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如何炼成爆红剧 要敢把钱砸在创意团队(图)

2011/4/8 11:33:3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东方卫视总编室张先生表示:“《爱情公寓2》的主打观众群体是15岁至24岁的年轻人,适合在寒暑假中播出。情景喜剧不像其他影视剧,无需情节的曲折离奇,无需人物的多舛命运,甚至无需峰回路转、自圆其说的意外结局,所谓“情景”,即是一种模版式的生活。

  新报记者|朱渊|文

《爱情公寓》

《爱情公寓》

《爱情公寓》剧照

《爱情公寓》剧照

  在“明星就是硬道理”的电视剧市场,面向“50+”观众的制片商和发行商严格遵循传统的制播守则,文化市场呼唤创新。在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之际,上海本土剧也已走出新的姿态,以《爱情公寓》领衔的沪产电视剧正从网络向荧屏突围。究竟《爱情公寓2》是如何在诸多原创剧中脱颖而出?这样一部几乎无甚宣传的作品又是如何口口相传创造十亿网络点击奇迹?记者近日采访了该剧策划兼编剧汪远,揭秘爆红剧是如何炼成的。

  非黄金档走出黄金剧

  从冰点到沸点的飞跃

  在年轻人中颇有人气的情景喜剧《爱情公寓2》最初在东方卫视首播时,并没有占据黄金档,即便是在寒假白日以6集量贩式播出,它依旧创造了每天翻新收视率的奇迹,位列同时段全国收视排名前茅,上海本地收视从首播到大结局播出也翻了一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东方卫视总编室张先生表示:“《爱情公寓2》的主打观众群体是15岁至24岁的年轻人,适合在寒暑假中播出。”电视剧还在样片阶段时,张先生就曾先睹为快,当时他的观后感就是:“好看,已经颇有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美剧《老友记》的风格。相比第一部中还略显青涩稚嫩的表演,陈赫、王传君的表现也更加亮眼,更与他们片中演绎的角色合二为一。”不少观众也纷纷表示,剧中的每个人都很有自己的个性,“曾小贤的‘贱’演得非常到位,王传君的关谷也很搞笑,还真的挺像日本人的。而且台词太逗了,‘一口盐汽水喷死你’‘龙虎牌清凉油,你值得拥有’……想起来就忍不住乐。”

  作为独家代理发行《爱情公寓》系列情景喜剧的上海五岸传播有限公司,也一早看好了这部虽然没有大牌明星,但却充满了青春时尚感,制作精良的“上海出品”的情景喜剧。参与发行工作的戴先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作为专业做电视剧的公司,我们有着专业的审看团队和审片流程。还在《爱情公寓1》的时候,团队中很多‘80后’同事都看得当场笑翻,所以我们果断地拿下了该剧的独家代理发行权。目前《爱情公寓2》除了在东方卫视、广东卫视、宁夏卫视等上星频道播出收视反响不错外,在各地地面频道的销售情况也很好。”

  与此同时,该剧也是五岸传播首次尝试偶像剧在非黄金档时间上星播出,“直接在假期播出,就是针对年轻受众的。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后来很多年轻白领‘投诉’我们,把电视剧放在下午时间段播放,让他们赶不上及时追剧,只能下班后再在网上追看。”戴先生表示,《爱情公寓2》在网络上点击率极高,“非常有人气,甚至带动了第一季《爱情公寓》重回网络点击率排行榜。因此,我们在考虑正在制作中的《爱情公寓3》也能够在黄金时段播出,凭借它的精良制作,以及依靠前两部累积起的良好口碑,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收视成绩。”

  以大片的姿态搞制作

  砸重金培养创意团队

  都说现在的情景剧“既不好看又不好笑,既不寓教也不于乐”,但往前回顾个十年八载,电视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情景剧也曾有过春天”。最早的《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到《闲人马大姐》,中国情景剧一度走出过辉煌的苗头,却在之后由于创意环节日渐薄弱、电视制作日渐粗糙才走了下坡路。

