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分享合作模式,互相分享成功的成果。——班内特-沃尔什
克里斯托弗-多德在产业论坛上发表个人见解
施南生发表畅想
作为目前全世界最活跃的电影市场之一,中国是屏幕数与投资数唯一呈上升趋势的地区,而合拍片作为国产影片直接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优厚条件,也使得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制作人期冀与中国合作。选择何种题材?需要克服哪些困难?怎样磨合文化差异?……本届电影节的产业论坛邀来诸多具有跨文化合作经验的国际著名导演、制片人等,开始了寻找中外合拍DNA的旅程。
克里斯托弗-多德:
中美合拍潜力巨大
28年前,克里斯托弗·多德就来过上海,当时他还不是美国电影协会主席、首席执行官。28年后的今天,他以电影从业人员的身份再次来到上海,并参加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他感叹上海的变化真的很大,“这里的人们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上街,挑选自己喜欢的职业,电影创意人可以开办自己的公司。”
在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克里斯托弗认为中美合拍电影具有很大的潜力。在他看来,中国观众不仅喜欢美国大片,而且非常愿意为中国大片买单。中国观众越来越庞大的购买力,与不断增加的屏幕数量,都成为中外合拍的潜在动力和机遇。克里斯托弗适时地列举了一些数字:“中国电影的产量从每年几十部发展到现在的560部,屏幕数量也突破了全国6300块,未来肯定会有更多。”
朱利安-埃扎诺:
中法签订合拍协议
2005年以来,地区30部中国电影在法国得到发行,同样这几年法国电影也努力地在中国发行。可以看出,中法在电影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法国电影中心国际合拍片负责人朱利安·埃扎诺在发言中透露,去年中法签订了一项合拍协议,这样一来中法合作拍摄的电影在资金、制作和发行等方面的工作都得到了共享,一些繁复的过程也变得更加简化。
朱利安还透露,协议签订后,第一部合拍电影将是王小帅导演的《十一朵花》,“像王小帅这样在法国比较有知名度的导演,要找到理想的法国资助者是理所当然的。”
作为一个观众,朱利安也非常看重和喜爱中国电影。在他看来,中国电影制作的多样性与法国电影十分相似,像李玉的《观音山》和贾樟柯的《三峡好人》都是他所喜爱的。他说:“中国电影已经成为法国电影院首选的目标之一,拥有相当一部分法国观众。”
中外合拍仍存困难
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团队,合作拍摄一部电影,一定存在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在论坛上,成功制作了电影《杀死比尔》的班内特·沃尔什回忆起10年前与中国电影人合作的经历说:“当时协调的东西有很多,最困难的是要协调双方工作的方式。”不过他坦言,5年后他重新回上海拍电影时,已经有了许多改善,减少了诸多分歧。
身为香港电影工作室的总裁,施南生在电影合拍方面也拥有很多经验和心得。她列举了中外合拍电影常常会遇到的困难:一是找错合作人,二是文化差异。
中方由协助到主导
很早就开始接洽、开展中外合拍电影的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总裁任仲伦,对于这几年中方在合拍过程中的变化,感受颇深。他将其归纳为三个阶段:最早期是协拍,也就是说国外带着故事、工作团队到中国;第二个阶段是准协拍,例如当时所拍摄的电影《木乃伊》,在既定的故事和人员下,中方提供一些劳务输出;最后一个阶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拍。任仲伦介绍:“现在,我们可以拿着中国的故事,找国外合作,也就是由中国的制作方来发起一些项目,然后邀请全球各地的电影人来合作。”
全球化电影引领g.c
该论坛第一场讨论的g.c来自于DMG娱乐传媒集团首席执行官丹·明茨的一席话,他说:“我希望以后没有‘合拍片’”。很显然,他的意思是取消合拍片这个概念,做全球化的电影。
丹·明茨是个地道的中国通,能讲一口非常流利的汉语。他的公司成立于1993年,合作伙伴是两个中国人,曾经制作了《建国大业》和《杜拉拉升职记》等国内大片,也发行过《暮光之城》、《生化危机4》等国外大片,还有中国与好莱坞的合拍片《环形使者》。
感动人的题材不分国界
本次论坛的第二场围绕“合拍片创作”为主题展开,在中国导演何平的主持下,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法国导演菲利普·弥勒、中国导演张之亮和凤凰影业总裁麦克·麦达沃伊纷纷对合拍片剧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也许都是电影创意人,在这些大导演们看来,无论是不是合拍片,在题材的选择上只会以感情至上。张之亮导演说:“在选择题材时,我会看能不能感动自己。”而菲利普·弥勒也认为:“找到电影的真诚性和情感上的共性是关键。”
作为从事电影业50年、制作了315部电影的“专家”,麦克·麦达沃伊也认为,合拍片没有规则可循。他的工作室每年会收到上千个电影剧本,而真正被挑中拍成电影的只有一两个。所以,他会优先挑选一些题材新颖的、独特的故事。