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借枪》未播前,就已经火得不得了,只因《借枪》的小说原作者是龙一,导演是姜伟,正是三年前那部经典谍战剧《潜伏》的原创。
有了《潜伏》的珠玉在前,人们把对《借枪》关注重点都放在了能否超越《潜伏》上,以及和其他谍战剧的比较上。对此龙一只是说,这些并不重要,因为在《借枪》筹备之初,所有主创人员就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忘掉《潜伏》,既不与自己的作品比较,也不与别人的作品比较。《借枪》的目标只有一个,为观众制作一部有意义,又有观赏价值的电视剧。
昨日,记者电话连线龙一,且看看他对这部自己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是怎么说的。
熊阔海比余则成更加悲壮
辽沈晚报:《借枪》电视剧拍出来后,您是不是已先睹为快了?和您的预期一致吗?
龙一:我完整地看过电视剧《借枪》的样片,这部剧远远超过我的预期,是真正别具一格的优秀电视剧。导演和编剧对剧中人物的再创造,比我期望的还要精彩和深刻。
辽沈晚报:《借枪》中的熊阔海和余则成相比似乎不够机智,性格也有点懦弱,和我们以往观念里的地下党人不大一样?
龙一:地下党的工作都很危险,但余则成是中上层的地下工作者,有国民党军统特务的身份,工资高,生活优越。而像熊阔海这样的半公开身份的下层地下工作者,没什么工作经费,要靠自己打工挣钱来攒经费,组织上交给他的暗杀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但他还是要一拼到底。事实上,在中国革命史中,熊阔海这种下层身份的地下工作者可能是人数最多的,他们依赖的是信仰和理想的支撑,独自承担危险和困难。但恰恰是他们,才使得更高层的地下工作者得到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才有了那些青史留名的英雄,所以熊阔海比余则成更加悲壮。
《借枪》的颠覆实际是还原
辽沈晚报:《潜伏》热播后,余则成的原型一度被探究,熊阔海这个人物有原型吗?
龙一:《潜伏》中的人物是虚构的,《借枪》中的人物也是虚构的。都是在我研究了众多中共地下工作者之后,从中提炼出来的,都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们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任务和工作范围不同,上级对他们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也有所不同。不过我相信,观众看过《借枪》之后,很可能也会为熊阔海找出“历史原型”。
辽沈晚报:在《借枪》里,上司稀里糊涂地让一个根本不具备刺客素质的地下工作者去完成弟弟未完成的任务。很多观众提出这种情节有些荒诞,有点颠覆谍战剧的传统?
龙一:人们只有在不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或是对工作目标没有把握的时候,才会故意颠覆某些东西,以此证明自己确实在“干活”。《借枪》里没有任何故意颠覆的内容,有的只是发现和还原。熊阔海的生活状态,特别是他与上级的关系,是生活中时常会发生的正常状态,只不过以往的文艺作品没有表现这些内容罢了。
写长征小说时曾煮过皮带
辽沈晚报:听说您在写小说时,经常为了追求真实做实验?这次写《借枪》您又干了哪些傻事?
龙一:以前写《长征食谱》我在家煮过皮带。长征途中,一个药膳厨子怎么才能把皮鞋和皮带做好吃了?经我研究发现,用发熊掌的办法来做最好。
我还曾在家中模仿当年的革命党人制造土炸弹。炒制硝酸铵时,散发味道太大,邻居们怨声四起。这说明什么?当年肯定不能在居民区做炸弹。有了这样的小细节,我才能使小说充满趣味、真实可信。
在写《借枪》时,我专程去过中国军事博物馆,研究日本的“歪把子机枪”。小说中,远距离狙击的设计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如何完成对射击距离的测量。如果这个细节解决不了,狙击事件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读者的怀疑,进而读者就会怀疑整个故事。这个问题的解决,我是从中国古代算术学知识里找到的,这个方法叫“望敌远近法”。通过试验,我发现这个方法和计算公式确实可靠。这些实验让我从生活细节或技术细节支撑起我的故事。小说创作中最激动人心的内容,往往是这样生发出来的。
记者 陈妍妮
借枪 自序(部分)
□龙一
《借枪》讲的是一个人被迫去做一件他不情愿、也没有能力完成的工作。从他自身来讲,他的心理疾病让他无法用枪瞄准,但他这次却必须得远距离杀人;他对上级隐瞒了病妻幼女的事,如果他牺牲了,妻女将得不到组织上的照顾,而她们独自无法生存;他的战友难以依靠,他的弟弟就是死在战友的冒险计划中;他儿时的玩伴无情地利用他,他的国民党合作伙伴故意出卖他;刺杀是个很费钱的工程,他没有足够的资金;他怜惜年轻的女话务员,最终却不得不将她牵扯进危局之中,成为他唯一的帮手;他的对手在资源、计谋和残忍程度上都远远超过他……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面临的处境,从技术上讲叫“故事情境”,直白些说,这是我为熊阔海日后不得不承受多次挫折设计的生存环境。
故事是对生活的隐喻,如果除掉抗战背景,将刺杀行动换作某种生存目标,这个故事情境似乎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生处境,欲望、目标、对手、上级、同事、朋友和金钱。我们追求的目标总是以最困难的形式出现,我们的环境永远在阻碍着我们的欲望,我们的同伴总是不够可靠或不够得力,我们的上级给我们的支持总是不着边际……用悲观的方式提出生活中的问题,才能让我们有机会以乐观的方式解决问题。为此,我在《借枪》中融入了部分荒诞和少量喜剧,让目标的达成足够戏剧化,同时,也希望通过人物可理解的行动和大量细节说服读者相信,熊阔海所做的一切,都是可能的,可行的,是生活的实存,是“丛林法则”在革命者身上的真切体现。
人物介绍 龙一
人生经历简单却妙趣横生。呆在天津作协的前10年,他没写过一部文学作品。 37岁才开始动笔写小说,“潜伏”11年后,因电视剧《潜伏》的大热一夜之间走红。
年轻时,他想写一本叫中国享乐史的书,并用了大概10年的时间研究古代人的衣食住行,但最终因内容“腐败”而被各出版社给予否定。最新力作《刺客》《暗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