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三十年 辉煌成追忆
香港金像奖“30岁”了
□晚报记者 于音 林莉莎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香港金像奖走过了三十年,其中浓缩的也是一幅香港电影的起伏大画卷,从盛极一时欣欣向荣之景,到难以阻挡的衰落与颓势,金像奖见证了香港电影的沉浮岁月。正如影评人魏君子所说,“那个特定的时代已不可复制”,我们不得不正视港片的没落。但在三十年的光影岁月中,追忆那些辉煌时刻仍是对电影人的一种鼓舞与激励,也是向他们曾缔造的电影传奇的一种致敬。
黄金盛世
辉煌篇
名导大导辈出
上世纪80年代是香港电影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各种类型的电影争相涌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也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在著名电影人吴思远看来,那时候的电影圈创作自由,像徐克、许鞍华等导演都曾在电视圈打拼磨练,再加上勇于吸收新鲜东西,迅速形成了香港新浪潮。于是在传统的功夫片、喜剧片领域出现了如徐克、王晶等奇才,吴宇森《英雄本色》、林岭东《龙虎风云》的横空出世也掀起了警匪片的热潮,而许鞍华《投奔怒海》、尔冬升《癫佬正传》等爱情和市井题材的影片也将文艺片推向又一个高峰。
奇才怪才涌现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进入空前繁盛的黄金时代。在喜剧片方面,周星驰以其独具一格的“无厘头”风格开宗立派。 1991年,周星驰有三部电影跻身当年的票房榜前十。而1992年这一纪录再次被刷新,这一年的票房榜上,前五名均是周星驰的作品。此后周星驰更是凭借 《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食神》等奠定了喜剧之王的地位。
说起这一时期的功夫片,徐克是个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拍摄于1991年的《黄飞鸿》及其一系列后续作品堪称是香港武侠电影的经典。徐克重新诠释了黄飞鸿的形象,将其置于中西文化交汇的时代洪流中,上升到了“家国一体”的高度,史诗般的架构更能唤起观众的兴趣。
香港影坛此时也涌现出不少 “奇才”、“怪才”,比如王家卫以类型电影起步,却又不拘于类型限制,《阿飞正传》、《东邪西毒》等作品则进一步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手法,而1997年荣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春光乍泄》更提升了香港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刘镇伟、王晶等则是玩转喜剧、武侠、赌片、动作等各种类型电影的 “多面手”,期间《逃学威龙》、《赌神》、《赌圣》系列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衰落篇
无奈:香港电影盛极而衰
从1993年开始,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年产量与本土票房出现了萎缩的趋势。经济低迷、商业功利化、跟拍成风、盗版猖獗等内忧外患的共同作用下,香港电影逐渐步入冰河期。
香港电影走向黄金时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类型的多元化发展,但在九十年代的激烈竞争中,香港电影类型变得越来越狭窄,题材也难以推陈出新,正如成龙说的那样:“电影市场最怕跟风,拍古装就全部古装片,拍文艺就全部文艺片,这样就把电影拍死了。 ”
