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金像奖:背熟七口诀 你也能当金像帝后(图)

2011/4/24 7:33:2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样板:第23届影帝刘德华(2004年《大只佬》)、第28届影帝张家辉(2009年《证人》)、第30届影帝谢霆锋(2011年《线人》)  和奥斯卡的评委一样,自毁容貌的演员特别容易得到金像奖评委的青睐。

《阿郎的故事》中发哥从头惨到尾

《阿郎的故事》中发哥从头惨到尾

乔宏是金像奖史上最老获奖影帝

乔宏是金像奖史上最老获奖影帝

刘德华在《十面埋伏》中

刘德华在《十面埋伏》中

张家辉《证人》中的独眼毁容照

张家辉《证人》中的独眼毁容照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已于上周日晚热闹落幕,谢霆锋、刘嘉玲称帝封后。纵观金像奖这30年来的影帝影后获奖名单,你就会发现,其实金像奖是有法则的,只要把以下七大口诀背得滚瓜烂熟,保准能打动评委们的芳心,金像帝后奖杯就如你囊中之物。

  口诀  1

  越丑越来电

  样板:第23届影帝刘德华(2004年《大只佬》)、第28届影帝张家辉(2009年《证人》)、第30届影帝谢霆锋(2011年《线人》)

  和奥斯卡的评委一样,自毁容貌的演员特别容易得到金像奖评委的青睐。从刘德华到谢霆锋,哪个不是一等一的大帅哥?但评委们从来对他们俊美的外形不感冒,一旦沦为“肥胖哥”、“刀疤帝”之后,所有评委都受用起来,“花瓶男星”魔咒也瞬间解除,演技也随之被认可。为了拿到金像奖,帅哥们的牺牲确实巨大:一贯贪靓的华仔帅了这么多年,不惜增肥之后还戴着几十斤的肌肉模型上阵,把自己变成一个大怪物;谢霆锋在《线人》中剃光了头发,脸上全是刀疤;张家辉虽然不够帅,但为了金像奖宁愿把自己毁成“独眼龙”,丢了脸蛋赢了金像,划算!

  锦囊:别再整容了!别再减肥了!要知道丑才是获奖的首要定律,你现在吃出来的每一克脂肪,日后都会成为黄金。

  口诀  2

  谁傻谁得奖

  样板:第5届影帝郑则仕(1986年《何必有我》)、第13届影后袁咏仪(1994年《新不了情》)

  很多人都不知道,郑则仕竟然比周润发更早拿到金像影帝,这多少有点让人吃惊。有人酸酸地说,那还不是因为他演了个讨巧的傻子“肥猫”。在《何必有我》中,这个无依无靠的智障青年“肥猫”,天性纯朴、毫无心机,整天只和一群孩子在一块玩,这种角色确实太让人怜爱了。而凭借《新不了情》夺得第13届影后的袁咏仪,扮演的也是一个一根筋的“呆瓜”,她坚信自己的骨癌已经好了,才和刘青云开展了一段新恋情,谁知刚一找到如意郎君就因病而亡,这种傻鸟型的角色,往往也能讨好评委。

  锦囊:要调动评委们伟大的母性气息,还有比柔弱得无法进入社会的角色更有效的么?

  口诀  3

  变态吃四方

  样板:第13届影帝黄秋生(1994年《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第25届影帝梁家辉(2006年《龙城岁月》)、第29届影后惠英红(2010年《心魔》)

  毋庸置疑,金像奖的评委们对变态角色有特殊的钟爱——大家都是重口味!从1994年金像影帝被黄秋生拿下以后(据说他事后还把金像奖扔进了垃圾桶),金像奖陆续被各式各样的变态角色捧走。其中有第25届的梁家辉,他在《龙城岁月》中扮演的***大佬“大D”变态得深入骨髓;影后角色中也频频出现过几位变态的恶婆娘:《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巩俐扮演的皇后心狠手辣;《洪兴十三妹》中吴君如扮演的钵兰街大姐大对背叛自己的女友酷刑处置;最新代表人物则为第29届金像影后惠英红,她在《心魔》中的癫狂表演非常到位。

  锦囊:《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里一定会有一段讲如何塑造非常人的状态,建议大家多读一下。

  口诀 4

  惨是独门暗器

  样板:第4届影帝李修贤(1985年《公仆》)、第9届影帝周润发(1990年《阿郎的故事》)、第21届影帝周星驰(2002年《少林足球》)

  落难中人同样是金像奖评委的心头好,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些悲天悯人的角色得到金像奖的恩泽。第4届影帝李修贤自导自演的《公仆》中,他饰演的便衣刑警阿B为人正直,却不得不追捕童年好友,孰料途中误杀小童,最后好友被枪杀,当银幕上响起“心碎那么哭出来”的闽南歌时,观众也哭得稀里哗啦。符合这一口诀的还有很多,比如周润发在《阿郎的故事》中扮演一个飙车的烂仔,在富家女友临盆之际撞死警察入狱,最后为照顾自己的亲生儿子波仔,在赛车途中意外死亡,血流满面。再来看第21届影帝周星驰在《少林足球》中,彻底就是个“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的主儿。

  锦囊:去金像奖混,除了要弄得满身烂疮,还得身世悲惨,没有碰到癌症晚期,至少也得妻离子散、意外身亡,才能出彩。

  口诀  5

  贱到土里去

  样板:第15届影后萧芳芳(1996年《女人四十》)、23届影后张柏芝(2004年《忘不了》)、29届影帝任达华(2010年《岁月神偷》)

