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年代》热播: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1/1/11 11:33:2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作为《闯关东》的姐妹篇,《钢铁年代》有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与编剧高满堂这“铁三角”坐镇幕后,为该剧提供了最坚实的创作保证。记者昨天采访了制片人侯鸿亮和导演孔笙,细细探究一番《钢铁年代》的成功秘诀与幕后故事。

《钢铁年代》海报

《钢铁年代》海报

制片人侯鸿亮

制片人侯鸿亮

导演孔笙

导演孔笙

  新报记者|潘 昕|文

  解放初期的激情燃烧、纯净时代中纯爷们儿的热血狂歌,质朴年代里细腻动人的情感故事……史诗大戏《钢铁年代》在新年伊始,带人们回到那个红色岁月。作为《闯关东》的姐妹篇,《钢铁年代》有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与编剧高满堂这“铁三角”坐镇幕后,为该剧提供了最坚实的创作保证。而主演班底里,大佬陈宝国与戏精冯远征这一对搭档又显得格外独特,两人一刚一柔地大唱对台戏,惹得无数观众为之又笑又哭。记者昨天采访了制片人侯鸿亮和导演孔笙,细细探究一番《钢铁年代》的成功秘诀与幕后故事。

  【人】

  “纯爷们儿”的热血时代

  《钢铁年代》表现了1948~1964年间,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的生活和情感。剧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尚铁龙和杨寿山这对欢喜冤家一辈子的兄弟情谊,他们都是响当当的汉子,不会把私怨当回事儿,两人在不断的摩擦与竞争中修炼出了一份赤诚之心,从来都是把矛盾摆在明面上,不搞幕后小动作,这样的个性注定两人会成为莫逆之交,能在关键时候拉一把,也能互坐在酒桌上掏心窝子。热血,是人们看后对这两人最一致的评价,展现出的精神面貌也让很多80后看到了当年父辈身上所共有的那种单纯与敢作敢为的豪情一面。陈宝国甚至把剧中那个黝黑脸庞、穿着破棉袄、满口甩脏字儿的工人尚铁龙誉为自己30年来最爱的角色,因为“那个时代的干净和纯洁令人向往,那种平民草根对生命的豁达感和韧劲也令非常感动”。

  中国戏剧学院博导、电视艺术系主任路海波在观后表示:“这几年好戏不断,但总觉得里面缺少了点什么。《钢铁年代》唤起了一种精神,那个时代的人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自然焕发出的崇高的精神和境界,在现在这个时代,似乎已经缺失很久了。”而《钢铁年代》中的其他角色设计也很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很接地气,拍戏的时候每个演员都有种强烈的幸福感、存在感和温馨感。从生活中还原而来的人物有血有肉,能让观众感同身受,或会心一笑或真情流露,而不是杜撰拔高至真空状态。

  【情】

  钢铁意志绕指柔情并存

  高满堂的剧一向朴素而煽情,即便如《钢铁年代》这样一部听上去很“硬气”的剧也不例外。剧中,姜宏波出演的麦草在陈宝国和冯远征两位硬汉之间的无法取舍、陈宝国和铃木加代相爱不能相守的遗憾;“小上海”边立明的爱情决斗,每一段情都简单、真诚,每一段爱都让人潸然泪下。高满堂在谈到创作初衷时曾说到,《钢铁年代》虽以钢铁立题,并不是单纯的讲炼钢,更多的还是讲述新中国建设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投入到工业建设中以及在这期间产生的爱情、建立的友情,是一部献给中国所有产业工人的作品,也是献给那个纯净的年代的作品。该剧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时代氛围朴素、直观的表现使得全剧的情感更加深情而厚重。著名的文艺评论家缪俊杰在发表评论时就谈到:“这部戏是文学特质对精神的回望,是对激情燃烧精神的回望,是对患难与共精神的回望。”《钢铁年代》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史诗情怀更加体现了电视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中国人文精神价值的探索,在如今浮躁的影视圈显得尤为可贵。