而叶伟信导演也直言,“在香港,追求电影的票房利益的确是电影人最主要的目的,而商业功利化的最典型表现就是大量的跟拍、翻拍、重拍、续拍电影的出现,这也成为香港电影的致命伤。因为香港本土的电影市场非常狭窄,必须借助向外推广才能增加票房收入。而这一时期香港影坛的怪象是一个题材火了,马上一窝蜂地跟拍相同类型的电影,大量热钱的涌入更进一步推动了这种趋势,结果导致观众逐渐审美疲劳。 ”
此外,八九十年代香港出现移民潮,吴宇森、周润发、成龙、李连杰等纷纷前往好莱坞发展。中年电影人才流失,新鲜血液又难以及时补充进来,也是香港电影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成龙说过,很多导演的才华单凭一两部电影还看不出来,但因为香港电影看重票房,再加上盗版猖獗,为了抢速度往往追求立竿见影,“一部不成功,没人会投资你拍第二部,新人缺少锻炼的机会,难以成长。投资方为迎合市场喜好也更不会花心思培养新兴的电影人才,导致青黄不接的局面。 ”
趋势:合拍之余仍有坚守者
随着香港电影的衰落及内地与香港电影的合作兴起,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人选择北上拍片。陈可辛、彭浩翔、黄百鸣等更是将电影工作室迁至内地,就连一直坚守拍港片的“大佬”杜琪峰也以《单身男女》一片开始进军内地,而近几年斩获金像大奖的 《叶问》、《十月围城》等无一不是合拍大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合拍片往往只讲“噱头”,内容却粗制滥造,而且内地和香港地区的文化差异也成了制约香港电影发挥的枷锁。吴思远告诉记者,因为对内地情况不甚了解,很多题材往往很难把握,因此香港电影人必须不断自我调整,在不同地域文化中寻找到契合点。
在合拍片发展壮大的同时,香港本土电影似乎逐渐被弱化了,很多香港导演认为,香港只有六百万人,不可能只拍纯港片给自己看。不少北上的香港导演则希望通过合拍片积累资金,再回过头拍自己喜欢的香港类型片。
警惕:港人北上拍烂片
香港电影人北上,其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就是“烂片入市”。像香港导演蒋国权执导的恐怖片《异度公寓》虽然票房不俗,但却被影迷评论“烂到家了”;再比如曾执导过 《妖魔道》、《新碧血剑》的香港导演张海靖已阔别影坛十余年,来内地拍摄的恐怖片《异空危情》被称为“烂片中的奇葩”,影片逻辑之混乱令观众直呼吃不消;而《唐伯虎点秋香2》、《龙凤店》等中小成本电影都被批是大烂片。文隽就曾指出,有些香港导演以前拍的就是烂片,口碑就没好过,现在突然有了资金进军内地,也不能指望他们拍出好片。
此外,不少香港影星北上后也成了“烂片代言人”,其中去年荣膺金像影帝的任达华接连拍了《午夜心跳》、《守望者》等恐怖片,却被指只顾赚钱不顾质量,拿了影帝接戏标准却让人不敢恭维。再比如吴镇宇、陈小春等近几年也接连到内地拍戏,吴镇宇近期接拍的《战国》更被批为“烂片奇葩”。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香港演员接拍“烂片”,实为高片酬所惑。
疯狂拍戏
郑九组、张一打数不胜数
香港电影繁荣的背后是无数优秀电影人的辛勤付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演员片约多是很寻常的事。比如一天赶9个剧组拍戏的郑裕玲“郑九组”,一年接拍12部电影的张曼玉“张一打”,还有诸如 “王七组”(王祖贤)、“刘十三”(刘德华)之类的称号数不胜数。
节奏快、片约多的状况,使得香港很多演员成了 “工作狂”,甚至连刚出道的新人也不例外。王晶导演曾透露说,周润发刚入行时每天都很辛苦,从早上6点一直要拍到半夜。 “那时他也有办法,就是拿套被子和牙刷、牙膏住在道具间里,平均一天只能睡3个小时,就这样捱过了3年。 ”而刘德华刚出道时更忙,有时连续一周都没有一天能睡满3小时,连回家换衣服都是奢望。
最近忙于修复旧版 《倩女幽魂》的电影人吴思远感慨说:“那时候拍电影就讲一个‘快’字,每天分分秒秒地赶时间,往往连续工作一整天都不能休息。 ”吴思远回忆说,当时香港一部电影通常2-3个月就要制作完成,而演员的档期也相当紧张,“记得与我合作过的张曼玉、林青霞这些演员通常是一部电影刚拍完,马上又要拍第二部。 ”
