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兄弟的大哥——彭顺
合作无间的彭氏兄弟
壹。鬼斧神工:技术控的光影声色
从影结缘技术,晋升亚洲最佳
1986年,香港蔡和平广告制作公司来了一位21岁的年轻人,他每日的工作就是在一堆机器前做一些基本的录影操作。这只是一份简单的技术工,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寂寂无名的小职员,在16年后会与兄弟携手拍出一部令全亚洲为之推崇的《见鬼》。他,就是彭顺。
回望彭顺的从影历程,会发现他的成长由始至终离不开电影技术:15岁用16厘米摄影机拍摄实验短片;22岁进入金狮广告制作公司从事剪接混音;24岁进入先涛公司担任电脑菲林调色员;27岁前往泰国于当地的kantana公司担任高级菲林调色师……待到1996年,彭顺已跻身全亚洲最知名的菲林调色师,那年,他只有31岁,而时至今日,彭顺仍能随口说出几部让他最满意的调色作品:“比如《C+侦探》和《鬼域》,这两部是比较特别的,尤其是《鬼域》,几乎每一个场景对色彩的运用都是过去香港恐怖片没尝试过的。”
1997年,出于对电影的热情,彭顺转任导演,并拍摄处女作《疾走英雄》。但新身份并未让他忽略技术的重要性,待《疾》杀青后,他不但亲自负责幕后制作,更邀弟弟彭发参与剪辑;
其后,彭顺又执导多部广告、MTV及电视短篇剧,期间他对电影技术的认知也不断拓展至其他幕后领域,直至2000年的《无声火》后,其“技术控”强项终于在电影领域扎根。“因为当时想自己放一些技术进去,所以慢慢就开始选择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幕后工作。虽然我后来做的是菲林调色师,但我自己也像彭发那样去做一些剪辑工作,比如《见鬼》、《鬼域》这些都是我有份剪的。”
《见鬼》突破传统,《鬼域》视觉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在泰国8年的创作岁月里,彭氏兄弟对技术的价值和作用也拥有更明确的定位。彭顺对此直言:“无论当年我做的菲林调色抑或彭发做的剪接,都是一种今时今日需要拥有而且很关键的制作技术,虽然不能说可以代表一切,但作为电影语言,它们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是一部电影的组成部分。”而彭发对此则有更专业的阐释:“后期制作事实上对影片起了很大的帮助,比方说使用不同的剪接方法可控制影片的节奏及对表达整个故事有很大帮助,因此导演及剪接师在拍摄期间要有好的沟通,而调色可令电影风格更加突出。”1999年及2003,彭发担任剪接的《风云雄霸天下》及《无间道》分别夺得第18届及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接”,成为彭氏兄弟在电影技术领域的出色战绩。
2002年,彭氏兄弟回到香港,以《见鬼》名声鹊起,而影片对视觉、音响效果等技术的灵活运用,既印证两人多年从事幕后工作的娴熟,也是对其“技术控”的认同。但《见鬼》的特视效果仍不能满足彭氏兄弟的野心,三年后,两人又合作了《鬼域》……
《鬼域》投资高达4000万港元,就意味着要借更大更多的电影技术去重塑港产恐怖片风貌,何况此番彭氏兄弟又是与香港本土力量合作,能否打出一张好牌,确实是风险多于信心。
《鬼域》是庞大的,因剧情取材自电脑的Recycle Bin程序,则注定剧组要做出70%至80%的特效场景,技术难度之高可想而知。但《鬼域》仍是成功的,非但抱走金像奖两项效果大奖,更入选当年的戛纳影展,对一部港产恐怖片而言殊不简单;此外,在制作《鬼域》期间,彭氏兄弟更破天荒提出移入3D立体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虽则如此,彭顺仍对将《鬼域》3D化念念不忘:“直到现在我们都认为如果《鬼域》拍成3D效果一定更厉害,所以我们现在就在洽谈将《鬼域》转录成3D效果。”
《3D童眼》造新尝试,《风云2》事半功倍
2010年,久未尝试大规模、高成本特效场面的彭氏兄弟竟连下两城,先后推出《风云2》及《3D童眼》,企图为港产片特效水准再造“分水岭”。
看过《风云2》的观众,都会为全片炫目多彩的特技效果叹为观止,而其后更有人谓:《风云2》的特效投入颇有限的制作费,却打造出堪称华语片翘楚的成绩!身为导演,彭发对此归功于幕后团队的胜利:“因为我们有一个很好也很有水准的技术团队:发辉制作有限公司,我们相信团队的水准绝对可以比美海外的制作团队,因此我们可以用香港的制作水准拍到好莱坞同级的影片,当中亦有赖导演、制作组及技术团队的密切沟通,及对影片不断做出非常仔细的修正。”
可见,《风云2》在金像奖上将“最佳音响效果”及“最佳视觉效果”收入囊中,实得益于彭氏兄弟对技术的成功衡量,令其作品事半功倍。
至于后者,由于创作时掀起全球银幕3D热潮的《阿凡达》尚未面世,何况立体技术极其昂贵,彭氏兄弟却将之放入恐怖片中,故莫说观众影迷大泼冷水,他们起初也不免战战兢兢。欣慰的是,这一看似不可能的拍摄计划终被寰宇采纳,双方合作遂水到渠成,彭顺回忆道:“这一点必须要多谢老板,因为当时没人愿意这样尝试,但我们还是决定用3D摄影机去拍《童眼》,让我们获得比一般鬼片更多尝试的机会。”
尽管投资问题解决了,能否真正驾驭3D技术又成了彭氏兄弟亟需面对的难题,从3D摄影机的使用到后期制作对3D视效的设计,相信即便“技术控”亦难谓得心应手。结果,两人决定以身试法,“我们要不断地去试验,而不是一开始就拿起摄影机开拍,然后试完了再不断将试片交给老板看,确定出来的效果是否可行再拍,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大胆的,相信可能也是一个里程碑吧。”
《3D童眼》上映后票房近900万港元,跻身全年十大卖座电影行列,虽不能超越当年的《见鬼》和《鬼域》,但彭氏兄弟在技术领域的先行意义能被观众接受,倒也受益匪浅。彭发认为“技术控”风格的电影创作能为他们赢得更多发展空间:“《3D童眼》起先是我们跟投资者希望及早测试一下观众对华语3D片的接受程度,选用恐怖题材是因视觉效果可较为突出,事实证明观众是受落的。”
此时,技术控虽成功了,缺陷也接踵而来:《3D童眼》虽取悦香港及亚洲观众,高额的投资却仍叫片商心寒,毕竟拍戏为的是盈利而非展览技术;《风云2》特效固然超卓,却因彭氏兄弟近乎卖弄的表现被人指责为“用力过猛”,更有人认为此片“就是香港特效团队的宣传广告”,何况《风云2》香港票房远逊《风云雄霸天下》,内地也不见得有更多观众为之推崇。故,彭氏兄弟虽在技术层面“事半功倍”,但无法贯穿在商业上,长此以往,或将掣肘其电影风格的发挥……
特效是要有的,但面临市场的选择,未来该将之放在什么位置?相信才是成功的电影技术控最迫切改善的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