  身为美剧狂热者,“80后”的汪远一度也很困惑:“我就琢磨,怎么中国就不能做出像《老友记》、《生活大爆炸》这样让人不能自拔的优秀作品呢?!”正是为着这份不甘心,汪远带着一群充满干劲的年轻人从广告界跳槽至电视圈,“我相信在制作方面我们的技术条件都是成熟的,缺少的只是勇气,比如敢把钱砸在创意团队的勇气,敢拿时间耗在培养观众的勇气,还有就是敢弃用明星而启用新人的勇气。”

  为了不落入“斥巨资请明星”的恶性循环,汪远坚持把制作费的80%都用在剧集制作中,“几乎没有人相信我们一集的制作费用会那么高,几乎所有前辈都会质疑说你们没有明星,钱都花在哪里?我说都花在制作上,这的确是事实。人家一集可能拍100个镜头,我们起码400个;人家一天可以拍好几集,我们光弄本子就七天一集;人家罐头笑声翻来覆去也就三四种,我们收集了整整300种,不但人工贴罐头笑声,还要请观众现场看拍摄,并由剧组三轮论证。而剧中许多枪战、武打、魔幻的场景更是租赁电影拍摄地,丝毫不马虎。”

  或许在许多人看来《爱情公寓2》的成功是一次偶然,但汪远却坚信这是“尊重观众智商”的结果:“我们要做‘接地气’的作品,就要真正立足广大观众的视角,诚然现在收视率深受50+观众群的影响,但我相信观众群细分是非常必要的,而年轻观众将是未来50+,我相信在十几二十年后,当他们成为收视主群体时,他们会记得年轻时看过一部优秀的情景剧叫《爱情公寓》。”

  【记者手记】

  人人都爱柏拉图城堡

  通常情况下,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身边不太可能同时涌现出若干名风格迥异的“绝世活宝”,何况他们还彼此买账,相处融洽,偶尔的吵闹只为平添生活的姿色。

  一旦生活给了我们另一种可能,即便只是在虚幻的影视剧中,也好歹能给单调的日子上一上色。从这层逻辑来看,情景喜剧《爱情公寓》提供的不是一堆生活笑料,而是一种生活模式:一群奇形怪状的年轻人,各自从事着截然不同的工作,骨子里生来凝固着截然不同的星座,带着与众不同的优势与劣势,一头钻进爱情公寓的屋檐底下,展开一场奢华中不乏油盐酱醋、繁琐中却添娇媚优雅的青春之旅。胡一菲、吕子乔、曾小贤、关谷神奇、唐悠悠,来往于爱情公寓里的这些人,不是电视剧里的一众人物,而是你心里想成为的人,或是你想有的一个朋友,你要么想成为胡一菲,要么想成为曾小贤,要么就都不想成为,但希望他们全是你的朋友——你要的是一座爱情公寓,里面住着这些神奇的朋友,像你老希望机器猫从小就在你身边一样。

  情景喜剧不像其他影视剧,无需情节的曲折离奇,无需人物的多舛命运,甚至无需峰回路转、自圆其说的意外结局,所谓“情景”,即是一种模版式的生活。《爱情公寓》提供了一座青春年少的柏拉图城堡,我们像渴望王子公主终成眷侣那般对它频频遥望,愿它补给我们各自生活里的不足,甚至,弥补我们自身的性格缺陷。我们喜欢一个人,通常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喜欢一部情景喜剧的道理亦然。

  正鉴于这一成功模式,《爱情公寓》便无需大腕明星捧场,也照样收视攀升,好评如潮,娄艺潇、孙艺洲、陈赫等一众“住客”已然成为一代年轻人的“老友”。若干年后再看他们,就像长大后的我们忽然想起来《成长的烦恼》里那个淘气叛逆的Luke就是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