惠英红裹着布睡水沟
老牌影星惠英红是当年红极一时的功夫女星,她1982年凭借电影《长辈》获得首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她也曾在繁盛时期有过片约不断的经历。日前来沪宣传新片《倩女幽魂》时,惠英红向记者透露,尽管过去了20多年,但当时的盛况仍让她印象深刻。
“那时候郑裕玲因为一天要赶九个剧组拍戏,所以有了个雅号叫‘郑九组’,我比她只差了一点点,别人都叫我‘惠八组’。 ”惠英红说,那时几乎每天都有开不完的工,时常要在拍一个戏的间歇拍另外一个,根本顾不上休息,“我记得拍《城市之光》时,因为时间很紧张,拍摄进度非常赶,我一连27天都几乎没有好好睡过觉。后来有一天剧组在一个街区取景,我看到旁边有条小水沟,竟然就裹着布躺在里面睡着了。 ”
粗制滥造暗埋衰落隐患
虽然繁盛时期的香港电影给香港影星带来了无数片约,但危机却早已暗藏,许多演员为赚钱而大量接戏,对电影本身已经失去关注。郑裕玲就曾坦承“当时确实钱字当头”,而且片商也不尊重演员,演员往往事先一无所知,到现场开工才知道要拍什么。如果很执着于戏的好坏反而会显得很傻,“因为没有人是认真的”。
吴思远也对演员“赶场子”的做法很不赞同,“同时接好几部电影,中间断断续续又不专心,拍出来肯定效果不好。 ”吴思远认为正是为抢时间不顾影片质量的风气使得那一时期香港电影出现了许多粗制滥造的作品,为后来的整体衰落埋下了隐患。
帝后传奇
发哥:14次提名3获影帝
1982年正值香港电影蓬勃发展之际,香港电影金像奖作为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它的创立大大鼓舞了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进一步推动了香港电影界的繁荣,而全盛时期的“影帝”、“影后”也成就了时代传奇。
作为香港影坛“大佬”级人物的周润发曾三次获得最佳男主角殊荣,上演了金像奖历史上罕见的“帽子戏法”。发哥第一次获奖是在1986年的第六届金像奖上,当时吴宇森的新片《英雄本色》一举打破香港电影史上的票房纪录,周润发扮演的小马哥也成了经典银幕形象。
次年的第7届金像奖上,发哥以《秋天的童话》、《龙虎风云》、《监狱风云》三部电影同时提名金像影帝,并凭借《龙虎风云》一片再次摘得最佳男主角桂冠。而1990年的第九届金像奖上再次出现“自相残杀”,发哥凭《阿郎的故事》战胜了《赌神》“梅开三度”。算上今年的14次提名,发哥至今仍是香港演员中提名次数最多的一位。
梁朝伟:7获金像5度封帝
虽然老婆刘嘉玲封后路坎坷,但梁朝伟却实属影坛幸运儿,光金像最佳男主角就拿了5次,最佳男配角也拿了两次,绝对是拿奖拿到手软。早年,梁朝伟凭《人民英雄》和《杀手蝴蝶梦》两获金像最佳男配角奖。此后,梁朝伟又先后凭借 《重庆森林》、《春光乍泄》、《花样年华》、《无间道》、《2046》五度封帝。
有趣的是,凭借《人民英雄》第一次拿到金像奖时,梁朝伟还一脸激动,后来则越来越“淡定”。最经典的当属凭借《花样年华》第3次获影帝,他在领奖台上只平静地说了句“谢谢王家卫,谢谢”,成为金像奖最精简的获奖感言。
张曼玉、袁咏仪令人称奇
梁朝伟五度封帝,其银幕情侣张曼玉也五度勇夺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第9届金像奖上,张曼玉凭《不脱袜的人》首度封后,其后再凭《阮玲玉》、《甜蜜蜜》、《宋家皇朝》及《花样年华》撼赢一众好戏之人。
港姐出身的袁咏仪也是影后的传奇人物,1993年,她初登银幕就以处女作《亚飞与亚基》一举夺得了当年金像奖最佳新人奖。次年,她主演的《新不了情》轰动一时,她也因此摘得第一个影后桂冠。 1994年,袁咏仪与张国荣合作的影片《金枝玉叶》再次轰动全港,袁咏仪也成功蝉联影后,只是可惜她近年来产量不高,已没了金像影后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