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三毛生前好友眭澔平 回忆往昔再现传奇三毛

2011/1/6 18:05:2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一个人,走过了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当很多人都惊讶于他的传奇经历时,他说这只是为了履行一个“生死之约”,这就是眭澔平,三毛生前的“忘年交”。眭澔平:21年前,我和三毛认识的时候,她在电视上看我,像赵忠祥一样播新闻,我像大家一样读她的文章。

  一个人,走过了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当很多人都惊讶于他的传奇经历时,他说这只是为了履行一个“生死之约”,这就是眭澔平,三毛生前的“忘年交”。眭澔平告诉记者,他这种行走世界的生活方式,正是起源于三毛的点拨与传承。而20年前的1月4日,著名台湾女作家三毛在台北荣总医院自杀身亡,享年48岁,现场并未发现三毛的遗书或遗言,因此,三毛之死也成了一个不解之谜。4日,眭澔平带着他的《三毛的最后一封信》跟大家见面了。

  ●履行生死之约重走撒哈拉

  眭澔平是在三毛去世前的一年认识了三毛,并很快成为了三毛的挚友与忘年交,用三毛的话说,叫旗鼓相当的朋友。三毛生前曾与眭澔平约定——— 合出一本书,合走一段路,合作一张唱片。为了履行与三毛的“生死之约”,眭澔平重走了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加纳利群岛、中南美洲,甚至将三毛曾梦想但未能有机会前往的地方替三毛“走”了一遍,“看”了一遍。更以大量的录音、原稿手迹与珍贵照片,完整地再现传奇女性三毛人生中的大爱、才情与寂寞。本书的序言中,司马中原写道:三毛曾与我提及,在台湾,有位深知我心的老弟,但他太痴太傻,我根本不可能嫁给他,但我不能不说:“我真的很爱他。”后来我才想到,那个她爱他,又不可能嫁给他的傻蛋,就是眭澔平。

  ●离世前最后一封信表达去意

  昨天,眭澔平在媒体见面会上道出了20年前的点点滴滴。实际上,三毛在离世的前几天,为自己生前最密切的一位知己、忘年交眭澔平曾留下了一封信,这封信里已经表达出了去意已决。此外,三毛在离世前一天晚上,她曾给眭澔平家打过一个电话,而当时眭澔平并未在家,家中的录音电话中留下了三毛人生中最后的一段留言。三毛人生中这最后的告别,即这封信、这段录音,眭澔平珍藏了20年。在《三毛的最后一封信》发布的日子里,眭澔平专门带来了三毛的这封亲笔信和录音资料。而这本书里也收录了关于三毛的大量珍贵照片、信札和史料。

  ●访谈

  记者:您是怎么跟三毛女士认识的?

  眭澔平:21年前,我和三毛认识的时候,她在电视上看我,像赵忠祥一样播新闻,我像大家一样读她的文章。没想到和她有个深度采访的时间,让我和她成了好朋友。

  记者:怎么形容你的朋友三毛?

  眭澔平:她像史湘云,在芍药花下自在谈笑,又有林黛玉的才情、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和她第一次见面,走进她家,看到所有的东西非常整齐,她还像王熙凤一样有泼辣的性格。

  记者:当年看到三毛留给你的最后一封信是怎样感觉?

  眭澔平:我看到三毛的最后一封信时的情形是这样的:三毛把她人生最后一本书《滚滚红尘》送给我,我就在她病房角落里写字,我只看到她在书前写到的一段话。我一直也不知道她在书里藏了一封信,直到后来一个偶然机会我才发现它。信藏在书中第66场戏间,是电影里生离死别的一场戏。她在信中写“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等话语,直接流露出去意已决的心情。

  记者:书中提到的三毛是一个“拥有375个箱子”的人,这究竟有什么含义?

  眭澔平:在和她的交往中,你可以和她聊《红楼梦》、莎翁、旅行、煮汤、画画,她的阅历丰富,像个大旅馆一样,以前旅馆的接待前台都有格子放着钥匙,这个钥匙是我随口说的,说她像有375间房间的丰富的人,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她很孤独。也许她想和别人沟通时,别人不理解她。

  记者:您和三毛最后的情感是什么样的?

  眭澔平:我发现在三毛过世前,我把她看成我的妈妈一样。她给了我放弃功名远走他方的勇气,她给我小熊,像妈妈给我的爱。

  记者:您觉得三毛的死因是什么?

  眭澔平:有这样几种说法,一说她因没得到金马奖而自杀,一说她思念爱人荷西。其实她不是那么在意奖项的人,她那晚打电话给我时说很难过,但不是难过没得奖,而是有人跟她擦肩而过却视而不见。对于荷西,三毛当然非常思念,却不至于去自杀。还有一种说法是她久病厌世,1月3日她做完了手术,2日我去看她,还帮她寄了很多信,3日晚上她说想好好睡觉,吃安眠药。我个人的想法是,她有忧郁症,加上安眠药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