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志卫 实习生 陈秋兰/文
邓贤,作家。因其知青的出身,和以知青为题材的创作,常被称为“知青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纪实文学《大国之魂》、《中国知青梦》、《落日》、《流浪金三角》、《中国知青终结》等。
《大国之魂》是邓贤的代表作之一。他用真实的采访经历,全面揭开了中国第一支远征军的神秘面纱,真实再现了沉寂多年的中国远征军在滇缅边境抗日的恢弘壮烈场面。《大国之魂》荣获1993年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优秀图书编辑一等奖”。
邓贤的父亲,也曾经是一名远征军战士,与十万热血青年一道奔赴著名的中、印、缅战场。
在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热播之际,本报记者电话采访邓贤,对于远征军的历史,邓贤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人的白骨。”
1
“失踪”一年追寻远征军
(以下简称“特区报”):我在你的博客里看到《父亲是个兵》这篇文章,你父亲作为一个远征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么多年来,他给你留下的财富是什么呢?
邓贤(以下简称“邓”):我觉得主要是他个人的经历。父亲曾经是个兵,他不仅扛过枪,还去到过遥远的印度和缅甸战场打仗,同时,他也是个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和高级知识分子。因为曾经是远征军的经历,他曾经在政治运动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当年,父亲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曾经轰然倒塌,但父亲一直对我们保持缄默,没有解释太多。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保持沉默。我在那篇博文里面也写到,父亲同那个时代造就的大多数旧式知识分子一样:视荣誉为生命,以个人服从社会,忍辱负重,精忠报国,任劳任怨,不计得失。
特区报:你父亲原来是富家子弟,为什么会去参加远征军?
邓:我的祖父是民国时期著名实业家,裕大华资本集团老板,当时商界显赫人物。我的父亲有太多机会到国外留学深造或者明哲保身,但是还是听从民族召唤义无反顾地投笔从戎,把自己从学生变成一名普通士兵,与十万热血青年一道奔赴著名的中、印、缅战场,成为一名远征军。这样的一段经历,也改变了我父亲一生的轨迹。
特区报:你是怎么触摸到中国远征军这段历史的?
邓:父亲这段历史,在政治运动中,曾经给我带来灾难。但因为你是父亲的儿子,所以你必须接受父亲的全部生命,包括苦难和羞辱。我开始了解父亲以及远征军的历史,还是上世纪70年代我当知青时,我从边疆到滇西办事,路遇塌方受阻于松山。无意中发现山坡上有一座纪念碑,记得当时石碑上记载的番号是“第八军”。那是座坍塌的石碑,残破不堪,字迹已无从辨认。那座山上没有水源,因此没有农民耕作,所以当年的战场被完全保存下来,我在山上找到很多战场的遗迹,弹痕累累,被摧毁的工事,触目惊心。
我从当地人口中得知,松山是滇西抗战主战场之一,曾有十几万中日大军在此激战。日本守军全部战死,国民党远征军伤亡逾万,血流成河。石碑即当地民众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立。当时我震惊不已,我想到了父亲,父亲参加的远征军也抗日?
特区报:这段经历激起你了解远征军的想法?
邓:由于父亲的背景,我以为自己早已同家庭划清界限,已经不再痛苦,但是此时此刻我才省悟,原来我对家庭对父母的感情是如此强烈。当时有一个疯狂的念头告诉我,我要去了解远征军,了解我父亲。我当时本来准备写知青生活的,但看到那个场面后,我改变了想法。我从周边的农民开始了解,沿着当年军队的足迹走,到了每个地方都收集相关信息。我在我所在的知青连队失踪了一年。
特区报:你父亲方面,你是怎么去了解的?
邓:其实我父亲了解远征军历史不全面,他只熟悉他所经历的。当我收集了这些信息后,我回头找到父亲谈,很多疑点也逐渐得到了印证,脉络变得清晰。
2
赶写口述历史 弥补老兵遗憾
特区报:在你收集了解远征军历史时,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东西?
邓:我在《大国之魂》里面写到,当我登上那些远征军曾经打过仗的无名峰,或者凭吊那座业已不存在的“战车公墓”时,我心中突然起了一种类似无知的苍茫感。
我以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人的白骨。
特区报:《大国之魂》创作完成距离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这些年来,你有没有继续关注远征军和你父亲的故事呢?
邓:有。2005年的时候,我和其他几位学者主编了一本口述历史的书籍《同一面战旗下——二战中国老兵回忆录》,这是二战期间,东方中、印、缅战区抗日战争中,当年驻印军的中国二战老兵的回忆录。以前,我们看待二战,是把国内战场和国外战场分开的。其实,中国军队参与的战役,不少是像远征军一样,以盟军的名义,参加到国际战场,为整个二战做出自己的贡献。研究那段历史,重新还原历史,会弥补了很多老兵在离世前的遗憾。
特区报:在这本书里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邓:我们对这段历史,还是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我们需要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特区报:接下来,还有类似的写作计划吗?
邓:接下来,我想写我的家族史。我爷爷从7岁进城讨饭,通过自己的奋斗建了7个纺织厂,创建一个纺织王国,为全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对这段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我的父亲曾是华罗庚的***,后来成为一位优秀的工程师和教授。年轻时以富商之子的身份报名加入远征军进入印度与日本人作战,打得血流成河。我曾经是一名知青。我们家族三代100年,恰好是中国最风云激荡的100年。这些历史必须记录下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的人们认识现实与历史。
3
历史剧也要尊重历史
特区报:资料上说,《大国之魂》在1995年被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峨嵋电影制片厂联合改编摄制为十集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
邓:其实,那部电视剧最终没有问世,一出来就被枪毙了。导演后来把这个电视剧卖到国外了,国内到现在都没有播过,当时的环境还不容许。
目前正在播放的《中国远征军》我还没有看过,不便进行评论。
特区报:如果别人要改编你的作品,你有什么建议或者是看法?
邓:我觉得电视剧还远远不能够承载它实际的内容,历史的意义远不止这些。不过,我觉得这么多远征军老兵,对他们的探索应该再往前走一步甚至是走两步。
目前的一些历史剧,历史往往都变成了布景,然后在这个布景的基础上,编了一些故事。当然,因为这是商业剧,要吸引观众来看,这本身也无可厚非。历史剧不好深究,实际上商业剧很难表现。历史剧要拍得好看,还是要尊重历史。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兄弟连》这部连续剧,它对历史的态度并非是布景,而是把虚构的人物挂在历史素材里。对它来说,历史是一棵树,它是上面结出来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