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的加盟,以及《观音山》主打的叛逆青春的宣传定位,让“小众”艺术片在这个电影淡季大卖
近百场宣传活动,超过投资成本过半的宣发费用,两极分化的口碑争议。1200个拷贝投放量,2600万元的首周末票房。投资1200万元的李玉新作《观音山》在“倒春寒”的3月影市,成为目前关注度最高、话题性最多、票房最高的国产影片。
按照以往影市经验,业内人士之前对该片的票房“钱”景并不看好。但结果却是《观音山》实现了票房和关注度的双赢,除却影片本身质量有一定的保证外,该片在档期的选择、大片式的宣发规模等营销手段方面做出的成绩也受到关注,让这部定位为“具有艺术品位的商业片”成为艺术片成功运作的优秀案例。
成本 宣传成本超投资一半
据片方提供的数据,《观音山》在上映三天票房便获得了2600万元,而之前国内某知名电影公司给该片开出的总票房预测仅为700万元。有了艺术片在国内市场不吃香的前提,影片在宣发工作上大胆运用了“大片营销”的模式:在全国共做了79场宣传活动,走访十多个城市巡回宣传,营造了上百个宣传点,甚至投放了与大片规模相当的1200个拷贝。据影片总发行人高军透露,一般国产大片的宣发成本基本是控制在总投资的1/3,而《观音山》则高达700万左右,超出了影片1200万投资成本的一半,营销的阵势已经远远大于影片本身。同时,影片众主创的高度配合也是促使该片知名度不断升温的重要原因,“主创先后累倒了好几个,范冰冰就是头一个累病的,整个宣发团队平均每天最多睡四个小时。”
档期 淡季厮杀躲过劲敌
对于这部映前并不被看好的影片,高军认为如此大规模的宣发成本投入,并不是“撞大运”,而是经过了细致的市场分析,而这其中最精准的便是对上映档期的选择,高军笑言“一部好影片找不到合适的档期,相当于一个好女孩嫁不到一个好老公”。
其实历年的3月档一直被视为影市的“倒春寒”,但也正因此,3月反而没有强势的影片上映,市场出现了很大的空当,而《观音山》选择在3月初上映,更是与有一定市场号召力的《刀见笑》和《洛杉矶之战》拉开两周多的时间,直接促成该片成为两周票房冠军的无悬念。
此外,该片营造出的关注度和话题性,也为影片赢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据高军透露,《观音山》上映初始与引进片《关键第四号》的排片场次差不多,但是后来由于《观音山》的关注度更高,再加上不俗的上座率,因此出现了后来居上的局面,“已有不少影院提出追加拷贝,增加了排片场次,目前《观音山》的排片占到了市场的40%左右。”
定位 文艺片的商业卖相
导演李玉之前的作品一直被定位于艺术片范畴,票房最好的影片《苹果》也不过收益1500万元,但是此次《观音山》则摒弃以往对其“艺术片导演”的定位,打出“具有艺术品位的商业片”的营销理念,而事实证明,这一理念的运作十分成功。其实就影片本身来说,并没有讲述一个商业片的故事模式,但是在宣传上却找到了具有商业电影的全部卖相:明星、叛逆青春、亲情、友情和爱情。
此外高军分析,近年当观众看过了大量的恶搞喜剧之后,已经对此产生了审美疲劳,“现在很需要一些产生共鸣的、有营养的影片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观音山》是一部有营养的电影,避免观众对‘恶搞成风’形成的一种腻烦心理。”
话题 利用口碑两极争议
“这才是应该票房过亿的电影!近年来难得的佳作。各位,《观音山》票房不过亿是我们的耻辱。”这是华语传媒大奖发起人、《时尚先生》执行主编钭江明在看完《观音山》后在微博上的留言,而该条微博可谓拉开了《观音山》“口碑争议大战”的序幕。在对该微博的近千条评论中,网友可谓有弹有赞,而且出现了口碑两极化的评价。赞的人称其是一部“难得佳作”,弹的人则毫不留情地大呼“垃圾”“炒作”。
利用“微时代”的网络传播手段已经不是新鲜之举,但是有的作品就这样“在骂声中倒下”,而《观音山》能够在争议中赢得不俗票房,高军认为“影片本身质量是关键”,“公众对一部作品产生争议说明对它的关注,但一上来就都说好却不见得是个好事,我们不仅不怕争议,反而希望能有更多的争议出来。但重要的是要看争议过后,主流争论口碑的发展,好的结果就是褒大于贬,而这点正是取决于影片本身的质量。”
■ 《观音山》背后的故事
《坝上街》促成相识
《观音山》的成功,不得不提到两个人,该片的制片人方励,以及影片导演李玉。方励本来从事的是科技行业,但他从小就喜欢文学和摄影,所以当2000年导演王超拿着自己的剧本《安阳婴儿》找到他时,他没多想就答应了。这之后,方励连续和王超、娄烨合作了几部影片,但“不能对剧本发表意见、没有调整剧本的权利”让他觉得没意思。
此时,在央视当纪录片导演的李玉把自己的房子和车抵押出去,拍摄了自己的处女作《今年夏天》,这个讲述女同性恋故事的电影没能公映。但李玉没有放弃,她为自己的第二部电影写了剧本《坝上街》,一个偶然的机会,方励读到了《坝上街》,认识了李玉。
当年《红颜》票房仅40万
方励与李玉一拍即合,很快拍出了影片《红颜》。这部投资500万元的影片曾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把“新锐女导演”李玉一下子推到了中国观众面前。
《红颜》当年国内票房仅有40万元,之后二人合作、投资1100万元拍的《苹果》前后多次送审,上映后遭受争议,但还是收获了1500万元的票房。方励说这些年,他为电影砸了4000多万,但他心里清楚,市场不好时只要拍出有意思的东西就行。“现在市场好了,就要拍出好看叫座的电影,在小众和大众之间找平衡,《观音山》就是一次试探。”
本报记者 牛萌 孙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