  【史】

  怀旧情绪年代质感并存

  在风格上,《钢铁年代》整部剧都充斥着一种极其动人的怀旧情绪和年代质感。该剧在制作中选取了那个历史年代拍摄的大量的纪录素材,将这些素材充实到了故事的关键段落中,用来展现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其中,辽沈战役、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全国劳模、国庆大阅兵、大炼钢铁等,都让观众从黑白影像里品察到当时人们在时代建设中高涨的热情。这些纪实素材的运用,不光是在剧情关键段落起到回溯时代的作用,同时也使得《钢铁年代》这部戏显得更加真实和真切。中国传媒大学博导、原戏剧文学系主任曾庆瑞在观后就曾表示:“《钢铁年代》是一部无比生动的‘活剧’。”所谓活剧,是因为《钢铁年代》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这个缩影我们可以正视历史,向那个年代的人致敬。

  【五问制片人侯鸿亮】

  (代表作:《闯关东》、《铁梨花》)

  Q:您认为《钢铁年代》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A:它是一个没有写过的故事。从建国以后到1964年,这段时间中国经历了很多不同的事件,三年自然灾害,大炼钢铁,在背景里这些东西都有,但是我们聚焦在几个人的情感之上,它把历史的质感描写得很清楚。

  Q:您怎么看待剧中的跨国的恋情,如中日恋、中苏恋?

  A:这些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唤醒了那代人的记忆。特定的历史环境会产生这种情感,这种情感或喜剧或悲剧的结束,都是历史应该被记住,如果不能在文艺创作中有所反映,就遗憾了。

  Q:《钢铁年代》对于国产剧的市场有何突破性、创造性的意义?

  A:过去有很多戏不敢写三年自然灾害、大炼钢铁,这个戏都写到了,不是政策不让你写,而是看你有没有这个创作智慧,高满堂老师这点做的就特别好。

  Q:本剧能否代表2011或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A:我觉得它能代表一个类型,它是一个主旋律作品,但一定要做的好看,同时它把那个火红年代都展现出来了,包括钢铁大工业的背景等。

  Q:最花钱的是哪场戏?

  A:其实最花钱的是炼钢,再现一个炼钢的场面是不容易的,要感谢大连特型钢厂给我们提供了车间,又帮助我们搭建了车间,原来的车间是空旷的,原来是一个空旷的车间,钢炉都是我们剧组拿钱的。

  【五问导演孔笙】

  (代表作《闯关东》、《生死线》)

  Q:相较于《闯关东》、《生死线》等大制作,您觉得《钢铁年代》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我们在表现这个年代的时候,需要一种对史诗的了解,对这个年代的了解,因为1950年代、1960年代很多人都是很清楚的,不像是写古代或者是抗战,很多人都已经不在了,我们可以天马行空地编故事。现在我们的爷爷奶奶都会知道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把这段历史和年代了解清楚,这是我们需要做到的。

  Q:这是陈宝国和冯远征两位老戏骨的第一次合作,您觉得谁的演技更胜一筹?

  A:这个真不好去评价。至少各自角色的完成上,都完成得很好。陈宝国老师是直率的工人形象,冯远征老师是有一点知识分子气,有一点小心眼,这些都恰恰吻合了。要是换了位置,谁都演不过谁。我觉得他们是同一类的(演员),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原因,就是对待演戏的认真态度。他们两个在现场从来没有让我感觉过这段戏他们没有准备过。他们真是比你理解的还要深。我觉得这一代演员的敬业精神真是值得晚辈们学习。

  Q:剧组里谁最会制造气氛?

  A:那肯定是张译。他演了一个很有特点的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

  Q:谁的表演让您很惊讶?

  A:日本的演加代的演员。我们刚开始就想找一个日本人来演,(中国人)即使演技再好,细小的感觉会有差异,但对她的表演能不能和我们的演员搭在一起我们还是有一些顾虑的,但后来还是让我们眼前一亮,还是完成得非常好,她有几场很精彩的戏,我想会给观众留下印象。

  Q:演员拍炼钢的戏时会不会有危险?

  A:应该是有。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工人,防护和专业知识还不够,我们用的都是现代的高炉,都是几千度的高温,看上去很吓人,还有车间里噼里啪啦的声音,听上去都很恐惧。但我们在拍摄前已经做好了防护措施,包括器材放在什么地方,演员走位,这些安全措施我觉得是必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