  很多带有香港本土色彩的市井小人物角色,很低微很卑贱,但是这种贴近生活的表演,也容易拿奖。从许鞍华导演的《女人四十》开始,影片中乌云密布的天气,穿插高楼的空景,对比胡嫂家所在的贫民房,被风雨残蚀的水泥砖板以及屋内昏惑的灯光,真实地反映了香港底层人们的生存状态。还有第23届影后张柏芝,她在获奖影片《忘不了》中扮演一个香港小巴司机,处处碰壁却生命力顽强;而演惯了警察、妓男、***的任达华在2010年彻底放弃了型男形象,《岁月神偷》里的鞋铺老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上世纪60年代末的香港市井百态。

  锦囊:“来源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话始终都是适用的,各位演员,没事别坐家里,多去街边吃吃鱼蛋虾丸,没准儿一个大妈d都能成为你的老师。

  口诀  6

  烂片是豪赌

  样板:第19届影帝刘德华(2000年《暗战》)

  作为香港最勤奋的影帝,刘德华在多产的光辉下,也被冠以“烂片王”的称号。从早期的《肝胆相照》、《第一茧》、《哗!英雄》到后来的《十面埋伏》、《蓝血人》、《92神雕侠侣之痴心情长剑》和《爱情命运号》,用网友们的话说:老刘最极品的地方不是片儿破,而是破都破不出新意来,破都破得一模一样!2000年,在烂片中浸泡了18年的刘德华凭《暗战》终于如愿拿下金像奖影帝,看来,在香港这地儿,拍烂片就像包饺子,你永远不知道哪个里面就包有金像奖。

  锦囊:像黄秋生和吴镇宇说的那样,“只有烂片,没有烂角色”。就算是演一具尸体,也要演出尸体的尊严,能做到这一点,你就成了。

  口诀  7

  保持长寿很重要

  样板:第15届影帝乔宏(1996年《女人四十》)、第19届影后罗兰(2000年《爆裂刑警》)、第28届影后鲍起静(2009年《天水围的日与夜》)

  没错,岁数大的提名者往往会比年轻人更容易拿奖,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娱乐圈里同样能够得到体现。比方说斯琴高娃,凭借《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获得第27届影后时已经59岁了;第15届影帝乔宏获奖时已是69岁高龄,创下金像奖最大年龄记录;萧芳芳凭借《女人四十》获得金像影后时,已经50岁了;而罗兰和鲍起静分别凭借《爆裂刑警》和《天水围的日与夜》获第19届和第28届影后时,两位“老戏骨”都已经年满60岁了。

  锦囊:拿奖之路,拼的不单是演技和人气,还有生命力。对自己好一点,早睡早起,学会养生,只要你活得比其他人都长,想不拿奖都难。

  记者专访

  特殊角色更容易得奖

  吴思远 香港电影导演会荣誉会长 曾连续5年出任电影金像奖主席

  对于本报梳理出的金像帝后七大获奖口诀,资深电影人、金像奖的前主席吴思远大笑:“的确,特殊的角色更容易发挥演技,而且容易表演得更入戏。你想,要是一个公子哥、小白脸,没什么缺点,很漂亮,只知道谈谈恋爱什么的,演技好体现吗?演员不好发挥,观众也不喜欢看——所以始终是特型角色更吃香。”

  做了这么多年电影,吴思远很清楚观众看电影喜欢看一种出离的效果,“要么是英雄、要么是落难的皇子,或者身体有缺陷的人怎么去奋斗,这样的角色观众比较喜欢,所以你们梳理出来的口诀,我觉得是很正确的”。

  大环境和人情味都是指标

  陈嘉上著名导演 本届金像奖主席

  金像奖的现任主席陈嘉上则对记者表示,投票结果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每年的电影市场大环境,参与投票的电影人必须与这个时代的步伐保持一致。“比如《少林足球》那年,在那么低潮的时候,大家都希望看到一部电影,可以证明‘我们还是有机会的’,然后《少林足球》就大赢了。”“人情味”则是另外一个标准:“可是你事先不会知道他(评委们)究竟是觉得敬老重要、专业重要,还是捧新人重要。你看到结果才明白,噢,今年他们觉得捧新人重要。”最好的例子就是新晋影后刘嘉玲,“为保证公正性,在第二轮投票的环节,与她相关的人无权参与投票,这样能防止‘有些电影集团控制选票’。”

  业内观点

  打造获奖电影 几乎不可能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事先专门根据一些规则,打造一部获奖电影?对于记者这个问题,港片专家魏君子笑言:“完全无法预测。”

  魏君子表示,金像奖这30年来,口味一直在变:“并不特别统一,真的没有办法去判断,比方说1988年,谁会想到周润发凭《龙虎风云》拿影帝呢?还有2002年,周星驰的《少林足球》,不单是救了市,也体现了香港人的精神,还有周星驰打拼这么多年,也有不少印象分,所以他拿了第21届影帝。”另外,外部大环境、每一届评委口味等各种因素,也是左右金像奖最终结果的一个原因:“说不定这一届是想怀旧了,说不定这一届是要推新人了,金像奖毕竟是拿一年的影片在评选。作为导演,你在拍电影的时候根本没办法预测大环境,也没办法预测别的影片如何,只能在所有的提名名单出来之后,才能做出一些基本评判。”

  本版稿件 记者 张世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