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算是近年来少见的人气小品新人
日前,2011年 “我最喜欢的央视春晚节目评选”揭晓,赵本山第14次获得小品类一等奖,今年的央视春晚再次以毫无悬念的方式彻底落幕。
本报数据小组对全部29年央视春晚小品演员进行统计后发现,随着时代的推移,演员越来越多,但能够独当一面的台柱级演员的更新却越来越慢甚至停滞,明显后继乏力。
纵观春晚小品历史,从严顺开的独角戏,到陈佩斯、朱时茂这对黄金搭档,再到黄宏、郭达、蔡明、赵本山等人百花齐放,是一个发展壮大的过程。但赵本山之后谁能顶大梁?答案恐怕只能是一声叹息。
与其说是赵本山这棵大树难以撼动,不如说是央视趋于保守,长期不愿向新人递送“橄榄枝”。
盘点春晚
黄宏上了22次赵本山上了21次
从1983年开始,中国人过春节便有了看春晚的习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观众特别喜欢小品这种节目形式,而央视春晚小品也的确给观众送去了数不清的欢乐。
本报数据小组统计29年来春晚小品主演后发现,春晚小品台柱演员阵容历经了四次明显变化。
1983年首届春晚,严顺开一个人就表演了三个小品,但随后陈佩斯、朱时茂成为小品绝对台柱。
1988年至1992年,陈佩斯依旧是春晚第一“大拿”,无一年缺席,但黄宏异军突起,凭借《超生游击队》等成为小品新宠。
1993年到1997年,陈佩斯、朱时茂淡出春晚,却涌现出了郭达、蔡明、魏积安、郭冬临、巩汉林、赵本山等更多“后起之秀”,与黄宏在小品舞台上“分庭抗礼”。
1998年到2002年期间,赵本山逐渐拔得头筹,成为春晚小品的绝对领军人物,其创造的黑土大叔以及大忽悠的形象堪称喜剧经典,令全国人民眼前一亮。
此后,赵本山成为春晚最大底牌,而小品舞台再无给力的新面孔。好容易出了个小沈阳,目前看还离不开**赵本山的庇护。
总体而言,上春晚次数最多的是黄宏(22次),赵本山紧随其后(21次)。
十年统计
21%演员上春晚超3次 几乎都是主角
记者统计2002年至2011年10届春晚小品演员名单后发现,共有103位演员参演,其中22位演员参加过三届以上春晚,约占总人数的21%。
乍一看这个数字比较乐观——演员换得还挺勤,但事实上这103位演员中,真正在小品中担任过主角的不超过30位,而参加过三届以上春晚的演员几乎每次参演都是主角。
此外,即便是当配角,新人连续上春晚的机会也很渺茫。十年来,共有78人曾是春晚小品新人(2011年有8人),其中参加过2到3次的共有26人,3次以上的仅有牛莉和金玉婷(分别为5次)。
因此,虽然从数量上看每年小品的新面孔不少,但苦于角色限制,很难出现一个新面孔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找不到能和赵本山等春晚大腕相提并论的演员了。
由于十年来春晚小品的形式和主演阵容几乎缺少变化,也直接导致了观众产生腻烦情绪,对春晚小品横挑鼻子竖挑眼,无论导演组和演员如何认真准备剧本,总会遭到嘘声和骂声。
2002年至2011年春晚小品老面孔
赵本山、黄宏、蔡明:全勤 郭达、冯巩:9届 巩汉林、郭冬临:7届 林永健、牛莉:5届 范伟、宋丹丹、魏积安、牛莉等:3届以上
近5年春晚小品新人一览
2007年:金玉婷、邵峰(2人)
2008年:韩雪、王平、董卿(3人)
2009年:徐囡楠、尚大庆、杨大鹏、王洪波、金洋、胡洋、候世甲、毕福剑、小沈阳、毛毛(10人)
2010年:刘鉴、殷桃、柴权、刘思言、陈维涵、李铁、郭笑、黄杨、王小利、孙丽荣、于洋(11人)
2011年:李小冉、海清、黄海波、陈数、刘威、宋阳、李林、小宋佳(8人)
原因分析
新人欠火候好剧本难出彩
有些人认为,由于小品创作者给春晚大腕写剧本十分顺手,都不愿为新人创作,所以造成新人们最多只能跟在大腕后面跑跑龙套,没有什么出彩的可能,造成后继乏力。已担任赵本山三年春晚小品编剧的尹琪并不认可此种说法。
尹琪表示,赵本山的很多包袱,都是在排练中大家慢慢碰撞出来的,并非一开始由编剧帮他想好的,不存在编剧只为个别人“服务”一说。相反,他在创作时就是单纯创作,会用心设计每个角色,只不过有些新人的表现未必到位,剧本再好,观众还是感觉他们不出彩。“只能说新人相对欠火候,而赵老师的生活阅历加舞台经验就总能让观众喜欢。”尹琪认为,现在春晚小品演员难有超越,主要还是新人们缺乏赵本山那种独到的味道。
