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女人心》剧照
“揭露《我知女人心》黑幕!”编剧田博近日在微博上披露,自己曾为喜剧片《我知女人心》完成从大纲到剧本三稿,但制片方拒付全额稿酬,还剥夺了他的编剧署名。
《我知女人心》翻拍自好莱坞经典影片《男人百分百》,正在影院公映。田博2月5日在微博及多家网站论坛上发帖,表示“最近上映的电影《我知女人心》,美国人Dede Nickerson(曾制片《杀死比尔》)2008年邀我编剧,以融资未到位为由,拖欠稿酬两年多,我本着信任和体谅制片难处的态度,陆续完成从大纲到剧本三稿后,该人翻脸,拒付全额稿酬,剥夺编剧署名。”
田博还称,编剧这一行业容易受骗。“运作一部电影,融资的前提是搞定剧本和明星,所以某些不良制片人空手套白狼,第一步就是骗编剧。其后很多项目容易运作流产,而有些是找新编剧改装上市,原编剧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劳动就白费了。所以电影业的盗版往往是从盗版编剧开始。”他呼吁电影界尊重编剧的劳动。
编剧遭到拖欠稿酬等不公待遇,这在电影界已司空见惯。对于田博的遭遇,知名编剧宁财神等人表示同情。但也有网友质疑,《我知女人心》改编自好莱坞影片,故事内容跟原作大同小异,很难看出田博的编剧劳动成果,如果电影没有采用他编写的情节,不署名也可以。该片中国出品方保利博纳公司目前对此事未予回应。
深度延伸
只抹泪不出招 “祥林嫂”维权难
编剧田博在微博上大倒苦水,引起不少同行的同感,感慨目前国内影视环境下,编剧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一位编剧说:“行业不规范,没有相关法律制度,投资商没良心,全靠自己碰运气!”
与田博的遭遇相似,前阵子电影《赵氏孤儿》上映时,参与编剧的高璇对于被署名为“前期剧本创作”感到不满。制片人陈红对此表示,这是因为合同中止,高璇只写了一部分剧本的原因。之后,高璇发表了十几条微博,表示“关于《赵氏孤儿》,我不再有任何个人诉求,今后只谈编剧维权”。
纵观这两年,编剧维权官司确实不少。如麦家关于《暗算》署名权的诉讼、张雅文关于《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的侵权诉讼等。打着维权大旗的编剧大会也没少开,拖欠稿费、署名权被剥夺、合同陷阱等,都曾是编剧们集中开火的靶子。影视剧投资商是编剧们的一个重要控诉对象,就像电视剧《茶馆》编剧叶广芩说的,有些影视公司一会儿“哥们义气得让你热泪盈眶”,转眼就可能“背信弃义得像个流氓”。
早在2008年2月,王兴东、程青松等80多名编剧齐聚北京,发表了《2008编剧维权声明》,要求大众电影百花奖增设编剧奖。编剧们还曾向广电总局发出一封公开信,提出三点要求,希望电影审查增设关卡。此外,年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编剧年会上都会提到编剧维权,诉苦的编剧大有人在。
这些编剧维权活动的结局,大多不了了之。“在影视产业链里,编剧的位置太弱势,没有话语权,有求于导演和制片人,很多人就把自己的作品贱卖了。”文化评论家韩浩月认为,编剧这个行业的门槛很低,想进入的人太多,特别是没名气的编剧想先混出名头来,签了霸王合同,版权意识不强,最后只好吃哑巴亏。
此外,编剧也缺少行业组织,绝大部分人是在单打独斗,也没有相关机构去帮助他们维权。这也让业内人士调侃,近两年编剧的维权行为,更像是一幕情景剧——剧情很热闹,但并无实质内容。
编剧维权并没有摸准软肋,起码要有助阵的律师团、有罢写行为,让对方感到痛处。对此,曾多次主张维权的著名编剧王兴东的态度是:“我们不能像祥林嫂一样光抱怨,要自己拿出实招儿,依法维权,合同为盾。”可是,这样的实招儿至今也没有见到,看来编剧们只好依旧继续充当“祥林嫂”。
本报记者 周南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