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
郁钧剑
昨天上午,在主持人戴志诚的引见下,姜昆、郁钧剑、徐沛东和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将齐齐亮相浙江美术馆。
这个完全可以凑成一场中国大牌文艺晚会的阵容,这次却是来向杭州这个书画重镇的书画家们“叫板”的。
姜昆嫌自己签名字太寒碜重练毛笔字
昨天下午,四位艺术家刚入住杭州香格里拉,就被记者们逮了个正着。在圈内,四个人不仅关系“铁”,还有“四大傻”的称号。哥们几个在一起,自然特别放松,全然没有了荧幕上的紧巴劲儿,一个比一个眉飞色舞。
徐沛东咬着个苹果,一屁股坐下,拿自己的93公斤体重和记者开起了玩笑:“我一个顶你俩啊。”请姜昆给四个人的书画水平排个序,原以为他一定会谦虚地把自己列到最后,没想到他脑袋一晃,乐了:“不,我肯定不是倒数第一,我是倒数第二。倒数第一的是徐沛东,因为他练的年头最短,但也不妨碍后来居上。”
姜昆说,30多年来四个人一直很有缘,“经历相仿,志同道合。”书画是四个人的共同爱好,也是凑在一起时的热门“切磋”话题。“哈哈,我们不止是切磋,用北京话讲是‘踩乎’,互相贬低”。于是,一拍即和,全国书画巡展就这么开始了,上海,成都,南京,杭州是第四站。
姜昆是巡展的最初提议者。虽然满口熟悉的相声调调,不过谈起书法,姜昆倒是很严肃。因为父亲姜祖禹是著名书法家,姜昆便是在他影响下拿起毛笔的。听记者提起父亲,姜昆立马拎起自己的iPhone4给助手打了个电话,“帮我拿本我父亲的书法集下来。”然后,一页页地为记者介绍起父亲的书法特色。这书法集,也是他近来帮父亲出的,“我父亲是民国书法家张伯英的学生。张伯英先生教他要临摹碑帖,所以他的字可以说是‘力透纸背’。”
“我父亲曾经说过,我是他唯一的一个学生,但却没给他争光。”姜昆说的是,自己虽然深受父亲的影响,却未能传承他的衣钵,“他从小就逼着我描红、摹帖。我现在非常后悔,那时候对书法没有自觉的情绪。”
念初中后遇上特殊时期,姜昆就放下了毛笔,“对于文化的东西就淡漠了。”再次提起笔,是因为“到了90年代,开始出了点名,老是有人要你签名、题词,那个字啊,哎呀太寒碜了,拿不出去。于是,开始‘重操旧业’。”
徐沛东把《篱笆墙的影子》写成书法作品
前阵子,网上热炒赵本山的书法作品在慈善拍卖会上拍出了100多万的高价。昨天有记者以此为话题追问各位老师作品的价格,大家都表现得很谦虚。
对于自己3万多元的作品拍卖纪录,姜昆连连摇头:“大部分都是送的。至于义卖,那20、30、40万都有,那是人家为了捐钱。但是从艺术角度来说,绝对不值那么多。”郁钧剑则说:“要是有收藏家愿意花1000万买我的作品,那肯定是个傻子。要是大企业家为了做慈善花1000万买,那我倒觉得值得。”
现如今,书画都成了四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徐沛东拿书法来健身,每天中晚饭后,雷打不动要练上个把小时。“因为我这人太懒,不爱动。以前吃完饭,就往沙发上一躺看电视。写字可以逼着我站个把小时,利于健康。”
而姜昆练书法,就好似于自我心灵按摩。“每天早晨6点半到7点半练字。因为早上心最静,没有电话干扰。你要是看到我的作品,前后有点不一样,那中间肯定是接电话了。”他说,书法对自己最大的影响就是“不浮躁,能静心”。
而郁钧剑一周至少要有五六次的练习时间。
他们都对书法有着敬畏之心,又试图在其中玩出点自己的花样来。 郁钧剑创作的书法作品,都是自己创作的诗词。徐沛东把自己创作的经典歌曲《篱笆墙的影子》写成了书法作品。姜昆也曾希望在书法中来点“相声”特色,为此“想过出顺口溜、打油诗书法,也写过相声里的经典句子。但写出来觉得跟书法的意境相去甚远,后来觉得还是要回归传统”。
问姜昆有没有把写字的传统传承给女儿,他苦笑着摇摇头,“我女儿很小就去国外求学,现在32岁了,我和她的交流,靠视频。”他说,举办这个展览,除了“欢迎大家的说三道四,因为展出才方知自己的缺陷在哪儿”外,更希望通过这些“宣扬民族文化”。
本报记者 林梢青/文 杨晓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