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崔琦也认为,赵本山和范伟、高秀敏组成的铁三角不复存在后,至今在中国小品舞台上找不到替代者。无论赵本山和谁搭档,都不能超越他一手缔造的经典,更别说其他人。“一方面观众有先入为主的好感,另一方面他们确实默契到了一定程度。小品台词都是普通话,并不拗口,可不是谁说出来都行。”崔琦说。
2011年春晚导演马东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老面孔也不是那么好替代的。为什么这么一个万众期待的舞台,其他演员不肯上或者不敢上?他们都是极聪明的人,也都是有相当艺术造诣的人,他们为什么不上?他们有他们的考量,他们也对这个舞台进行过分析,不是说谁扒拉脑袋就能上,上了就能挺得住的。”
导演压力大观众口难调
参加过5年春晚的演员金玉婷告诉记者,春晚小品起用新人已是必然趋势,但对春晚导演们来说,新人会带给他们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对待这个问题总是十分慎重。“导演肯定会对新人(有些)担心,因为他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如果推出去好多新人,万一都失败了,这个雷谁来背?”金玉婷告诉本报记者。有人可能会说,只要保证作品好不就不会失败了。金玉婷则认为,春晚导演还真不能只考虑作品,必须权衡方方面面,显示出了足够多的诚意:“往往导演组很满意,但观众就是不买账,因为很多作品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确实众口难调。”
也正因此,起用新人的风险显然比用“老人”更大。
解决之道
注重“老带新”培养配角成主角
解决小品后继乏力的问题,春晚剧组固然要敢于创新,观众同样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耐心等待。“希望大家能用宽容和喜悦的心情看春晚。”金玉婷表示,如果实在不喜欢,观众完全可以选择调台不看,没必要产生不快。
崔琦告诉记者,他对去年的《一句话的事儿》和今年的《午夜电话亭》都印象不错,非常欣赏牛莉、邵峰这些小品后起之秀。而赵本山近年力推***来逐渐分担表演压力,也表明他在为早日功成身退做准备。
因此,崔琦认为春晚小品还有新气象,不必过分担心后继无人的问题:“天才的到来总是不定期的。观众的期望值不要太高,顺其自然,小品终归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天下,耐心等一等,说不定哪天就会出一匹黑马。”
事实上,2011年央视春晚小品前所未有地注重“老带新”,所有小品中均有从未上过春晚的演员加盟。其中至少海清、黄海波、刘威、李小冉四人算是绝对主角。
春晚语言类总导演马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面孔的植入是他们今年筹划春晚一开始就有的“预谋”。“春晚有一种惯性,如何在这种惯性里做出一些新动作而又不变形,是我当时的想法。你比如在挑选演员的时候,海清和黄海波因为去年的一部戏 非 常火,大家就有意愿,要是他们俩在春晚演一个小品会怎么样,那我们就去做这个努力和尝试。”马东说。
起用“新人”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春晚播出后,海清、黄海波的小品《美好时代》深受好评,获得了“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评选”的小品类二等奖。刘威的春晚首秀也算大获成功,不仅小品《新房》在评选中成绩不错,观众对他个人的表现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版撰文/记者邵靖王岗
制图/肖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