各国正逐渐形成一个歌剧平台,我觉得慢慢的古典音乐会变成我们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就像红酒就像咖啡一样,文化需要品味,越深的文化越能长久的释放它的能量。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没有被西方所接受,要发展靠什么,就是要靠吸收西方音乐优秀精华之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之所以意大利的东西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其他国家也把歌剧当做自己的国粹,就是因为它的优秀精髓已经具备了一种国际性文化高度。所以我们应该更积极一点,一起把我们的音乐市场越做越好,让高雅音乐的商业价值和潜在的含金量会得到最大化的诠释。

  对话张立萍:

  记者:张老师,这一次音乐会效果非常理想,您的感受如何?

  张立萍: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想到joint,但是后来彭老师有了这个提议,我们就一拍即合。彭老师对音乐学院非常有感情,我也当仁不让地全力支持他。音乐会的选曲和筹划主要是彭老师的功劳,我积极配合。节目设置上,主要考虑的是第一要有学术性,第二我们的配合要有一致性。必须要给学生一个示范,对待曲目我们是非常认真的。我希望这样一种形式的音乐会能够更好的推广开来,丰富我们的声乐舞台。

  记者:在外界看来,您既是活跃在舞台上的著名艺术家,又身兼重要行政职务的成功女性,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张立萍:在我来看,一个人走到什么程度很多时候不是自己决定的,是历史的发展推着你往前走。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从没想过要做出一番事业,但是,我很热爱唱歌这个我十分肯定,只要能让我唱歌就行。到后来,出国再回国都围绕着唱歌和生活。大家都是看我光彩的一面,事业成功,又能唱,又能做行政工作,总会问怎么会那么幸运,有那么多精力做很多事情。其实大家没有看见,我背后付出的辛苦。好在我所热爱的东西我没有放弃,这是值得安慰的。

  记者:那您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吗?

  张立萍:坦白讲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努力工作,很多我没想得到的东西我也得到很多。未来我只求能够在台上多唱几年,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就像风筝在天上飞,但是太多的风筝没有机会飞起来,因为有风。我们都有梦想,别的风筝也做得很好,也有梦想。我在天上飞是因为有风,因为我很幸运。我感谢上帝,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记者:您和舞台上看起来真的很不一样,您身上我能看到一个事业型的女人真实的内心感受。

  张立萍:理想永远有,但是理想和现实又永远有差距,这样我们才永远觉得理想美好。在音乐道路上,我走得很开心,这是我所热爱的。包括这一次和彭老师的合作我也非常开心。因为我们都是热爱音乐的人,是音乐把我们连接在一起。感谢音乐,让我认识这么多人,有了这么多不同寻常的人生感悟。

  记者后记:两个不同年代的音乐人,对音乐有着同样的热爱和执着。无论是日复一日的为高雅音乐的推广不辞辛劳的奔走,还是一颗真心只为舞台上演绎完美人生,他们的故事都让我深深感动。正如张立萍老师所说的那样,感激音乐,是音乐让我们有了妙不可言的人生感受;感激音乐,是音乐让我们的心灵相通。让音乐常在,让感动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