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男孩》到《赢家》 “筷子兄弟”感悟成长

2011/5/4 11:33:37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作为“筷子兄弟”的一员,肖央清楚地知道,网络短片《老男孩》带给他和搭档王太利的光环,和它所造成的压力一样巨大。”  有人找到肖央,开出高价想要和他签约6年,代价是一年拍一部电影。

“筷子兄弟”在《赢家》中学习成长

“筷子兄弟”在《赢家》中学习成长

  本报记者 王砚文 “什么时候拍电影?”《老男孩》之后,所有人都这样问肖央。“我还需要再沉淀沉淀。”肖央每次都这么回答。问话的人总以为这是客套,答话的人却很清楚,这是再实在不过的想法。

  作为“筷子兄弟”的一员,肖央清楚地知道,网络短片《老男孩》带给他和搭档王太利的光环,和它所造成的压力一样巨大。此后,他们花了半年时间做出了另一部短片《赢家》。这部新作已于4月21日正式上线,首日网络播放量破300万次,截至目前,总播放量已超过900万次。

  但是,《赢家》并没有成为口碑上的赢家。虽然也有网民给予好评,但“故事老套”、“结构散乱”、“技术用力过猛”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肖央对此很坦然,因为这确实是一个不那么新鲜的故事,讲了一个关于人生输赢的辩证法而已,“我觉得影片本身真的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透过它获取了积极的意义。”

  走红:“墓碑”变成“里程碑”

  对于肖央和王太利来说,《老男孩》曾是青春的一块“墓碑”。当初片子还在做后期的时候,王太利就买了好几套商务正装,准备“永别文化圈”。肖央也有同样的想法,他给自己规划的出路是去拍广告,“干点儿正事。”但是,《老男孩》却突然一炮而红,“筷子兄弟”声名鹊起,而他们的人生规划也因此被打乱。肖央自己调侃说:“墓碑就这样变成了里程碑。”

  有人找到肖央,开出高价想要和他签约6年,代价是一年拍一部电影。“疯了吧,一年一部!”肖央盘算,自己的创作周期至少需要两年,“电影就像火山,且得积累一段时间,才能爆发一次,喷得高,喷得猛。”他甚至还有点儿“叛逆”,“为什么你让我拍我就得拍?得是我对这事儿有兴趣才能拍啊。”更令人心烦的还有没完没了的采访、应酬和片约,他跟王太利恨不能躲起来,于是索性把电话统统转接到朋友的手机上去。

  清静下来之后,两人才决定接着再拍短片,算是为今后拍电影而练手。那期间,肖央和制片人赵鹏飞吃了顿饭,席间,赵鹏飞讲了一个中年男人事业有成、婚姻失败的故事。这个再普通不过的故事打动了肖央。谁说青春流逝一定代表幸福流逝?“只是那些生活中最平凡的幸福,我们常常看不到。”他找到了新的创作主题,那便是现在网民们看到的《赢家》。

  奋斗:拍戏就是跟自己较劲儿

  今年1月,正值冬天里最冷的时候。昌平区的一所中学里,一身高中生校服打扮的王太利,正在跟头上别着花发卡的女演员霍思燕对戏。脱口而出的台词,都化成了一缕缕白雾。每次回忆起拍摄《赢家》时的这段经历,王太利的脸就皱成一团,他说那简直像是受刑:“我特别怕冷,那阵子冻得发烧感冒,反反复复好不了。”作为导演的肖央让人给王太利贴上暖包,结果在表演一个夸张动作时,手一甩,暖包就跟着飞了出来,大家当即笑得不行。

  更困难的则是哭戏。在拍摄现场,肖央冲王太利嚷嚷:“你就哭,大哭!”王太利直犯愁:“我都是默默流泪,要大哭只能生憋。”不是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吗?肖央的解释是:“大哭,那是一种生活中长期积压、迷失的爆发。”不过,老王事后对自己的表演并不看好,他只给自己打了个勉强的及格分。“这不是我的经历,一看就是假哭。”但肖央却很坚持,用他自己的话说,“有点儿跟自己较劲”。

  反思:痛快过后还得有责任

  王太利的评价也许不只是谦虚,多少还是有些自知之明。在一家网站上,网民们为《赢家》打出的评分只有6.7分,远低于当初《老男孩》的8.6分。粉丝们没能再找到当初看《老男孩》时的共鸣,于是抱怨说这部《赢家》不够洒脱,还有许多刻意讲述人生道理的痕迹。面对批评,肖央倒是十分清醒:“《老男孩》是我的生活感悟,《赢家》不是。如果我到了40岁,有了更多的生活阅历和经验,也许这个故事能讲得更有血有肉。”

  至于针对结构和故事的质疑,肖央认为这是两部短片性质不同所决定的。对于他来说,《老男孩》更接近一次情绪的发泄,“痛快了就够了”,而对于《赢家》,成名了的“筷子兄弟”则常会把“责任”两字挂在嘴边:“珍惜你身边的幸福,这句话新鲜吗?一点都不新鲜,太不新鲜了,但是明白一个道理和真正体会它是不一样的。”

  看来,两个“老男孩”真的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