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客家音乐流行风”专场晚会现场。
深圳歌手“华D”
记者 钟华生 文/图 继“客家音乐流行风”专场晚会在深圳保利剧院上演之后,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又于1月6日举办了“客家流行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邀请全国知名民间文艺专家、音乐家对近几年的“客家流行风”歌曲进行点评,并探讨客家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昨日,记者采访了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作家赵铁信,中国流行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著名音乐人陈小奇,以及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了解他们眼中的“深圳制造”新客家歌曲。
深圳对客家山歌的尝试可行
赵铁信认为,客家山歌既是优秀传统艺术,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的保护与传承都非常重要。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发客家山歌的文化资源,使之亲近大众、在大众中传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深圳举办的“客家音乐流行风”专场晚会就可以看出,客家山歌与新时代流行曲风的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方式。
“现在的年轻人在审美观念上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满足他们的审美要求就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比如京剧的改革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此次深圳的客家流行歌曲演出中,我看到许多年轻人参与创作和演出,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赵铁信说。
在陈小奇看来,“客家音乐流行风”专场晚会虽然排演时间非常紧张,却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演出效果出乎他的意料。“看了晚会之后我有这么个想法,以前我们只是把深圳当成客家文化的一个窗口,现在我感觉应该给予重新的定位,就是深圳已经成为客家流行文化的一个基地。”陈小奇认为,在客家流行歌舞方面,深圳大学应该承担起更重要的历史使命,而深圳大学的师生也有这个能力做这件事情。
“客家音乐流行风”水准高
“城市化之前,在客家人居住的山区里,客家山歌曾是被最时尚的民间艺术家唱的,这些艺术家代表了那个年代的流行文化。”陈小奇介绍说。但是到了城市化之后,山歌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背景发生了变化,因此山歌的流行程度也大大下降了。“现在在梅州的江边也可以听到很多人在唱山歌,但都是以老年人为主。如今客家山歌在青少年这一代几乎可以说是断绝了。”陈小奇认为,“我们必须用现在最时尚、最前卫的方式对客家山歌加以包装,甚至加以改造,我们在保留原生态山歌演唱的同时,也要创造新的客家山歌文化。”
对于近几年深圳创作的新客家歌曲,陈小奇举例说,《出门靠朋友》在内容上写得非常好,能够选择这种凸显客家文化又符合时代特点的题材就是很大的进步。而《快乐山歌》在音乐旋律和演唱方法上都有一种时尚化的尝试,这也与广东省这几年在打造本土文化作品上所做的努力是相一致的。
赵铁信也认为,在对客家山歌进行流行化创作的时候,要使客家山歌更有生命力,更有品位和格调,才能把真正的新客家歌曲精品流传下去。
打造客家流行文化重镇
“传统的客家艺术如何与现代城市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此次演出就是一次重要的探索。”“客家音乐流行风”专场晚会总策划杨宏海告诉记者,客家山歌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艺术舞台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广东、福建、江西和台湾等地都有新客家歌曲作品,张振坤、饶东蔚、陈小奇、陈洁明等知名音乐人都为此做过很多创作实践。而深圳创作者也推出了不少以客家风情为素材的新客家歌曲,目前已成为国内创作新客家歌曲最为活跃的地区,涌现出饶荣发、王佑贵、蒋开儒、姚峰、房千、赵连第等一大批词曲作者。近期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推出的《客家金曲》大碟,就有60%的作品来自深圳。
杨宏海介绍,由他领衔的“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将聚集深圳客家流行音乐创作人,同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等单位一起致力于客家音乐文化的创新,将深圳打造成为“客家流行文化”的重镇。“我们将把广州、深圳,以及梅州等地的客家音乐力量组合起来,整体推动客家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